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方显廷文集.第3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94856
  • 作      者:
    方显廷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方显延(H.D.Fong,1903-1985),祖籍浙江宁波,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是最早运用两方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学者之一。1928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南开大学、1931至1946年在南开经济研究所主持教学和研究工作,撰写多部论著,开创了用计量方法研究中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先例,与何廉所长共同推动该研究所成为中国一流的经济研究机构,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1946年担任上海中国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1947年底受聘赴联合国亚洲汲远东经济委员会(ECAFE)工作,1968年任教于新加坡南洋大学,1972年被该校授予荣誉教授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方显廷文集(第3卷)》收录方显廷经济学著作及论文九种。包括何廉、方显廷著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A Study of Conditions in Tientsin,《河北省之工业化与劳工》;《华北乡村织布工业与商人雇主制度》;方显廷、毕相辉著《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论华北经济及其前途》;“Co-operative Marketing of Cotton in Hopei Province,”等。
展开
精彩书摘
  (六)棉织工场之组织由上所述可知宝坻织布业发展之大概。然此业既渐臻发展,销路日广,农民织户何不以所积之工资,自行起而组织工厂耶?其因有二:第一,宝坻布业之盛,仅如昙花一现,迨人民以织布有利可图,方思弃农作而就织之际,布业已现衰象;同时农民只知为己,不知合作,习于保守,且互相猜忌之烈,甚于对客商及商人雇主,是以不易聚资合营较大工厂。第二,宝坻布疋出品殊嫌粗劣,销售市场,亦多经济落后之区,与高阳情况,截然不同。高阳虽亦同属河北,所织布疋,不特质地精良,而且种类繁多,因此效用亦广,顾客不限一类。在此种状况之下,织工之具过人技能者,即能积贮资本,添置织机,自行供给棉纱及他种原料,而成立工场。宝坻情形则异乎是,布疋既属粗劣,售价自不能过高,减去棉纱与工资成本,利润极为有限。盖织造粗布,技术精粗,殊无甚重要也。
  因此种特殊原因,宝坻织户自营布厂之兴起,系在一非常时期,由于一种非常动机,而当布商引用新式运销制度之后,即归淘汰。约当民国四五年顷,少数小康农家,自行开厂织布,首置五机,以后增为十机,雇工织布,最盛之际,达十余人之多,每年生产约自一千疋至三千疋,各有特殊商标,以别于邻家生产。
  是时方当欧战正酣之际,国外布疋来源断绝,同时国内提倡国货之声浪方盛,诚为小规模工业生产之黄金时代也。是时高阳布业既不足以应需要,宝坻乃乘机崛起,多制造粗细布疋,另有爱国布一种,销售尤广。然此种布疋,较之高阳所产,品质特逊,徒以售价较低,尚能维持销路。惟因所用棉纱,系向内地布商零买,今售价既廉,布质自亦不能优良。欲与高阳产布相竞争,殊非其选也。
  ……
展开
目录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A STUDY OF CONDITIONS IN TIENTSIN
河北省之工业化与劳工
华北乡村织布工业与商人雇主制度
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
CO-OPERATIVE MARKETING OF COTTON IN HOPEI PROVINCE
论华北经济及其前途
REPORT ON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OF CHEKIANG
RURA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EKIANG
CHINA'S SILK REELING INDUSTRY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