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民族国家的战争功效
通过对民族国家构建和矛盾冲突必然性的探讨,不难理解战争的不可避免性,而事实上战争数量和规模都空前扩大了。不少学者开始注重关注军事创新(包括技术和组织)及其所带来的战争变化对近代政治转型的驱动,如吉登斯说,“与中国历史相比,欧洲军事技术和组织的发展可能稍迟一些,但它们在欧洲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相当根本的”,①并从资本主义发展不足和儒家文化对军事发展的态度进行了阐述。其中隐含的一个问题是:军事技术和组织的发展推动社会转型何以可能?为什么欧洲有能力通过持续以战争形式带动军事技术和组织的发展,促进了近现代化转型,而中国每次经过王朝更替、应对大规模入侵后,往往都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休养生息才能恢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配合,战争中逐步形成的新政治形态——民族国家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组织保证。
(一)意识形态的战争鼓动
民族国家精神底蕴是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它的“视野”无法越出本民族(利益)的范围,往往把本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建立在践踏其他民族的利益和文化的基础之上。特别是与民族间历史矛盾、文化冲突、现实利益矛盾等相结合,一些民族主义便会膨胀为大民族主义,如泛日耳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等,并衍生出帝国主义(包括殖民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军国主义等,最终走上侵略、压迫甚至种族屠杀的道路;即便是一些长期受压迫的民族,经过民族战争取得独立后,一旦国家有矛盾,民族主义情绪便会膨胀,战争便成为解决问题的首选。如二战后,99场国际性战争中有65场(即占总数的65.7%)是战后才获得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进行的,其中绝大多数是因相邻国家民族主义的碰撞而引发的。这一类型的战争遍及亚非拉,特点为发生次数和介入国家多、规模大、烈度强、持续时间长。从时间上看是随着五六十年代大量亚、非、拉国家相继独立而日益增多起来。在1945~1965年的20年里,这种战争有8场,而1965~1984年的20年里却有41场。①民族主义“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学说”,②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动力。
(二)不妥协的对外政治模式
与传统政治形态相比较,民族国家主要特征之一是实现政治民主化,个体对国家内外政治具有更大的参与权,个人权益尤其是在国界外的尊严、利益等与国家直接相关。一国之内政治力量,要取得国内政治的胜利,不得不关注享有政治权力民众的民族情感和情绪,特别是在涉及国家利益的重大决策上,很难达成妥协和绥靖,甚至迎合、鼓吹民众非理性的民族主义。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欧洲大国主要参战国竞相宣传灌输民族国家利益,鼓吹民族主义,导致人民愿意参加战争,形成对战争的盲目正义感和乐观,使得各国政府难以相互妥协,导致战争不可控制地扩大。美国学者杰克·斯奈德教授在解释经历民主化的国家更加容易卷入国际战争或是陷入国内战争时指出:“在多数情况下,威权政体的垮台和不断增长的大众政治参与的需求给了精英们宣扬民族主义的动机和机会,从而导致了国内暴乱或是对外战争。”③最终,在政治转型过程中,一些民族国家内的各种政治精英竞相展示谁有更好的民族主义,谁更忠诚国家、能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