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4册,三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36641
  • 作      者:
    台湾三军大学编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战争史》由蒋介石亲自下令编撰并题写书名,蒋纬国主持修订,钱穆、王云五、陶希圣等史学大家倾力襄助,一部空前权威的中国古代战争通史,两岸军方分发军中将校阅读的第一读本,16年编纂,5年修订,18巨册,500万言,800幅地图,中国现代史上顶尖军事专家和史学名家的集大成之作!
  军方专家,俱久历战火、将校之选,史家当中,钱穆、王云五、姚从吾、黎东方、陶希圣、蒋复璁、陈致平等名家悉数效力。囊括全台湾史家、军事一流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
  18巨册,500万言,再现中国历史4600年当中500余会战全景。
  历经4个版本,见证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风云。
  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一次对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盛大回眸与全面检讨。
  一部沟通历代典籍、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
  一部中国两岸军方都大量分发军中将校、用以提高官兵军事素养的恢宏之作。
  一部继承中国战略思想,可用以指导军界、政界、商界精英的奇书。
  一部抹平普通读者、各界精英阅读习惯差异的作品。
  一部每一页都是中国前人智慧总结的书。
  台湾陆军上将蒋纬国,三军大学校长、陆军上将徐培根,亲笔作序。
  中信出版社2013年重磅巨作。
  将星荟萃,史家云集,强大的作者阵容。
展开
作者简介
  台湾三军大学,身为广东黄埔军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迁往南京市黄埔路北端为陆军军官学校。1949年后迁往台湾,1952年改名“国防大学”,1959年改名“三军联合参谋大学”,1969年合并台湾各军种的“指挥参谋大学”改名“三军大学”。2000年再次改名“国防大学”。
  1955年10月1日,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机密甲字第八十三号”手令,指示三军大学编纂中国历代战争史。1956年1月,台湾三军大学正式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撰委员会”并开始工作,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毕,历时16年。更于1975年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历时5年修订,力求内容臻于严谨周密。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1955年,台湾三军大学奉蒋介石手令,成立"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开始着手编纂工作。16年间,一批实战经验和学养兼具的将校军官捉刀执笔,多位各学科造诣一流的教授亲预审校,《中国历代战争史》于1972年面市。后来,台湾各研究机构和多所大学,还包括美国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胡佛研究所等,纷纷致函索求。为满足广泛的社会需要,该书于1975年开始修订,析为18分册,于1979再版。整个修订工作,由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学术名家担任指导委员,成就了这部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
  《中国历代战争史》全书结构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十八个时代,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前后共四千六百多年,分立十八卷。
  对每一朝代,先是综合论述,包括地理位置、政治情况、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的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各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一般形式,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综合评论。
  《中国历代战争史》叙述史实与战事评说相结合,态度严谨,文字典雅,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古代战争史的总结之作、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国军事史鸿篇巨制。至今在汉语文化圈中,还没有出现能出其右的战史著作。
  自本书问世以来,海内外评议纷然,大陆军方得悉后,即令军事译文出版社翻印成书,即大陆1983年版。印成后,只分发军中师级以上将领及军方研究机构。学人偶有得之,或传观,或口述,一时风糜。军事译文翻印之时,将前后附文及蒋介石题签,尽数去除,大陆读者至今未知此书前缘今世。本次引进出版,除将黎明版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外,其余尽复旧观,读者将无复疑惑。

相关视频请点击:
展开
精彩书评
  研究中国全部历史,若只求其兴衰之道,则不免偏于政治与军事之细节,而忽略其政治思想之弘大;若只求其文化之弘大,则不免驰骛哲理,形成高远之政论,二者皆未能阐明民族精神之所在。……战争本为当时政治之一部份,因之从事于各代政治作深一层之研究。历时数载,涉览载籍至数百十种,浸润既久,逐渐发见中华民族所以历久永存之理。深信此理不仅为中国历史之宝典,抑且可为世界人类和平永处之药石。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
  
  本书系综合记述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存发展之战争史,为“三军大学”奉蒋公手令所编纂。……以阐扬中华民族坚强之奋斗潜力与立国精神,并融汇与启发中国之战争思想及战争艺术,用意至为深远。
  ——《中国历代战争史》修订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军二级上将 蒋纬国
  
