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5268
  • 作      者:
    史修松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史修松,江苏泗阳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淮安市2011年“533人才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012年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8年于东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2011年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流动站博士后,2011—2012年澳大利亚Jamescook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科技政策与管理等。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数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参与多项国家社科项目项研究,获得多项市厅级优秀成果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主要是工业经济的差异,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认为中国工业经济区域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从国家整体工业经济来看,区域差异有收敛趋势,但是不同阶段的收敛速度不同,改革开放的前十年是区域差异快速缩小的阶段,之后,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收敛趋势变得平缓和波动;从经济板块来看,整体差异主要来自经济板块内部,东部发达地区贡献了大部分的板块内差异。因此,要实现中国工业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首先要实现板块内的协调发展,其次是加强经济板块之间的合作发展。
展开
精彩书摘
  此后,许多学者进一步对增长极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和定义。概括而言,增长极概念包含两种内涵:一是指经济概念上的产业;二是特指地理空间上的区位。后者也有人称为增长点、增长极核、增长中心等。增长极概念至今仍没有一个十分精确的定义,它往往被不严密地应用到区域发展与规划中来,泛指经济活动的空间聚集。它具有几个典型的特性:(1)增长极是包含有增长性、推进性单元的一组相关产业;(2)增长极是配置在城市中心的相关产业的空间聚集;(3)增长极是诱发周围腹地增长的增长型中心城市;(4)增长极是增长的中心城市。
  无论是城市增长极还是部门增长极,其作用机制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过程: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经济能量在增长极点积累聚集的过程,极化效应将会吸引周边大量资源;扩散效应就是这一极化能量向其他空间的释放过程,这一效应将惠及很多地区。在增长极发展的初期,极化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扩散效应被极化效应抵消后的净溢出效应为负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扩散效应逐渐增强,极化效应逐渐减弱,扩散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净溢出效应为正值。但部门增长极对以产业结构为组织形式的经济空间与城市增长极对城乡体系为组织形式的地域空间,其作用机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增长极能否对周围广大地区产生较大的增长推动力,主要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需要有主导工业和推进型企业。一般说来,在增长极中心都有一种占统治或支配地位的大型推进型企业,它隶属于主导工业。二是需要有适当的周围环境。适当的周围环境是指那些有利于增长极发展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地区资源及其空间组合、经济结构和经济活力、技术水平、社会生活习惯以及国家的区域政策等。
  增长极理论基本政策主张是通过强有力的政府转移支付,在边缘区建设对资本和劳动地区流动具有吸引力的区域增长中心,弱化因市场失效而导致的少数主导城市的极化增长累积循环效应,但增长极理论忽略了在注重培育区域或产业增长极的过程中,也可能加大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贫富差距和产业增长极与其他产业的不配套,影响周边地区和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且由于大量的政府地区转移支付会通过欠发达地区对资本货物的需求流回核心区,并在核心区产生关联效应,因而增长极的建设往往会引起核心区更快的增长。由于各地区在经济体制和发展等方面客观上存在差异,增长极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效果是不同的。但增长极理论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本理论概述
第一节 区域平衡增长理论
第二节 区域不平衡增长理论

第三章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及空间分布特征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数据
第四节 经济增长空间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四章 工业经济区域发展差异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区域差异计量方法
第二节 区域差异统计分析
第三节 区域差异影响因素
第四节 研究结论

第五章 服务业区域发展差异与动态演化
第一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服务业区域发展研究现状
第三节 我国服务业发展现状
第四节 服务业区域差异测算
第五节 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对策
第六节 研究结论

第六章 服务业全要素分解及空间差异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模型与方法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处理
第四节 计量结果与分析
第五节 研究结论

第七章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与趋势分析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测度指标与方法
第三节 测度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影响因素与分析
第五节 差距变化与趋势
第六节 政策建议

第八章 开放条件下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产业升级理论与影响因素
第三节 开放条件下产业升级基础
第四节 产业升级政策建议与路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