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和空间视角的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4130348
  • 作      者:
    罗浩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罗浩,籍贯江西泰和,1975年生于景德镇。200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南京大学副教授与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和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产业组织与区域经济、旅游经济与旅游规划研究,并专长于旅游、产业、区域、城市等各类规划。已发表学术论文48篇,其中包括《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地理学报》、《地理科学》、《旅游学刊》等重要期刊论文。迄今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2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广东省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课题、广州市社科研究招标课题各1项;主持或参与旅游、产业、区域、城镇规划等横向课题15项。兼任《经济研究》、《旅游学刊》、《南方经济》、《中大管理研究》、《暨南学报》匿名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等的通讯评审专家。
展开
内容介绍
  《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历史和空间视角的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尝试将历史和空间因素引入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从而丰富其对经济空间演化的解释力。《中青年经济学家文库:历史和空间视角的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的上篇从经济增长与地区趋同交互作用的视角切入,依循要素-技术-制度-文化四种增长源泉在历史和空间中的周期性调整,分析地区差距周期性长期演变的过程和机制。
展开
精彩书摘
  能够促进技术进步的制度,世界各地无差异地遵照这种制度进行经济运行。然而,在现实中,制度既非统一的,亦非不变的,有的制度能够刺激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而有的制度则恰恰相反。因此,要讨论经济增长,必须放宽我们的视界,将制度的差异纳入。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它不仅分析了制度和制度变迁的经济绩效,而且还将制度变迁本身看成是由经济系统内生的,即由要素和技术变动所诱致的制度需求以及由政治企业家所提供的制度供给所决定的。然而,制度的供给需要集体行动,这是一项充满正外部性的事业,它们将遭遇“搭便车”之类机会主义行为的威胁。克服这种威胁,显然不能仅仅依赖于理性人的经济计算,而需要借助人们关于“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被禁止的”之类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的体系便构成其所在社会的文化禀赋。根据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文化不仅影响制度和制度变迁,还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源泉,因此它是经济增长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不同的文化禀赋将把不同的地区引向迥然不同的经济绩效。然而,即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文化即命运”,因为一个地区的文化也并非亘古不变,在历史的演进中,文化本身也会因应经济的增长而变迁。
  由此可见,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其视界仅及要素和技术的作用及其调整,而忽视制度和文化的意义及其变迁,这样的结果,理论和现实往往可能是背道而驰的:从横向看,它也许能解释发达地区的现实,但不能解释发展中地区的现实;从纵向看,它也许能分析“长期”尺度的增长,而无法分析历史尺度的增长。因此,为了更深刻、更准确和更全面地理解经济增长,我们有必要利用新制度经济学和文化人类学的贡献,将制度和文化这两个变量引入既有的经济增长理论,大大拓展经济学分析的视界。
  无须精读,只要粗略浏览就可以发现,本书贯彻了一条由要素到技术、再及制度、乃至文化的分析主线,在逻辑上可谓层层深入、循序递进,为读者一层层拨开经济增长的面纱,一步步探寻它的源泉。然而,必须指出两点:其一,“要素-技术-制度-文化”的逻辑并非作者发明,尽管作者对这一逻辑作出了较大的改进和更详尽的阐述;其二,这一逻辑并非本书分析框架的全部,正如导言中所述,我们在本书中试图建立一个历史和空间的经济增长分析框架,而上述逻辑仅仅是这一框架所包含的一部分。
  得益于前人研究的启发,我们在此将提出一个分析经济增长和地区趋同的崭新框架,我们将它命名为“历史和空间中的经济增长”。如图7-1所示,在这个框架里,经济增长是在以历史为纵轴、以空间为横轴的坐标系中进行的,经济同时沿着时空两个方向作调整,这种调整过程就隐含着地区经济的兴衰沉浮。
  ……
展开
目录
上篇 理论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定义
二、问题
第二节 前人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结构与创新
一、结构
二、创新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的回顾与讨论
第一节 早期经济学家的经济增长思想
一、斯密
二、李嘉图
三、马尔萨斯
四、马克思
五、马歇尔
六、熊彼特
七、杨格
第二节 主流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一、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三、新增长理论
第三节 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思想
一、二元经济增长理论
一、不平衡增长理论
三、经济增长阶段论
第四节 其他非主流学派的经济增长思想
一、新兴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极限论
三、制度、制度变迁与新经济史
四、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新经济地理
五、经济增长演化论
一 非线性经济学
第五节 若干问题的讨论
一、报酬递减还是报酬递增
一、均衡还是非均衡
三、渐进还是突变
四、历史和空间
第三章 经济增长理论与地区差距演变
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I:基础模型
一、自然资源瓶颈与经济增长停滞
二、突破资源瓶颈:产业转移办法
三、突破资源瓶颈:技术进步办法
第二节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Ⅱ:技术进步等假定的修正
一、技术进步率为外生常数的情形
二、连续诱致性技术进步的情形
三、同时考虑产业转移与技术进步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中的地区差距
一、单周期的情形:地区差距的倒“U”曲线
二、多周期的情形:地区差距的周期波动
……
下篇 实证与政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