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机制研究:基于国际经济法的视域:based on the vis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113114
  • 作      者:
    张泽忠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国际问题新视野: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机制研究》在深入分析新时期中非经贸合作机制的现状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之基础上,借助国际合作机制理论来探讨中非经贸合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并以此作为研究的理论论据和逻辑基点,分析有关晚近中非经贸合作机制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及其因应之策。
展开
目录
引言
一、国际经济合作机制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非经贸合作机制发展现状
第一节  中非经贸合作的组织机制
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
二、中国一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
三、中国  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
四、混合委员会
五、中国驻非经商机构
第二节  中非贸易合作机制
一、双边贸易协定机制
二、单向关税优惠待遇机制
三、自由贸易协定
四、非洲产品展销中心
五、非洲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促进中心
第三节  中非投资促进与保护机制
一、对非投资促进与管理机制
二、投资保护和促进协定机制
三、中非投资担保机制
四、避免双重征税机制
第四节  中非经济贸易合作区
一、经贸合作区的运行机制
二、中非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发展状况
三、中非经贸合作区的意义
第五节  中非金融合作机制
一、中非金融机构的合作
二、中非发展基金
三、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机制
四、其他金融支持机制
第六节  中国援非机制
一、我国援非机制的发展变化
二、我国目前的援非机制
第七节  小结
第二章  中非经贸合作机制的挑战
第一节  组织机制脆弱
一、中非合作论坛的组织化程度较弱
二、中非合作论坛与中阿合作论坛、中葡经贸合作论坛相互协调问题
三、混委会机制问题
四、非政府组织发育缓慢
第二节  中非贸易领域的挑战
一、中非贸易不平衡与贸易摩擦
二、零关税优惠机制的局限性
三、中国商品出口非洲市场存在严重的恶意与无序竞争
四、非洲贸易环境的挑战
五、缺乏有效的贸易政策审查机制
第三节  中国与非洲经济一体化组织合作的可行性问题
一、“意大利面碗”式的非洲经济一体化组织
二、中国与非洲经济一体化组织缺乏互动机制
三、中国SACU的FTA谈判停滞不前
第四节  中非投资机制的挑战
一、非洲日益突出当地含量政策
二、非洲武装冲突严重与对非投资保护机制的不足
三、安全保障机制的问题
四、非洲复杂的法律制度的挑战
五、引导、鼓励与保护、管理对非投资的法律机制的挑战
六、其他方面的挑战
第五节  我国援非法律机制的问题
一、未出台专门的援助法律
二、对非援助管理机制尚未成熟
三、缺乏有效的宣传与非政府组织参与的机制
四、我国援助非洲的质疑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完善中非经贸合作机制之重要举措
第一节  建立更紧密的中非合作组织机构
一、提高中非合作论坛的组织化程度
二、建立协调各个涉及中非经贸合作组织的机制
三、加强中非双边混委会、驻非经商机构的职能
四、培育非政府组织
第二节  建立更紧密的中非经济伙伴关系机制
一、确定适当的中非经济伙伴协定的模式和内容
二、建立中非经济伙伴协定的谈判机制与拟定相应计划
三、积极推动中国  非洲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
第三节  加强中非贸易合作机制建设
一、采取多方位措施缩小中非贸易差距
二、建立有效的防范对非贸易风险机制
三、加强对非出口行业自律
四、建立中非贸易政策审查机制
五、建立中非双方在多边贸易组织中的合作机制
第四节  优化中非投资促进与保护机制
一、建立完善的应对政治风险机制
二、完善境外安全保障机制
三、优化对非投资管理与鼓励机制
四、完善对非投资融资机制
五、完善避免双重缴税机制
六、重视争端解决机制
第五节  完善中非OETCA合作机制
一、出台OETCA专门法规
二、加强与东道国政府签署OETCA合作机制协定
三、建立健全的磋商与协调机制
四、可尝试建立OETCA与我国境内的开发区结对协作机制
五、加强对中非OETcA的金融支持
六、建立对赴中非OETCA投资的行业引导机制
七、其他措施
第六节  加强履行当地社会责任
一、完善履行社会当地责任的机制
二、重视“核心劳工标准”
三、应对非洲当地含量之措施
第七节  完善对非援助机制
一、出台统一的对外援助立法
二、建立系统与成熟的援非管理法律机制
三、拓宽利益攸关者参与援非的渠道
四、加强公众对援非认识的宣传
五、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原则
六、进一步拓展资金援助机制
七、驳斥西方“新殖民主义”论调
第八节  小结
第四章  尾语
附录
缩写语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