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区域成长:文明嬗变的区域画面: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 of labor divis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21410
  • 作      者:
    李皓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展开
内容介绍
  《区域成长:文明嬗变的区域画面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华风经济学丛书》以分工演进为逻辑线索,由总而分,组织了六章内容。通过对区域成长的表象和实质、维度与尺度的讨论,将区域成长聚焦于两个分析维度上,即经济维度和社会人文维度(包括文化与政治)。其中,第三章到第五章是区域成长经济维度的逐步展开。这部分内容,由静止而动态,由封闭而开放,从分工演进的视角重新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并用区域历史和区域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回应了理论分析;第六章则从区域成长的社会人文维度(主要是从文化与政治领域)的讨论,从分工演进的视角,重新梳理了区域成长中经济、文化与政治的互动关系,特别强调了经济发展是区域成长的物质内容和基础,但社会人文发展却构成了区域成长的内核。
  第一章为总论。在对区域、区域增长、区域发展、区域成长等概念进行梳理和辨析的基础上,从分工的视角重新定义了区域概念,并对区域成长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本章通过对区域成长的历史回溯和全球鸟瞰,汇总了全书关切的重要区域问题,进而以分工演进为主要线索,给出《区域成长:文明嬗变的区域画面基于分工演进的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华风经济学丛书》研究的逻辑结构和分析框架。
  第二章是关于区域成长的表象与实质、维度与尺度的讨论。透过区域成长的表象,批判了区域成长问题上存在的种种错误观念,指出了人是区域成长的唯一目的和重要手段,强调了“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内容,以人的“实质自由”的不断扩展自己为目标,进而重建区域成长的伦理维度,对于区域研究和区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区域经济学的解释与分工理论的再解释
  现实中,区域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存在的基础是什么?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区际分异(作者注:在此,安虎森先生把区域经济看作“块状”而非新古典描述的“平滑”经济,也就是说经济表现在空间上并不是连续而平滑的变动,不同的空间单元间存在着断点。如中国安徽与江浙地区虽然地理邻近,但经济表现差异明显)。事实上,这一问题关系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命运。胡佛在其《区域经济学导论》中把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归结为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意味着集聚经济,或经济活动外部性)以及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意味着转移成本或距离成本,包括运输成本、时间成本、信息成本和心理成本)。
  我国区域经济学重要奠基者陈栋生先生对此提出了较为深刻的解释:其一,关于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假定生产要素在空间上能够完全自由流动,各个要素的供给自然会从资源富集地区流向稀缺地区,以致要素价格、成本和收入就会趋于均等化,经济活动整合划一,也就不存在所谓区域经济。然而,事实上生产要素在一国范围内具有不完全流动性。这种不完全流动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生产要素不是都能够流动的,其中有些能够流动,有些则是固定不动的。前者如人口、劳动力、资金、物资设备和技术等;后者如土壤、矿藏、地形、水文和气候等自然资源和条件。这些自然资源和条件的不均匀的地理分布,便成为“某些经济活动会产生在某个区域”的一个基本解释。我国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因气候、水文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差异,而形成农业尤其是粮食种植业的不同特点,山西是煤炭资源的富集地区,由此而产生以煤炭产业为主体的山西经济特征。要素不完全流动性的第二个含义是指,能够流动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性是有限的或不完全自由的。对这种要素流动的约束来自许多方面,主要有:①管理体制。出于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对要素流动作出种种规定,如户籍管理制度,使人口的迁徙和居住地的选择受到一定制约。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区域、区域发展与区域成长
一、区域的一般及分工视角下的区域概念
二、区域类型和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
三、区域增长、区域发展与区域成长
四、被遗忘的空间维度和区域层次:区域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区域成长的历史回溯、全球鸟瞰及区域问题的提出
一、区域成长的历史回溯
二、区域成长的全球鸟瞰
三、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基于分工演进的区域经济理论:一种新尝试
一、从空间维度重构经济理论的可能性
二、区域经济研究诸视角的简要述评
三、区域分工演进:区域经济社会变迁的主基调
四、市场网络、科层网络与社会网络的互动:区域成长机制
五、区域经济理论体系整合的基本架构
六、区域成长分析从经济领域向社会人文领域的延伸

