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内含量的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制度、技术、阶级力量对比等。在抽象层面上,劳动内含量越大无疑对资本最为有利,因为这可以促进剩余价值最大化,符合利润最大化要求。然而,这受制于资本与劳动相对的谈判地位,同时也受到劳动时间的限制。对于劳动时间,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时间的投入取决于主观因素,即劳动与闲暇的时间配置取决于收入与闲暇的边际效用对比(陈宪、韩太祥,2006)。显然,西方经济学不仅不涉及劳动内含量等客观因素,而且把劳动时间的配置归结为效用等主观因素,这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本质区别。实际上,劳动时间和劳动内含量的变动是相互影响的(Ioannides; A.&S.Mavroudeas,2010)。同时,劳动内含量的变化对于劳动生产率、价值创造和剩余价值形成及其变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试图对劳动内含量与劳动时间变动之间内在的规律进行梳理,同时对劳动内含量的变化影响价值创造和剩余价值生产与分配的机理进行研究。本文分析框架如下:第二部分分析了劳动内含量与劳动时间内在的变化规律,重点探索了劳动内含量与劳动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第三部分详细论证了劳动内含量的变动影响价值创造和剩余价值生产与分配的机理;第四部分得出结论。
一、劳动内含量和劳动时间变动的交互作用机制
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劳动时间总体上是呈下降趋势的,休闲时间不断增长。这一方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因为技术进步带来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减少;另一方面是劳动相对于资本谈判地位上升的结果。基于同样的原因,劳动内含量也是呈下降趋势的。技术进步通过对劳动工具的改造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直接降低了劳动内含量,劳动相对于资本谈判地位的上升倾向于从保障劳动者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立场出发,引导劳动内含量处于不同经济主体利益相协调的均衡状态(刘昌用,2005)。劳动时间和劳动内含量成下降的趋势不是绝对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劳动时间,尤其是劳动内含量有可能因经济周期或国际竞争等因素而上升。
在长期性动态分析层面上,劳动时间和劳动内含量有各自内在的变化规律,在短期性静态分析层面上,劳动时间和劳动内含量的变化之间也存在内在的联系。不考虑社会制度和技术进步等因素,劳动时间和劳动内含量的变化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一个变量的下降会带来另一个变量的提高;反之亦反。马克思指出:“工作日缩短的第一个结果,是基于一个显而易见的规律,即劳动力的活动能力同它的活动时间成反比。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力的作用的持续时间上的损失,可由力的作用程度来弥补。”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