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验知道有这样的事实:如果我们比较相同形状的肌肉,则肌肉的强度与其体积近似地成正比。因此,肌肉近似地正比于l3(体积)。请看一只跳蚤,它跳起来可以达到的高度200倍于它的身高。这样跳一次所需的能量可由“体重×;跳跃高度”的公式来近似地表示。想象一只巨型的跳蚤,在几何形状上与普通跳蚤相似,但在线性因次上大10倍(即在体积=长×;宽×;高的公式中,长、宽、高分别扩大了10倍)。这样的话,巨蚤要跳到高达本身身高200倍的高度所需的能量,理应为103×;10=104倍(即10000倍)于普通跳蚤跳一次所需能量。然而这只巨蚤怎样也跳不出这样的成绩,因为它的肌肉强度只以103的因数而增加。因此它只能跳到20倍于自己身高的高度。按同样的道理讲,一只在线性因次上比普通跳蚤大100倍的“超巨型”跳蚤,纵使有粗大得惊人的肌肉,充其量也只能跳到2倍于自己身高的高度。
同理,当某一动物的上述线性因次增大1000倍时,则其只能跳到0.2倍于自己身高的高度。如果我们从数量级上粗略地考虑问题,普通跳蚤的长、宽、高约在毫米的数量级上,大象的长、宽、高约在米的数量级上,后者的线性因次约为前者的1000倍,从而后者的绝对弹跳能力约在分米的数量级上,与前者的绝对弹跳能力相当。但后者的相对(于本身身高)弹跳能力仅为前者的千分之一。
现在我们假设有人不了解上述生物学规律,他们很可能会对大象提出这样的问题和劝告:与跳蚤的相对弹跳能力相比,你的跳高成绩太差,因此必须好好努力,争取早日赶超跳蚤,理由是你的肌肉比跳蚤更粗壮。大象听了这样的告诫,奋发不已,然而成绩怎么也上不去,最后彻底丧了气,只好承认自己确实低能。
这个隐喻决不像粗粗一看那样浅显和可笑,因为在生活中人们屡屡出现类似的错误,用更一般的语言来概括的话,那就是组合谬误。也就是说,把由个别成功的事例所得出的结论无条件地外推到整体中去。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前两年国内一些人所主张的国际大循环战略,其主要论据就是亚洲“四小龙”依靠出口导向实现了所谓的经济起飞。
这种类比的错误与前述隐喻中的错误在本质上并无二致,甚至在形式上都有些相似。其中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以人口作为基本尺度,那么亚洲“四小龙”合计要比中国低约两个数量级。再退一步说,战后日本也曾依靠出口导向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日本的尺度也要比中国低一个数量级。因此,要使中国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后尘,效其故智,这就如同对大象说:你如果发挥出潜力,向跳蚤学习,就可以跳得有百米之高;或者责备大象说:你的弹跳力可比跳蚤差得太远了,你真是不行啊!
(空行)
经典的发展方式只能是少有古人,鲜有来者,即只要有少数国家或地区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路,那么大多数国家就从此无法再走这条道路了。因为这条道路实在太狭窄了,它有自己的极限容量。即使今后还可能有若干“幸运儿”能跻身这个行列,但就其特征尺度而言,在数量级上已没有多少意义了。
中国所面临的困难不仅在于经典发展方式及其变种能够成功的初始条件已不复存在,同样严重的问题还在于其自身的特征尺度。她比一般的大国(几千万人)要高出约两个数量级,甚至比世界少有的大国(亿人左右)也高出约一个数量级。这就使她绝无可能再成为今后鲜有的“幸运儿”。我们不妨再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在两三百年前捷足先登,成为首批工业化国家的话,那么今天的美国、西欧、日本必将面目全非。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只有一个中国,面对当今的世界,她似乎注定只能另辟蹊径。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