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821006
  • 作      者:
    陈明生,巫云仙主编
  • 出 版 社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全球化是我们当今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未来人类社会无法阻挡的一种历史发展趋势。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不乏远距离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有人把古代中国的“丝绸之路”视为东西方跨区域联系的典范;也有人把15和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看作是全球化的开端,因为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全球范围的人员流动、商品贸易,以及思想文化的传播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世纪初期,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铁路的修建,以及通信技术的进步,大大缩短了全球交往的空间距离;20世纪初期以后,因为汽车和飞机等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世界范围的交往速度大为提高。8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的普及,数以亿计的芸芸众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被裹挟着进入到全球化的一个新时代。
展开
精彩书摘
  首先,他们从经济史的角度提出,20世纪末的经济全球化并非史无前例;其次,他们通过大量研究认为,超全球化派所认定的国家弱化和消亡的谬论,完全是耸人听闻,因为它在根本上低估了国家和政府干预国际经济的持续性力量。另外,他们认为,国际化并没有导致南北不平等的消失,而是意味着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经济的日益边缘化,因为贸易和资本更多地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并由此产生更强大的排弱效应。同时,他们否认全球化能够有助于全球劳工的分工与合作,从而有助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就业机会的奇谈怪论。因为从经济结构而言,“不疑派”认为,在20世纪里,国际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世界经济的不平等、不公正的等级结构。所以,所谓的全球化只能导致更极端的民族主义,促使世界文明分解成不同文化、宗教和种族的独立领地,而不是什么世界大同、全球文明一体化的出现。
  纵观以上各种观点,可将新左派和新自由派归于“超全球化派”,他们虽然对全球化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但都一致承认全球化的重大意义,认为全球化是人类行为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全球化已经提出从根本上重建“人类行为架构”的要求;“转型派”认为,全球化是区域间关系和行为的重组,国家不会因此消亡,也不会因此强大;而“怀疑派”则不认同“超全球化”的观点,认为全球化既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臆想,则必然反映强权国家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世界的企图。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以上种种理论和观点都有了越来越多的现实反映。一方面,西方国家借助于全球化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为,“从这种打破界限的经济中得到好处的人总是把这种危机美化为某种呵护自然规律的进程”。另一方面,全球化又遭到不少地区、国家及其民众的抵制。近年来,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欧洲的捷克、尼斯、那不勒斯以及其他地方,凡举行各种国际会议期间,都曾发生过规模不同的抗议事件,其矛头无一例外均是指向全球化的。举世震惊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和2007年由次级债务引发的金融海啸爆发以后,个人认为,这些事件恰恰是在全球化过程中,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方面呈现脆弱性的典型表现。全球化的性质和利弊得失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不断争论的一个大问题。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夫妇在研究全球化问题时指出,近年的讨论中存在着5个关于全球化的神话,他们遮蔽和扭曲了对于全球化的全面认识。这5个神话是:全球化等于自由化;全球化不可避免;全球化将在经济各个领域均衡发展,从而创造出一个“平等的活动平台”;全球化将扼杀民族主义;全球化对任何人都是一件好事(或坏事)。
  全球化研究中,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认为,全球化类型学似乎提供了描绘全球化的手段,因为它“不仅避免了怀疑论和极端全球主义解释的简单化,而且避免了对于全球趋势方向进行更加猜测性分析的陷阱”。
  ……
展开
目录
全球化与中国对外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效应分析
主权货币走向国际化的条件
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构造缺陷与东亚货币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人世以来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原因及对策研究
西方学者对中国“人世”10年的观察和研究述评
从华为经验谈中国企业研发的国际化
以科学发展观确立对外经贸发展战略与政策
中国引进外资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战略
中国构建和谐国际经济关系的原则和条件分析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中国生产要素价格双轨制存疑思考
开放民间资本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旧”《非公经济36条》的比较分析
从法经济学基本定理看中国的经济增长
从《法和经济学杂志》看西方学者对劳动法的经济分析
晋商东掌制度的历史制度分析
中国高校教代会的制度成本简议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型的理论思考——基于对历次五年计(规)划的考察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与中国征地制度的改革
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台湾与大陆的比较研究

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
资本要素视角下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与知识产权
创意产业关联方式的特殊性分析
节能环保、经济增长与中国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城乡产业转移的客体研究
大都市中心区高关联度服务业的聚集布局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德国制造”的历史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先进的“德国制造”及其对“中国制造”的启示
中德化学制造业的比较分析
美国金融消费者专门保护的内在机理辨正及启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