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贫困动态性:理论与实证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7104372
  • 作      者:
    吴海涛,丁士军著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贫困动态性:理论与实证》综合运用宏观统计数据、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和大量一手农户调查资料,以农户为丰要分析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统计描述、计量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刻画贫凼动态性,揭示贫困动态成因。
  《贫困动态性:理论与实证》共分九章。第一章在界定《贫困动态性: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关键概念的基础上,总结解释贫困动态性的理论,构建了贫困动态性研究的逻辑主线。第二章系统介绍了贫困动态性研究的方法,涉及个体福利的测度方法、贫困线构建方法、经典的贫凼测度方法、描述贫困动态性的方法、慢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的度量方法以及贫凼脆弱性的测度方法等。此外,对截面数据、时序数据和面板数据在贫困动态性研究巾的利用进行了说明。第三章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全面回顾了中困农村贫困的动态演变过程,并介绍农村反贫困历史进程、贫凼发展的趋势以及反贫困的挑战。第四章采用湖北农户数据分析农户进出贫困的动态过程。首先介绍了湖北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然后利用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考察了湖北农村贫困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来自国家统计局湖北农村调查队的农户面板数据调查农户贫困的经历、贫凼的运动过程和贫困的连续性。第五章利用农户面板数据考察呈现不同动态性的农户特征,并测度了慢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深入分析了慢性贫困和暂时性贫网的影响因素。第六章在同顾农户生计分析框架和脆弱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户生计脆弱性分析框架,并采用农户面板数据测度了农户贫困的脆弱性,分析了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第七章采用定性的案例研究方法,列用来自湖北、云南、四川等省的农户深度访谈数据进一步考察贫凼动态性及其成因。第八章对农户相对贫困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湖北农户数据从收入不平等角度研究了相对贫困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从性别贫困角度用多维度贫团研究方法分析了湖北农户性别贫困状况。第九章总结了《贫困动态性:理论与实证》研究的的主要结论,并提出政策含义。
展开
目录
第1章 贫困动态性研究的理论与逻辑
1.1 关键概念界定
1.1.1 贫困
1.1.2 农户
1.1.3 贫困线
1.1.4 贫困动态性
1.1.5 贫困脆弱性
1.1.6 收入贫困、能力贫困与权利贫困
1.1.7 暂时性贫困与慢性贫困
1.1.8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1.2 贫困动态性的理论解释
1.2.1 贫困的季节性理论
1.2.2 贫困的代际传递理论
1.2.3 贫困的生命周期理论
1.2.4 贫困的资本决定理论
1.2.5 贫困的风险冲击理论
1.3 贫网动态性研究的逻辑主线
1.3.1 谁在进入和退出贫困
1.3.2 他们怎样地进入和退出贫困
1.3.3 他们为什么会进入和退出贫困
1.3.4 他们未来会怎样贫困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贫困动态性研究的方法和数据
2.1 个体福利的测度
2.1.1 收入和消费度量
2.1.2 实际消费的测度
2.1.3 购买力平价
2.1.4 空间价格指数
2.2 构建贫困线
2.2.1 基本需求法
2.2.2 比例法
2.2.3 恩格尔系数法
2.2.4 马丁法
2.2.5 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法
2.3 经典的贫困测度方法
2.3.1 FGT指标
2.3.2 森(Sen)指数
2.3.3 基尼(Gini)系数
2.3.4 恩格尔(Engel)系数
2.3.5 泰尔(Thell)指数
2.3.6 阿特金森(Atkinson)指数
2.4 描述贫困动态性的方法
2.4.1 列表和计数法
2.4.2 生命统计表法
2.4.3 组分变异法
2.4.4 二元风险率模型法
2.4.5 多元风险率模型法
2.4.6 参与式贫困评估方法
2.5 度量慢性贫困和暂时性贫困
2.5.1 贫困持续程度法
2.5.2 收入和消费不足法
2.5.3 未来消费或收入不足概率法
2.5.4 组分法
2.5.5 度量暂时性贫困与慢性贫困方法的评价
2.6 度量贫困脆弱性
2.6.1 收入或消费变动法
2.6.2 期望效用脆弱性
2.6.3 未来贫困概率法
2.7 贫困动态性研究的数据利用
2.7.l截面数据
2.7.2 时序数据和面板数据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的动态演变
