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0652
  • 作      者:
    王庆丰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庆丰(1973-),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市场营销系副主任。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清华大学MBA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营销管理。2005年以来开始从事产业经济与能源经济研究,先后在相关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3篇,其中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认可的一级期刊“管理评论”、“数理统计与管理”上发表论文2篇,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在北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3篇,参与编写省部级教材3部,合作撰写学术专著1部。主持和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工作。获河南省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资源的重新配置,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互适应、协调发展。一方面,产业部门作为就业的载体,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就业结构的构成,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造成就业结构相应的转变;另一方面,当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阶段演进时,必须有合理的就业结构与之适应,否则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必然会受到阻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但与产业结构相比,虽然变化方向基本相同,但程度有所不同,且存在较大的结构偏差,表明中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性。
展开
精彩书摘
  通过对国内学者针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所作研究工作的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学者们已经就诸如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总体演变趋势符合一般规律等问题基本达成共识。但现有研究在以下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分析工具的不足、缺乏滞后时间的测度以及国际比较方法的不足等。
  第一,分析工具的不足。比较劳动生产率、就业弹性与结构偏离度是我国学者在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时最为常用的分析工具。但比较劳动生产率主要是基于效益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业弹性则更多的是强调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结构偏离度实际上是由比较劳动生产率演化而来,同时还存在定义不统一的问题。目前,我们特别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因此需要对中国各阶段及各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整体协调状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而上述分析工具在揭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整体协调性时并不具有优势。
  第二,缺乏对就业结构滞后时间测度的研究。目前学者们就中国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业结构已经达成共识,且基本上是进行国际比较后得出的定性结论。但是,该方法更多地说明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整体落后于国际发达国家的程度,而无法说明中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程度。中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年限是多少,应如何采取措施缩短滞后时间?目前尚无文献就中国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具体时间进行测度研究,也就无法准确衡量其滞后的程度。
  第三,国际比较方法的不足。现有文献在研究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时,经常运用库兹涅茨模式和钱纳里国际标准结构作为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阶段目标。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1.2.1.2 国外研究评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1.2.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2 国内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动因
2.1.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内部动因
2.1.1.1 需求结构变动因素
2.1.1.2 供给结构约束因素
2.1.1.3 技术进步因素
2.1.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外部动因
2.1.2.1 经济发展战略和国家收入分配政策因素
2.1.2.2 国际贸易与国际分工因素
2.1.2.3 国际投资因素
2.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
2.2.1 配第—克拉克定理
2.2.2 库兹涅茨法则
2.3.2 拉尼斯—费景汉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
2.3.3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动态模型
2.3.4 乔根森劳动力流动模型
2.4 本章小结
2.2.3 钱纳里—塞尔奎因国际标准结构
2.3 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一般模型
2.3.1 刘易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

第3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分析
3.1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轨迹与现状分析
3.1.1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轨迹
3.1.2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3.1.3 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稳定性分析
3.2 中国就业结构演进轨迹与现状分析
3.2.1 中国就业结构演进轨迹
3.2.2 中国就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
3.2.3 中国第三产业内部就业结构演进
3.3 中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与国际标准模式的比较
3.4 中国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演进预测
3.4.1 成分数据的内涵
3.4.2 灰色GM(1,1)预测模型
……
第4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关联性分析
第5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协调性分析
第6章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失衡因素分
第7章 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8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