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研究:基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视角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602891
  • 作      者:
    张龙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文库·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研究:基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视角》基于近20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运用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分别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专门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进行了情景模拟分析,进而对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
作者简介
  张龙,男,汉族,陕西富平人,本科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硕士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统计系,博士就读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北大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经济计量学与统计学教学和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投资效率研究。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数理统计与管理》等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其他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合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为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理事。
展开
内容介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文库·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研究:基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视角》首先对研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进而研究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机理,接着对中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践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在此基础上,分别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依据近20年的中国数据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然后,通过建立针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的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进行了模拟分析。最后,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
精彩书摘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选择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在理论上一直有多重目标与单一目标之争,这是由于这五大目标之间本身存在着矛盾。除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及国际收支平衡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外,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与币值稳定之间经常会出现冲突,致使中央银行在多重目标之间往往顾此失彼。
  政策目标之间的内在冲突严重削弱了货币政策效应,许多沉痛的教训,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滞胀”的历史终于使人们认识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创造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在这五大目标中,中央银行只能选择稳定通货作为其政策目标。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相继完成了从“多目标”到“单目标”的转变,即以稳定物价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基本取向(黄达,1999)。
  1993年以前,中国货币政策目标是双重的,即“稳定货币,发展经济”。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1995年通过的《中国人民银行法》进一步提出“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以调节货币供应量,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自此,中国人民银行一直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而努力。
  2.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中介目标是货币政策作用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中间环节,对它们的选择是否正确以及选定后能否达到预期调节效果,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从理论上分析,能够作为中介目标的金融指标必须满足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三个基本要求,可测性是指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该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可控性是指该指标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相关性是指该指标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该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根据这三个基本要求,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把货币供应量、利率、准备金以及基础货币作为中介目标。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宏观调控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
1.1.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
1.1.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需要效果模拟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2.3 方法论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本书特点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2.2 国外相关实证研究文献综述
2.3 国外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文献综述
2.4 国内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研究综述
2.5 国内相关实证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理论分析
3.1 IS-LM框架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解析
3.1.1 IS-LM模型的形成及其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效应分析的关系
3.1.2 封闭经济条件下的IS-LM模型
3.2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3.2.1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3.2.2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弗莱明一蒙代尔模型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目标与机制
3.3.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目标
3.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机制
3.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与配合
3.4.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
3.4.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第四章 中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
4.1 国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
4.1.1 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2 英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3 德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4 法国混合经济中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5 日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4.1.6 比较和借鉴
4.2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描述性分析
4.2.1 我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分析
4.2.2 我国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4.2.3 货币政策变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4.3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
4.3.1 第一阶段:1979-1981年
4.3.2 第二阶段:1982-1986年
4.3.3 第三阶段:1987-1990年
4.3.4 第四阶段:1991-2002年
4.3.5 第五阶段:2003-2008年

第五章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分析
第六章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效应分析
第七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模型构建及其效应分析
第八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效应的评析及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