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美国经济危机时期,其他国家也都相应的受到危机的影响。在大萧条时期,金本位制下美国经济下降迅速传递到世界其他主要国家。金本位制下的贸易失衡和资产流动导致全球黄金流动;在石油危机时期,贸易的全球化使得经济危机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经济周期波动,而在泡沫破灭下的金融危机时期,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危机的扩散在区域和世界范围内扩散。
第四,通过经济危机的短周期特征图示对比美国几次经济危机可得,大萧条时期的危机表现为市场过剩,石油危机时期和IT泡沫时期的危机特征均为市场紧缩。经济危机的周期特征一方面和大萧条时期处于战争期间有关,另一方面和国际贸易的全球化有关。大萧条时期生产过剩是由于战后世界各国的需求较少,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协助战后重建以帮助欧洲国家恢复经济,来转移美国国内过剩的生产。实质上,1929-1933年危机是战后以农业为主的生存型向以工业为主的生产型经济结构转化背景下,美国爆发的一次产能过剩与全球市场萎缩的危机。19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国际贸易发展较快,面对国际市场经济危机的表现特征主要是市场紧缩,而非生产过剩的危机。也就是说,在遇到外部冲击的时候,主要表现为生产减少,价格增加,市场紧缩。危机爆发的背景演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生产型向以服务业为主的消费型经济结构转化。
本轮次贷危机过程中既存在市场过剩,又存在市场紧缩,是经济周期过程中的新特征。次贷危机反映出本轮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它对全世界主要国家造成的影响使得世界消费水平总体下降,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直接导致美国的生产由紧缩转向相对过剩状态,市场价格经历了由于外部冲击导致的产出减少、价格上涨的局面,转而由于世界经济整体下滑,进入国际市场需求减低、价格下降的局面。此后,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和总需求的增加,才摆脱生产过剩的局面。
可见,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一国在经济危机时期表现的经济周期特征与世界经济周期特征更加接近。
2.6.2美国经济周期特征的国际比较
第一,中国在这次危机中的经济周期特征和美国相比表现为只经历了经济膨胀和经济实胀,主要原因是生产过剩,而这主要是中国经济结构特点所致。中国主要是依靠出口贸易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内需贡献比重小。中国在危机中主要是受到国际市场的外部冲击,当世界经济总需求减少时,中国在危机中的周期特征就表现为生产过剩,经济形态处于经济增长、价格下降的经济实胀阶段。
第二,美国次贷危机对英国等欧洲国家的经济影响主要是使发达国家陷入经济滞涨,即经济衰退、价格上涨的经济形态。在出现经济衰退、价格上涨为特征的“经济滞胀”时,传统宏观经济政策失灵,采用扩张或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都会使经济进一步偏离均衡点,再加上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调控,且在财政政策方面受财政赤字、公共债务负担和经常账户逆差等限制,财政支出有限,使得全球经济危机中欧盟在治理危机方面存在瓶颈,经济衰退受到的影响较大,经济复苏的时间也比美国、中国等国家晚。
第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和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影响主要是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实胀,即经济增长、价格下跌的经济形态。
在出现经济增长、价格下降为特征的“经济实胀”时,无法依靠自身经济机制回到均衡点。在世界经济危机、市场萎缩的情况下,仍需要选用结构增长政策,将生产要素转移到新的高效率、有需求的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领域。
2.6.3欧元区不同国家周期特征的比较
次贷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程度和途径不同,金融高杠杆的国家如英国等主要受到危机后去杠杆化的影响,一些出口国家如德国等主要受外部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同时一些国家政府财政赤字、经常账户逆差或者是较高的公共负债等因素导致政府宏观调控政策不足,如希腊、意大利等国家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