第二章 区域成长的表象与实质、维度与尺度
第一节 文明进化及其悖论
一、文明进化中的人与自然
二、文明进化中的人与人
三、文明进化中区域的使命
第二节 区域成长的表象
一、区域成长的表象
二、被误读的区域成长
第三节 区域成长的维度与尺度
一、区域分析的维度
二、从异化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发展观
三、以自由看待区域发展:重建区域发展的伦理维度

第三章 区域经济的短期分析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一个说明
一、分工及区域分工水平的衡量
二、分工意义上的“短期”概念
第二节 区域短期增长: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
一、区域经济的短期供给能力
二、区域经济的短期需求分析
三、区域经济的短期均衡
第三节 区域短期增长:分工理论的解释
一、戈森第三定律再认识:从需求边定义的增长极限
二、分工给定条件下的区域供给:从供给边定义的增长极限
三、来自历史的检验:古代史中的增长宿命与渭河流域兴衰
四、中国古代史和区域增长极限的不同解读
五、中国古代史与区域增长极限的分工理论解释

第四章 分工演进、报酬递增与区域成长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中的分工演进与长期动态过程
一、区域成长中分工与增长的故事:工业革命与英国制造业带
二、区域经济的动态画面
第二节 分工演进与报酬递增:文献综述与理论综合
一、斯密经济思想的逻辑
二、报酬递增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三、相关理论的一个尝试性综合
第三节 分工、报酬递增与区域成长的简化分析模型
一、模型构建的几个前提假设
二、模型的一个简单推导
三、来自历史的检验:英国制造业带故事的解构

第五章 开放条件下的区域成长
第一节 全球化与一体化浪潮中的区域
一、全球化:区域成长中绕不开的话题
二、让我欢喜让我忧:全球化浪潮中的区域故事
三、区域一体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选择
第二节 开放条件下的区域成长理论
一、区域开放性、区域关系和被放大的区域经济波动
二、开放条件下区域经济成长的一个分析框架
三、区域分工和区际贸易:被开放环境重塑的区域经济需求边
四、区域分工与地方专门化:被开放环境重塑的区域经济供给边
五、来自实践的检验:产业集群现象及基于供求变动的成因解释
第三节 区域分工、区域一体化与区域成长
一、区域一体化与区域成长的理论分析
二、来自实践的检验:从城市到城市群的发展看区域一体化
三、空间上不断放大的分工网络:区域一体化问题的简要总结
第四节 大国区域关系治理:理论分析、历史教训与经验借鉴
一、区域最优竞争合作秩序:大国区域关系治理的目标
二、最优区域竞争合作秩序的理论分析
三、区域竞争合作秩序构建中来自中国历史的教训
四、区域竞争合作秩序构建中来自欧美经验的借鉴
五、大国区域关系治理的几点结论

第六章 区域成长中的社会人文维度
第一节 从社会人文维度重新讲述的区域故事
一、中西方古代城市演化的殊途和最终归宿:社会人文维度的观察
二、区域成长的社会人文底色和它的多元色彩
第二节 分工演进、社会人文发展与价值体系的多元融合
一、经典作家关于分工、社会人文和经济间互动关系的思考
二、分工演进、多元文化与普世价值
三、为区域的社会人文发展加冕
第三节 分工演进、社会资本和区域成长
一、区域文化与经济互动关系的一个分析框架
二、分工演进、社会资本积累和区域经济发展
第四节 作为区域成长手段与内容的政治
一、关于国家或政府的理论
二、国家演变及其对区域成长的影响:历史描述与理论分析
三、掠夺型政府向强化市场型政府的转变:政府成熟与区域成长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