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报告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4376
  • 作      者:
    李实,赖德胜,罗楚亮等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实,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执行院长,德国劳动研究所(IZA)研究员,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就业促进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担任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开发署(UNDP1、联合国国际儿童基金会(UNICEF)、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办等机构的项目专家王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多项,曾荣获1994年和201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三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等重要奖项。
  
  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等。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北京市“五四”奖章等,并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罗楚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研究。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报告》是一部系统研究我国收入分配近期变化及其原因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对国内近期及未来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和判断,提出了系统的收入分配政策和再分配政策。此外,作者在《中国收入分配研究报告》中还对收入分配的不同层面进行了细致的实证分析,使用了最新的住户调查数据提出了一些有创新性的观点和看法。其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使用最新的调查数据分析,回答当前人们所关心的收入分配问题,着重考察了收入差距变迁与分配制度改革、历史演进与治理方式:其次,从不同层面来研究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如教育机会与收入差距、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的再分配效应等等:再次,有较高的学术性,偏重于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具有可靠性;最后,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培育竞争性的市场主体。促进民间投资,增加市场活动主体;促进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跨地区、跨行业流动;规范公共权力部门行为,防止与民争利、化公为私。
  促进机会公平。就劳动力而言,关键在于加大基础教育、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投资,保证每个劳动力在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前具有公平的人力资本积累机会,减少由于出身的家庭经济条件差异而造成的人力资本积累机会的不平等;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促进公平就业。就资本而言,关键在于保证公平的投资机会。
  平等保护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弱势人群的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不仅导致收入差距扩大,更重要的是产生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在劳动报酬和资本所得的关系中,应增强劳动力在工资报酬决定中的平等缔约能力和集体谈判能力。
  第二,加强对非竞争领域的管制。非竞争性领域包括垄断部门和高管人员等,在这类领域通常缺乏足够多的行为主体,难以形成有效竞争。在缺乏有效竞争的情况下,垄断部门却在市场化改革的名义下获得了自主定价权,通过垄断高价获得垄断利润,并将垄断利润转化为部门利益和从业人员工资,特别是部分垄断行业的高收入是建立在资源占用不公的基础上,导致了不合理的行业收入差距。高管人员的薪酬长期以来也在“与业绩挂钩”、“有效激励”的名义下不断提升,实践中则可能导致了过度激励。高管薪酬本意在于激励和约束高管的经营活动,解决两权分离所产生的委托一代理问题,而现实中不合理的薪酬制度成为高管侵犯其他相关者利益的手段,既扩大了收入差距也使得收入分配中存有不公正因素。对于非竞争领域的管制,主要应强调两个方面:
  一方面,基于公共利益对其经营行为进行直接监管。垄断行业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大都与社会公众利益直接相关,并且其产品需求对价格的变动通常缺乏弹性,垄断企业通过价格行为所实现的垄断利润则直接来源于消费者的福利损失。而大多垄断行业通常同时为关系民生的公共服务部门,营利性不应当成为这类部门的经营目标。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我国收入差距变迁与分配制度改革
一 收入差距的长期变化特征
二 近期收入差距变化的基本特征
三 收入差距未来走向

第二章 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的历史演进与治理
一 收入分配问题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二 不同阶段的收入分配问题具有不同的特征
三 当前收入差距或面临缩小的拐点
四 进一步治理收入分配问题的政策建议

第三章 财政体制变革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 引言
二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演进及取向
三 公共服务提供视角下的财政体制改革
四 数据及分析方法
五 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分析
六 公共服务均等化分析
七 结论

第四章 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均等化议题
——基于政府间资金配置视角的数据分析
一 引言
二 1994年以来我国政府间资金配置状况
三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基本情况
四 财政支出均等化绩效的度量指标
五 均等化绩效的测算体例与测算方法
六 中央集中增量的测算
七 转移支付增量测算
八 各地区净贡献、净受益
九 假定不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人均财政支出差异
十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均衡地区间人均财政支出水平的绩效分析
十一 研究结论
十二 数据分析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五章 税收、转移支付与收入分配公平
一 引言
二 税负与收入分配公平
三 个人所得税调整的公平效应
四 转移支付的公平效应

第六章 中国个人所得税政策与城镇居民税负变化
一 引言
二 三个基本事实
三 个税政策调整“惰性”与城镇居民平均税负上升
四 中国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调整与累进性
五 个人所得税政策是否应该按照通货膨胀率加以调整
六 结论

第七章 上市公司高管与普通员工的薪酬差距
一 引言
二 我国的高管薪酬制度
三 数据描述
四 所有制与高管-普通员工薪酬差距
五 经济衰退对薪酬及薪酬差距的影响
六 国际比较
七 实证分析
八 结论

第八章 中国城镇居民的教育与收入差距(1988~2007年)
一 前言
二 针对中国的教育与收入差距的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
四 教育与收入分布及教育回报率的变化(1988~2007年)
五 教育对收入差距的效应
六 结论

第九章 人力资本投资与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异
一 引言
二 人力资本投资与城镇地区性别工资差异:微观层面的分析
三 人力资本投资与性别工资差异:宏观层面的分析
四 结论

第十章 城乡户籍一元化改革与农民工职业分布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已有文献回顾
三 理论模型
四 方法与数据
五 户籍对迁移劳动力职业分布的影响
六 户籍改革对职业分布的影响
七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一章 新生代与第一代农民工收入之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
一 引言
二 新生代与第一代农民工基本特征
三 就业与收入状况
四 实证分析一:代际比较
五 实证分析二:组内比较
六 结论

第十二章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村特征关系研究
一 引言
二 数据与描述性统计
三 村特征对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四 村特征对村内收入差距的影响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十三章 社会关系网与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
一 前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估计方法及数据描述
四 社会网络和收入差距
五 分组分解分析
六 结论

第十四章 公平、平等与我国收入分配政策取向
一 引言
二 公平的概念和理论
三 公平的实现或分配

第十五章 有关公平感的实验经济学研究——理论基础和测度方法
一 引言
二 实验经济学的早期发展和不平等厌恶的实验证据
三 不平等厌恶实验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 测度、分析不平等厌恶的实验方法和相关研究
五 小结

第十六章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本状况
一 引言
二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总体状况
三 城市内部收入不均等的总体状况
四 城镇职工工资分配特征
五 农民工工资收入分配状况
六 收入分配的长期走势:收入流动性研究
文中表格索引
文中图形索引
词类简称表
术语对照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