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the surrender of culture to technolog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1442486
  • 作      者:
    (美)Neil Postman著
  • 出 版 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是著名的“媒介批评三部曲”之一,系统讲解了技术垄断对人类社会的文化、宗教、传统和心理造成的影响和破坏,深刻地指出了技术的发展不受控制所带来的恶果:技术所创造的文化缺乏道德根基,它破坏了某些心理过程和社会关系,破坏了人类生存的价值所在。
  《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认为,人类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工具运用、技术统治和技术垄断三个阶段;人类文明大约也分为相应的三种类型:工具运用文明、技术统治文明和技术垄断文明。波兹曼认为,技术和人的关系亦敌亦友,而他更偏重指出技术的阴暗面,以免技术对文明造成伤害。他认为:在工具运用文明阶段,技术服务、从属于社会和文化;在技术统治文明阶段,技术试图攻击和取代文明,但难以撼动;在技术垄断文明阶段,信息泛滥成灾,技术至上主义于无形中吞噬着传统世界观,从而实现集权主义的技术统治。在技术垄断到来之前,信息控制机制通过法庭、学校、家庭、政党、国家和宗教帮助人驾驭技术;而在技术垄断阶段,抵御信息泛滥的多重堤坝和闸口土崩瓦解,世界难以驾驭、难以把握。《技术垄断:文明向技术投降》揭示了技术垄断阶段各种“软”技术的欺骗作用,挞伐所谓的社会“科学”,谴责唯科学主义,它辨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异同,它为传统符号的耗竭扼腕痛惜,它号召人们以强烈的道德关怀和博爱之心去拼死抵抗技术垄断,并坚决反对文化向技术投降。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从工具到技术统治
  卡尔·马克思的著作有不少名言警句,其中,他在《哲学的贫困》(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这本书里指出,“手织机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封建领主,蒸汽磨坊则带来了产业资本家”。据我所知,马克思从未说过,哪种技术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技术统治阶级,我也很肯定,他当时并未预见到技术垄断者的兴起。即便如此,马克思的评论仍然十分有用,因为他深知,技术不仅能带来经济上的好处,还创造了人们感知现实的方式,而这些方式是理解各种社会及精神生活的关键。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The German Ideology)一书中说道:“一个人在表达他对生活的看法时,也透露了他的性格特点。”这话听起来很像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观点,而就这件事而论,也很像是塔姆斯国王的口吻。实际上,在这本书的结尾,马克思写了一段十分出色的文字,其中的观点会让人想起麦克卢汉所写的《认识媒体》(Understanding Media)。马克思在一段文字里问道:“如果枪支弹药早已出现,希腊神话英雄阿基里斯(Achilles)的事迹还有可能发生吗?如果当时已出现印刷术和印刷机,描写特洛伊战争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Iliad)还有可能诞生吗?印刷术出现之后,唱颂、口述传说和神话创作真的可以逃避被终结的命运吗?换句话说,史诗创作的环境真的不会消失吗?”
  马克思并不是第一个将技术条件与人类象征生活和精神习惯联系起来的人。在他之前的学者已经发现,基于一个时代的技术特点对文明进行分类的做法相当有用。这种命名法仍为现代学者所沿用,并且已成为学术界的一种惯例。我们能够立即联想到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钢铁时代等(都是对文明的分类),早已是家喻户晓。同样,我们对“工业革命”也十分熟悉,这个术语是在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Toynbee)的推广之下得以普及的。而“后工业时代”则是后来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发明的。德国哲学家奥斯瓦德.施本格勒(Oswald Spengler)在其著述里讨论了“机械工艺师时代”,而美国科学家查尔斯。桑德斯.皮尔斯(C.S.Peirce)则将19世纪称为“铁路时代”。美国文化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工~ewisMumford)从更为长远的视角出发,将技术发展史分为始技术时代、古技术时代和新技术时代。西班牙思想家何塞.奧尔特加.伊.加塞特(Jos6 Ortega v Gasset)同样站在一个长远的高度,也将技术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机会技术时代、工匠技术时代和技师技术时代。美国历史学家沃尔特。翁(Walter Ong)将人类文明分为口述文明、书写文明、印刷文明和电子文明。麦克卢汉则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了“古腾堡时代”,并且相信这个术语现在已被“电子传播时代”所替代。
  为了澄清当前的情况并指明前方潜伏的危险,我觉得有必要再发明一种分类方法,把文明分为以下三类:工具运用文明、技术统治文明和技术垄断文明。这三类文明目前都存在于地球某个地区,不过第一类文明已日益消失,我们需要到美国以外的地区,才能找到工具运用文明。去探访这类文明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个事实:17世纪以前,所有国家都是工具运用文明。当然,不同文明所运用的工具有很大的差别。有的只有长矛和炊具,有的则已经用上水磨、燃煤和马车。尽管如此,所有工具运用文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所使用的工具基本上只限于两种用途:要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特殊和紧急问题,如水能利用、风车和重轮犁;要么是服务于艺术、政治、诗歌传说、仪式和宗教的象征世界,如修建城堡和教堂,发明机械钟等。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些工具在引入到某种文明之后,并没有(更准确地说,本意也不是用来)破坏这个文明的尊严和完整性。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第1章
塔姆斯的评判
第2章
从工具到技术统治
第3章
从技术统治到技术垄断
第4章
捉摸不定的世界
第5章
崩溃的防线
第6章
机械之神学:医疗技术
第7章
机械之神学:计算机技术
第8章
隐形的技术
第9章
科学至上主义
第10章
符号大流失
第11章
忠诚的抗争斗士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