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通过分析福建省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笔者总结福建省产业结构不平衡、资源配置反效率的现状具有如下特征:①第一产业以较低的产值、较低的劳动生产率比重吸纳了全社会较大比重的从业人员;②作为福建省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第二产业,其创造的就业机会与其既有的经济地位并不相称,第二产业内部存在资本过度配置的现象。③“十五”以来,省内着力推进的重工业化进程抑制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对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另外,福建省产业结构还存在趋同度不断上升的迹象,主导产业存在规模效应不强、集群发展程度较低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区域市场存在分割,政府干预过度。由此,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进一步转变,需要进一步深化福建省政府机构改革,对“有形之手”做必要的约束和限制,以达到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目的。
(5)改革开放为福建省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制度红利”——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市场机制的形成极大地调动了要素资源的生产积极性,第一产业原有的经济支配地位得以打破,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在省内得以加速扩张。产业结构的红利更多地体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进入更高效率的产业部门之后,通过经验积累、技术模仿等方式不断创造出更多、更高的价值——作为内生动力,这极大地促进了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另外,以1978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也就是计划经济时期,福建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部门内部生产率的增进。改革开放以后,福建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转而依靠部门间要素资源的流动及优化加以实现。
(6)制度实施成本的降低,制度影响因子的增大,都将提高人均物质资本存量,并进而推动经济产出的增长,这表明良好的制度构架能够降低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使得人们对未来发展产生良好预期。在这种大环境下,行为个体更倾向于增加有效资本的投资。另外,市场一体化将产生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效应,其经济效应的大小受贸易自由度、原有市场分割情况以及区域本身市场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经济自由化有利于大区域而不利于小区域,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从市场规模最小的区域开始,经济发展偏弱的地域将依次失去工业活动,沦落为边缘化区域。产业和资本的转移规模将随着一体化市场内外部贸易自由度的提高而增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