3.1 我国贫困标准的变动
3.1.1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的确定
3.1.2 新贫困线的测算方法
3.1.3 新贫困标准测算结果
3.2 农村贫困的演变
3.2.1 贫困规模变化
3.2.2 减贫速度
3.2.3 贫困人口的分布
3.3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历史进程
3.3.1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救济式扶贫阶段(1949-1978年)
3.3.2 体制改革扶贫阶段(1978-1985年)
3.3.3 大规模扶贫开发阶段(19861993年)
3.3.4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年)
3.3.5 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扶贫阶段(2001-2010年)
3.3.6 消除绝对贫困缩小相对贫困阶段(201l一2020年)
3.4 贫困发展的趋势和反贫困的挑战
3.4.1 贫困发展趋势
3.4.2 反贫困的挑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贫困的动态过程
4.1 湖北农村社会经济概况
4.1.1 湖北简介
4.1.2 湖北经济发展趋势
4.1.3 湖北农村改革和贫困缓解
4.2 湖北农利贫困状况及分布
4.2.1 农村贫困状况
4.2.2 农村贫困分布
4.3 湖北农户的基本情况
4.3.1 数据来源
4.3.2 农户基本特征
4.3.3 农户收入和消费变动
4.3.4 农户贫困发生状况
4.4 湖北农户贫困的动态过程
4.4.1 农户贫困的经历
4.4.2 贫困的运动
4.4.3 贫困的连续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贫困动态性的特征和成因
5.1 动态性贫困的农户特征
5.1.1 不同类型贫困农户收入和消费状况
5.l.2 不同类型贫困户的收入和消费增幅
5.1.3 不同类型贫困户的家庭特征
5.1.4 进入和退出贫困的农户特征
5.2 农户贫困动态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2.1 农户不同类型贫困的决定因素
5.2.2 农户进入和退出贫困的决定因素
5.3 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用:基于组分分解法的分析
5.3.1 分解方法的评价
5.3.2 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分解
5.3.3 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的决定因素一理论分析
5.3.4 慢性贫困与暂时性贫困的决定因素一实证检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户贫困的脆弱性
6.1 农户生计和脆弱性分析框架
6.1.1 农户生计分析框架
6.1.2 贫困脆弱性分析框架一
6.1.3 生计分析和脆弱性分析框架的比较和融合
6.2 农户贫困脆弱性度量
6.3 脆弱性方法预测未来贫困
6.4 贫困脆弱性的决定因素
6.4.1 收入贫困脆弱性的决定因素
6.4.2 消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6.4.3 贫困脆弱性和贫困动态性影响因素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贫困动态性的案例研究
7.1 游走在贫富之间
7.2 风险冲击与农户贫困陷入
7.3 生计策略与农户贫困退出
7.4 村级层面贫困动态性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户相对贫困的动态
8.1 农户收入分化及其变化趋势
8.1.1 地区间农户收入差距
8.1.2 不同收入构成及其变化
8.1.3 不同收入组农户构成
8.2 湖北农村收入不平等及其决定因素
8.2.1 不同收入来源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
8.2.2 区域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
8.2.3 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回归分解法
8.3 农户性别贫困差异--基于多维视角贫困视角
8.3.1 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
8.3.2 数据来源及各维度贫困线的确定
8.3.3 不同性别人口多维贫困的坝1度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性评述
9.1 主要结论
9.1.1 谁在进入和退出贫困?
9.1.2 他们怎样进入和退出贫困?
9.1.3 他们为什么会进入和退出贫困?
9.1.4 他们未来会怎样贫困?
9.2 政策含义
9.2.1 完善科学的扶贫对象识别机制
9.2.2 建立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
9.2.3 根据致贫原因设计分类扶贫措施
9.2.4 构建农户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应对支持网络
9.2.5 加强农村家庭发展能力建设
9.2.6 重视相对贫困缓解
9.2.7 建立分析和处理中国贫困问题的国际视野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