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的主要特征<br> 毋庸讳言,中国与非洲经贸合作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产物,因此这一阶段的中非经贸合作与第一阶段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站在中国对非合作政策沿革的视角,其阶段性特征可以概述为以下两个方面。<br> 其一,作为对非政策,乃至中国外交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中国发展与非洲的经贸关系并非基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配合中国对非政策和外交战略而展开的。换言之,作为中国外交战略的逻辑延伸,这一时期的中非经贸合作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其在中非关系乃至中国外交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作为“政策工具”,而非“政策目标”本身。因而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中非经贸合作基本上属于“政治行为”范畴,而非经济行为。<br> 其二,虽然中国政府反复强调这一阶段中非经贸合作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但是,就中方而言,这种“平等互利”更多的是政治意义上的;更确切地说,是以经济援助换取非洲国家的国际承认或国际支持。关于这一点,亦可从这一时期中非经贸合作的内涵中得到印证,一方面,较之贸易,这一时期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援助领域的合作更加有声色;另一方面,这一时期,中国对非合作政策主要是针对援助而言的,截至70年代末,中国尚未出台针对非洲的专项贸易政策;对非投资尚未起步,因此也就无政策可言。<br> 四中国对非合作政策的效果评估<br> 对这一阶段中国对非合作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不应脱离当时特定的时空背景。鉴于中国对非合作政策在中国外交战略的所扮演的角色,这种评估除了需要考虑在政策指导下的具体实施效应外,还需考虑其作为“政策工具”的效能是否发挥了作用,而且后者所占的权重应该更大。<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