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变革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29632
  • 作      者:
    韩培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韩培花,1970年9月生,祖籍河北沧州。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现任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社会主义基础理论、新农村建设等方面。近年来,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国高教学会十二五教育规划“工程伦理教育与工科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多项课题,在《经济日报》、《社会主义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报刊发表论文3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经济全球化研究丛书: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变革》以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为宏观指导,运用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其形成与变革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具有极为紧密的联系。经济全球化在资本主义的推动下得到了全速发展,也造成了落后国家的发展困境,激发了落后国家寻求突破的强烈动机,为社会主义制度在落后国家的首先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建立在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肩负着寻求新的人类发展模式和实现民族强盛的双重历史使命。这种双重使命需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中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就是在不断应对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展而带来的各种压力和挑战中变革、发展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经济全球化研究丛书: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变革》:
  2.工业化中后期(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
  这个历史时期被戴维·赫尔德(David Held)称为现代工业时代,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兴起和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重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重心,生产能力加速扩大,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金融资本与生产资本融合,出现金融寡头。经济全球化开始出现金融活动的全球化形式。世界殖民地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尖锐,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主题,落后国家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开创了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经济全球化在1850年以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绝非偶然。整个19世纪的中轴是资本主义的胜利和转型,这一文明进程的出现直接导源于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双元突破”。如果说英国工业革命以资本主义不断追求经济成长和全球扩张为背景,创造出拥有无限潜力的生产制度;那么,法国的以及美国的政治革命“则在互有关联的古典政治经济和功利主义哲学的补充下”,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模式。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爆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以电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所以又称为电力技术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成为两大发源地。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推动了材料技术、加工工艺、控制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同时它有力地推动了电力工业、电气设备工业、电讯工业、电化学工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和发展。与此同时,内燃机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导致了汽车工业、航空工业、化学工业和农机制造业的兴起和工业生产技术的革命。所有这些技术和生产领域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以来的生产、生活状况,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是蒸汽时代所不能企及的。它改变了近代早期以来世界文明的面貌,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首先,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生又一次质的飞跃,把以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时代,推向以电机、新式热机为主要动力的机械时代,创造了比蒸汽时代大得多的生产力。同时,它还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电力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交通运输、钢铁冶炼、机器制造等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形成的传统产业得到改造和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了电力工业、电气工业、有机合成以及汽车制造等新型产业的崛起。与电力同时获得发展的是钢铁工业,有工业社会“血液”之称的石油也逐渐成为重要的能源与化工材料。社会产业结构由第一次技术革命时的轻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结构,转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现代物质生产各部门在此阶段初步形成。重工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前沿领域,并对传统轻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任何国家如果不发展重工业,就难以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就会在经济竞争中落伍。而且,两次世界大战中,军事优势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军事工业的发展水平。经历过这两次残酷战争的人们必然会对重工业的发展抱有特殊的认识与理解,这在后来苏联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突出的表现。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实质
一、经济全球化的內涵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全球性扩展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动力与发展阶段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动力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 资本主义对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开端
一、资本主义对现代经济全球化的开启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的经济全球化高潮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全球性扩展
第四节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出现
一、马克思早年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对落后国家积极作用的论述
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下落后国家的突破努力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俄国革命与前途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马克思晚年对世界历史进程中俄国革命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对俄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探索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解放与民族解放关系的思考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俄国革命道路问题的理论探索
三、德国的工业化经验为俄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的现实借鉴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与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最初探索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原則性论述
二、战时共产主义经济体制的短暂试验
三、新经济政策与列宁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苏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
二、苏联国內外形势的重大变化与新经济政策的废除
三、经济全球化对苏联确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四、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努力
五、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价值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峻挑战
第一节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与全球化的新发展
一、经济结构全球性调整,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
二、知识经济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时代主题的转向与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严峻挑战
一、计划经济体制的有效性大大下降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技缓慢发展
三、计划经济体制的封闭性遇到的困境
四、计划经济体制的內在缺陷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凸现
第三节 苏联、东欧对经济全球化的两次应对
一、二十世纪中期苏联、东欧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整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苏联经济改革的“新思维”
三、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崩溃的历史教训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新阶段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变革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
一、经济全球化新阶段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

第七章 资本主义的金融垄断与社会主义的新前景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金融垄断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发展
一、经济的金融化发展趋势
二、金融资本主义的垄断化趋势
第二节 金融垄断条件下的世界经济危机
一、美国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
二、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前景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