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经济研究.第一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3684
  • 作      者:
    杨德勇主编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很强的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在“十二五”时期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内,要与时俱进地把握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在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为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4)关税同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协定,相互间免征关税和取消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而缔结的同盟。它在一体化程度上高于自由贸易区,它除了包括自由贸易区的基本内容外,成员国之间对外还建立统一的关税率。结盟的目的在于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之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就是关税同盟。
  (5)共同市场。在共同市场内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同时也允许成员国间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如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86年就已经实现农业共同市场。
  (6)经济同盟。各成员国之间不但商品和生产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对外建立统一关税,而且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集团。
  (7)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化。在各成员国内完全消除商品、资本、劳动力及服务贸易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进而在政治、经济上结成更紧密的联盟,统一对外的政治、外交和防务政策及经济政策,建立统一的金融机构,发行统一的货币。欧洲经济共同体在1991年12月召开的首脑会议正式通过了政治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确定了建立欧洲中央银行和单一货币的期限,而且还计划制定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以建立一个强大的欧洲联邦。这不仅包括了货币在内的经济的完全一体化,而且是一种政治、外交与防务的一体化。
  2.要素合作。一定区域以其拥有的一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吸引其他资源流人进行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进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以特有的产业和产业结构支持区域的产出增长,成为区域发展的共同道路。这种要素组合形式称为资源转换,基本上有三种模式:(1)人力资源转化型模式。拥有知识要素优势,吸引资本和自然资源的组合,形成现实生产力,例如,日本经济发展模式;(2)自然资源转化型模式。利用拥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吸引资本要素和知识要素,例如,中东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的发展模式;(3)综合转换型模式。知识要素和自然资源在同一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密切组合,例如,苏联、美国的发展模式。显然,资源转换过程即为生产要素流动的过程。
  从流动过程中与其所有者分离程度不同的角度,将生产要素的流动分为脱离所有者流动和不脱离所有者流动两种形式。前者的典型形式是资本流动及劳务输出,后者则主要是指非劳务输出的劳动力转移,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涉及要素所有者的社会福利问题。但很显然,由于替代作用和各种要素内在的关联性,生产要素的流动禀性更为丰富。
  ……
展开
目录
区域合作的理论与政策
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科学把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我国区域合作的模式分析
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与对策
首都经济圈建设
首都经济圈规划面临的难题与建议
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进程及趋势分析
环渤海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促进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消费视角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
后危机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与银行信贷行为初探
开创两岸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合作新局面
苏北沿海的区域地位及其发展
国际著名金融商务功能区及对北京市西城区的启示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体制改革
温州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考
北京市银行业开放研究
中部地区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的思考和建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