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融合经济:融合时代的战略创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4966650
  • 作      者:
    (美)李相文(Sang M. Lee),戴维·L. 奥尔森(David L. Olson)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相文,是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管理学杰出教授(University Eminent Professor)。他在管理信息(MIS)和运营创新策略领域,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出版了67部专著,发表了320篇学术论文,在世界50多个国家做了700余场学术报告,获得过一千多万美元的教育和研究项目基金,培养了145位博士,由于他对全球商业教育的贡献,先后获得五个荣誉博士学位。他担任环太平洋商业年会(Pan-Pacific Gonterence)主席30年(至今),为美国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现任理事及美国决策学会(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前主席和现任理事,任国际学术期刊《服务商业》(SSGI Journal)主编。
  
  戴维·L.奥尔森,是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管理信息系统的斯图尔特座席教授和优秀的校长座席教授。他发表过100余篇被人多次引用的文章,主要研究多目标决策。他单独或与别人合作出版了20部专著,包括《针对选择问题的决策支持》、《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管理问题》和《商务数据挖掘导论》。他是决策科学学会的理事。
展开
内容介绍
  《融合经济:融合时代的战略创新》主要内容包括:融合大潮的前奏、大趋势、融合的革命、融合的演进、经济体的融合、结论、E-全球化战略、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分子经济、支持融合的信息技术、开放体系下的创新、战略创新、融合的演进等。
展开
精彩书评
  《融合经济》探讨的是左右人们行为和组织运作的大趋势。作者李相文(SangM.Lee)和戴维·L.奥尔森(DavidLOlson)独具慧眼地分析和描述了全球化、数字化、人口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去监管化和私有化、流程的普及、新价值链、新兴经济体、环境问题以及文化冲突如何引发融合的革命。
  李相文与奥尔森从技术、产业、知识、开放网络和生物-人工融合的角度探讨这一融合的革命,并解释融合经济如何改造了人类系统。融合经济能帮助我们进行战略创新,并且正如两位作者所言,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正在通过这些创新获得和保持竞争力,并在一个被电子商务根本改变的世界中创造更大的价值。
  通过本书,各级商界领袖和战略“学者”将了解应当如何拥抱,而不是惧怕这些革命性的进展,如何控制和运用无比复杂的技术,来实现高效的合作,继而获得竞争优势。
  “他们(李相文和戴维·L.奥尔森)剖析了企业如何利用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来提高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我确信,他们的持续研究将进一步揭示融合革命的高潮如何创造强强联合的真正价值。对于企业、非营利组织与政府机构的现任和未来的领导者,我大力推荐此书。”
  ——摘自盖洛普公司董事长/CEO 詹姆斯·克利夫顿(JamesClifton)为本书写的前言
展开
精彩书摘
  欧洲经济共同体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并且在某种意义上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是世界经济的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俄国、日本和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美国的制造业则突飞猛进。有人断言,创造性的破坏会产生积极的结果,所以上述各国都有机会东山再起(只是时间不同)。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马歇尔计划、欧洲煤钢联盟、罗马条约、欧洲原子能联盟和欧洲经济共同体,12在不同的国家以不同的速度推动了经济的增长。1987年,《单一欧洲法案》进一步统一了市场。1989年,柏林墙倒塌,标志着冷战的基本结束,此时,欧洲摆开了架势,要进行更紧密的地区合作,继而帮助欧洲各国更加有效地参与世界市场。然而,随着更多国家加入欧盟,其组织日趋复杂,形成了新的挑战。盎格鲁一撒克逊人,欧洲大陆人、地中海沿岸人、北欧人等各打自己的算盘。语言的多样也带来挑战,随着每个新成员加入,沟通更加复杂(目前,欧盟的所有文件必须翻译成23种官方语言)。中国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且,直到17世纪之前,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中国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直到英国、法国、葡萄牙、德国、美国和其他国家以贸易的名义打开它的大门。某种意义上,中国人民所取得的辉煌的文化成就对于外人一直神秘莫测。义和团等力图重新获得自主权的行动成败参半。对于其后的日本侵略,中国至今未能原谅。美国一度天真地认为,全体中国人都是抗日的同盟,但后来却支持了中国的反共派,继而陷入了冷战时期的外交僵局。大部分美国人错误地认为,中国的民族主义受到共产党宣传的操纵。13但实际上,中国人民强烈要求摆脱外国的统治,是合情合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社会自主发展。1962年,由于错误的“大跃进”,大约3000万人遭受饥荒。141966年,又爆发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这场动乱阻碍了教育进步,干扰了经济运行。然而,到了1978年,邓小平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他倡导经济变革,令人震惊地提出“致富光荣”。经济和技术发展受到鼓励(同时继续保持对社会的控制)。邓小平提倡“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我们看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增长,但是1996-2001年间,国有企业仍然雇用5300万员工。15现在,中国正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转折,包括不断加强的城市化(很多是民间自发进行),以摆脱农村的相对贫困,其表现形式是大规模的内部移民。
  ……
展开
目录
1. 融合大潮的前奏
趋势
自适应的思想网络
本书概述
参考文献

2. 大趋势
全球化
数字化
人口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
去监管和私有化
流程的普及
新价值网络
新兴经济体
环境问题与全球变暖
文化冲突
融合的革命
结论
参考文献

3. 融合的革命
融合的演进
经济体的融合
结论
参考文献

4. E-全球化战略
E-全球化时代的新规则
网络经济
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全球分包
未来的公司
融合的案例
人的因素
参考文献
……

5. 技术融合
6. 产业融合
7. 分子经济
8. 支持融合的信息技术
9. 开放体系下的创新
10. 战略创新
11. 融合的演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