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94344
  • 作      者:
    厉以宁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历以宁,1930年11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原籍江苏仪征)。1955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历任资料员、助教、讲师,副教授,1983年起任教授。1985年任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系主任,1993年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1994—2004年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兼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现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曾任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担任《证券法》起草小组组长、《证券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组长: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1998年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社会科学博士。著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资本主义的起源》、《工业化与制度调整》等著作。
展开
内容介绍
  《厉以宁经济史论文选》是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厉以宁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历年撰写的经济史论文的自选集,共收入了论文29篇,全面反映了作者各个时期的主要经济史学术观点,它们是作者经济史论文的代表作。
展开
精彩书摘
  技术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上)
  一、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要点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开创者。他所建立的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他讨论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这主要是为了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的全过程,以及为了进一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演变方向。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的全过程,熊彼特是以创新的作用来解释的。他指出,经济由于创新活动的持续,才会有发展,也包才会有波动。可以分两种情况来分析。
  第一种情况:假定不存在失误,不存在过度投资行为。在一个一般均衡的经济体系之中,企业的利润是零,家庭收支完全相等,于是这种均衡的体系就会长期保持下去。正是创新,打破了这种均衡状态,促成了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创新一经出现,必将在社会上弓!起模仿,众多的企业都想通过模仿而获得利润,模仿行为引发了创新浪潮,经济不再停留于原来的均衡状态而向前发展,这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原因。
  第二种情况:假定存在着失误,存在着过度投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波动便不可避免。不仅如此,四阶段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也必然出现,这四个阶段是:繁荣一衰退一萧条一复苏。熊彼特认为,要区分“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在“第一次浪潮”中,创新引起了对生产资料的扩大了的需求;同时,由于银行要为创新提供资金,创新引起了信贷的膨胀。社会上资金过多,投机也就盛行,这样,就由“第一次浪潮”引起“第二次浪潮”。两次浪潮的重要区别是:在“第一次浪潮”中,投资行为与创新和对创新的模仿有关,信贷扩张也与此有关;而“第二次浪潮”则与此不同,这时的投资和信贷扩张所引起的是投机,与创新活动无关,也就是说,“第二次浪潮”是由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造成的。正是由于失误和过度投资的作祟,与“第一次浪潮”中经济体系中还有自我平衡能力不同,“第二次浪潮”中经济体系自身已经不再具有自我平衡能力了。这样一来,两次浪潮的区别便十分明显:
  “第一次浪潮”中出现的是两阶段模式,即:
  繁荣一衰退一繁荣……
  “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是四阶段模式,即:
  繁荣…衰退一萧条一复苏一繁荣……
  以上就是熊彼特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经济波动的全过程的解释。在这里,创新和模仿是同等重要的。仅有创新,经济似乎会一直繁荣下去。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仅靠创新,还不可能做到持续的繁荣、高涨,必须有模仿与之相配合。有了创新,潜在利润被发现了,于是就会有模仿;有了模仿,社会掀起了投资热,经济才会出现持续的繁荣、高涨。接着而宋的是:模仿多了,赢利前景逐渐消失,引起投资热情减退,经济从繁荣转入衰退。要让经济走出衰退状态,寄希望于下一次创新。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美国经济史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农业危机与工业周期波动之间关系的探讨
1933年以前美国政府反农业危机措施的演变
美国“新政”时期的反农业危机措施
美国边疆学派的“安全活塞”理论
第二部分  创新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史研究
技术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上)
技术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下)
制度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上)
制度创新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下)
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上)
人力资本理论和经济史研究(下)
第三部分  西方经济史学
西方比较经济史研究简论
论“经济史学革命”
论“新经济史学”中的反事实度量法
西方经济史研究者关于起飞的争论
罗斯托关于起飞的答辩
罗斯托关于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的论述
希克斯的经济史研究
现代化研究与人的研究——从贝尔和舒马赫的观点谈起
第四部分  经济发展和制度调整
技术教育和资本主义工业化——西欧和美国技术力量形成问题研究
论资本密集型经济和劳动密集型经济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关于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古典式道路和非古典式道路
评都留重人关于资本主义“变质”问题的研究
对殖民主义历史作用的非伦理判断
比较经济史研究与中国的现代化
市场经济文化建设观念转变
论制度调整——从封建社会的刚性体制和弹性体制说起
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调整(上):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经济改革
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调整(中):关于改革的两个问题
论社会主义的制度调整(下):中国的实践为制度创新理论提供了新的内容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