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716910
  • 作      者:
    (美)安德鲁·克莱曼(Andrew Klima)著
  • 出 版 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是第一部采用美国官方数据,并在科学严谨的逻辑推理基础上得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可以解释这些事件的实证研究著作。
展开
作者简介
  安德鲁·克莱曼,美国佩斯大学经济学教授,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代表作有:《马克思资本论的再生:对矛盾神话的反驳》(2007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2010年)、《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2012年)。
  
  周延云,女,经济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并参与省部级﹑国家级社科研究项目近十项;在CSSCI源期刊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马克思相信利润率有一个下降的趋势,这个下降趋势带来了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许多经济学家,其中包括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摒弃了这一理论,但是安德鲁·克莱曼对数据的仔细分析表明:二战后的繁荣期以后,利润率的确下降了。他表明,自由市场政策未能扭转这种下降。这种盈利能力的下降导致了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迟缓,债务的不断积累以及政府通过不断堆积更多的债务来解决这些问题的不顾一切的尝试——最终带来了经济大衰退。
展开
精彩书评
  试图解释经济危机的最好的作品之一……其学识堪称典范,行文极其清晰。强烈推荐!
  ——伯特尔·奥尔曼,纽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辩证法的舞蹈》的作者
  
  清晰、严谨并且极具论辩性,这本书证明了当前这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动力的结果。
  ——瑞克·库恩,德意志奖获得者,澳洲国立大学高级讲师
  
  在关于危机的无数出版物中,这部作品尤为突出。克莱曼是一位杰出的理论家和经验数据的分析家。
  ——帕雷什·托帕迪亚,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教授
展开
精彩书摘
  当今,以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级抵押贷款危机、2008年的大恐慌及由它们导致的大衰退为主题的诸多研究著作已问世。与这些研究成果相比,克莱曼的《大失败——资本主义生产大衰退的根本原因》一书着力关注为危机和衰退搭建舞台的长期而根本的条件,这些条件使金融危机能够引发一场尤为深重、长久并具有持续后遗症的衰退,而不是在现象层面上做简单的因果分析。本书认为,这一长期而根本的条件(或原因)就是: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而引起的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所揭示的道理。为危机创造条件的利润率下降,无须持续到危机爆发的时刻,而只需要造成一个极低的利润率就可以了。这一极低的利润率作为危机和衰退的根本条件通过两个中间环节实现其作用,这就是低盈利能力和信用制度。利润率下降引起积累率的下降,进而造成一个或长或短的投机热和大量无法偿付的债务,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而这一切都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
  在西方学界,关于大衰退根本原因的争论分为马克主义者和激进经济学家对立的两派。而这一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对危机与衰退的解释力。传统左派中的新自由主义,对危机的解释基于资本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理念,即新自由主义。这个阶段总体上被定义为两种机制: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挤压及之后收入不平等的增大;信贷的急剧增长促动经济的增长,从而扩展了金融业在经济中的作用。消费不足论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和弗雷德·马格多夫,2008)认为,大量的消费不足和之后需求的下降是危机的根本原因。所有这些分析都否认大衰退的根本原因是利润率下降趋势。关于利润率变化趋势在当前危机分析中的重要地位和“分水岭”作用,早在2009年安德鲁﹒克莱曼在阿根廷的一次学术讲座中就已经激烈地表达了出来。2012年,克莱曼在其新著《大失败——资本主义大衰退的根本原因》一书中,采用大量的官方数据及一系列的逻辑推论,通过实证研究,剖析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传统左派观点,指出了其非科学性,从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LTFRP)在解释最近危机与衰退问题上的核心地位。
  在本书第一章导论部分,克莱曼阐明了在关注危机与衰退根本原因的研究中自己与以往传统左派的不同;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方法论和理论上。克莱曼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单一分期体系解释(Temporal single-system interpretation,TSSI)的支持者;以此理论为基础,克莱曼发展了自己以历史成本衡量的利润率。长久以来,在西方学界,价值理论和以之为基础的最重要的规律——即作为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理论核心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LTFRP)——两者之间一直被认为存在着内在的矛盾,因而它们必须加以修正或拒绝。他们把马克思的理论中指称的随时间决定的利润率替换成了一个非时间的“利润率”(现期成本或重置成本率),经过这一替换他们发现马克思的规律不再成立。接受了这些论证的人也接受了这些论证以现期成本这一错误方式衡量的利润率。这样,当他们发现在1980年代早期非时间的“利润率”具有上升趋势时,就把这一现象当做是资本主义生产仍然具有合理性的决定性证据,因此危机与大衰退的真正的根本原因则是新自由主义、金融化和强化了的剥削;那么,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就不具有脆弱性。克莱曼在第一章中继续指出,这一争论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如果危机与衰退的长期原因是不可还原的金融的危机,我们就能够通过废除新自由主义和“资本主义金融化”来防止这种危机的再次发生,而没有必要废除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即由“价值”或抽象财富无休止的扩张这一目标所驱动的生产体系。这样,被危机提上日程的就不是社会经济体系的根本特征的转变,而是需要这样一些政策,即诸如金融监管、积极的(“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货币政策或许还有金融部门的国有化等等政策。
  ……
展开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导论
主要论点
传统左派观点
本书有何不同
后续章节概要

第二章 盈利能力、信用体系与资本消灭
利润率下降是危机的间接原因
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
低盈利能力
信用体系
资本(价值)的消灭
资本价值消灭和LTFRP

第三章 加倍辛劳,双倍麻烦:网络公司繁荣和房价泡沫
房价泡沫
2008年恐慌:“这一糟糕局面将会招致灾难”
美联储挽救美国,让美国避免了日本式的“失去的十年”

第四章 转折点:1970年代而非1980年代
关键问题是什么?
世界经济的增长
美国经济的增长
全球金融的不稳定性
美国不断增长的债务负担
美国劳动市场状况
美国的不平等
美国的公共基础设施
结论

第五章 利润率和积累率的下降
最显而易见的解释
利润率趋势
美国对外投资的盈利能力
流动资本
通货膨胀调整
不断下降的积累率
附录:方法论、数据和计算

第六章 现期成本“利润率”
对利润率下降趋势规律的摒弃
优化选取的低点和高点
这个摒弃的逻辑和方法论基础
伦理上至关重要的什么?
盈利能力趋势的背离
为什么现期成本“利润率”不是利润率
错误衡量的通货膨胀

第七章 利润率为什么会下降
收入的利润份额
“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
名义利润率的可供选择的分解
无形损耗:持续存在的资本价值的消灭
定义
无形损耗的提高
无形损耗增加造成的损失
数学附录

第八章 看似可选的消费不足理论
谎言,该死的谎言,和消费不足论的统计数字
消费不足论者的直觉
巴兰和斯威齐的逻辑错误
消费不足论走向何方?

第九章 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
国家资本主义的新表现
解决方案是进一步国家化吗?
中国欣快症
管制
国家控制和国有化
“我们不应幻想能够防止所有危机”
“自下而上的”经济学及其政治含义
为了一个不同的未来
注释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