  18卷本《中国历代战争史》有许多后出著述不及的长处,其作者军事素养深厚,有的还颇富指挥战争的实践经验。他们在认真分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战前战略态势,双方兵力部署和武器装备战法,战争进程及成败原因的分析较全面,认识较深刻,颇能“言人所不言”。
  该书战略分析层次清晰,注重创新性。战略分析通常可以分成对国家战略、军事战略和具体战争计划与实施方案等不同层次,上一层战略制约着下一层战略。本着这一认识,《中国历代战争史》对每一历史时代都有高屋建瓴式的总体叙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当时的战略格局、参战国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参战各方战略加以分析,就如同层层剥笋,有很强的说服力。
  该书能在大陆地区正式出版,并以横排方式适应大陆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将会对大陆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近代战争史,促进军事历史研究的发展颇有助益。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 刘庆
  
  专业军事人员与权威历史学家的联手,是本书质量的最大保障。前者保障了“战争”研究的专业性,后者保障了“史”的底蕴。
  ——知名历史学者、《布局天下》作者 饶胜文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一、建安十二年(207年)十一月,操破袁尚袁熙,公孙康斩尚熙首降;又破乌桓,凯旋至易水。
  二、建安十三年一月,曹操还邺,作玄武池以练水军,准备南征。六月,操自为丞相。七月,开始在许都集中军队,以征刘表。八月,表卒。九月,操驱大军南下,刘备逃走,刘琮降,遂至江陵。
  三、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孙权与刘备联合以拒操,战于赤壁,操军败还。三国鼎峙之局成。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与作战导因(参看附图4-146)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平定冀州,继续北征乌桓(事见本卷第四章 第七节 )。时刘备在荆州,劝刘表乘操北征,许都空虚,出兵袭许,表不听。备乃用诸葛亮隆中策(详见次章),急谋自图发展,罗揽人才以自辅。及曹操自柳城(今热河省凌源县)还军,刘表谓备曰:“不用君言,故为失此大会。”备曰:“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若能应之于后者,则此未足为恨也。”实则备已知刘表不能有为,聊以此语应之耳。
  是时,鲁肃向孙权建议谋取荆州曰:“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耳。若因北方多务,剿除黄祖(时为江夏太守),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此王业也。”甘宁原为黄祖将,是时已投孙权,亦向权建议曰:“今汉祚日微,曹操弥骄,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诚是国之西势也。宁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将军当早规之,不可后操为图;图之之计,宜先取江夏(汉郡名以今湖北省黄冈县为治所)黄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欺弄;其本人务于货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致使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将军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或云系指今湖北长阳县南七十里之古捍关言,亦有谓指三峡中关口言,当以后说为是),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矣。”孙权甚纳其计,张昭却阻之曰:“吴下业业,若军果行,恐必致乱。”宁曰:“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忧乱,奚以慕古人乎?”权举酒属宁曰:“兴霸(甘宁字)今年行讨,如此酒矣,决以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于是,孙权于建安十三年春第三次西攻江夏,斩太守黄祖,尽获江夏士众,遂准备西进以取荆州。(按孙策于建安五年卒,孙权继策立。建安八年十月第一次伐黄祖,破祖舟军,未克江夏城而山越复乱,还师。至建安十二年,再伐黄祖,虏其人民而还,是年权母吴氏卒。)
  荆州既失江夏郡于东吴,人心震惊,不可终日,刘表商请刘备,欲使备移兵往御之。备以曹操有南征之势,孙权用兵江夏,情势虽急,但以北边门户,不便开放为辞。表犹豫至再,乃遣长子刘琦率兵反攻江夏郡。
  曹操久欲进取荆州,只以北方未靖,无暇南征,今见孙权攻取江夏,深虑若荆州为吴有,则其势益难摇动,乃急派军出合肥(即今安徽省合肥县西)以牵制孙权,使不得全力西进。并问计荀彧,彧因建取荆州策曰:“今华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可显出宛(即今河南省南阳县)叶(即今河南省叶县),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荆州可一战而定。”于是,曹操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开始南征,而集大军屯南阳。会刘表病卒,表妻弟蔡瑁,外甥张允立表少子琮为嗣。操闻表卒,即自将轻骑趋襄阳,九月操至新野,刘琮用诸将之议,请降于操。时刘备在樊城,不意曹操轻骑压境,又不知刘琮已降。及琮遣使来告,乃率步骑狼狈渡江南走,又令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欲取南郡(今湖北省江陵县)而据之。备过襄阳,欲会刘琮,琮不应,荆州吏民亦多有随备南行者。操以江陵有军实,恐为刘备所据,乃释辎重,率轻骑急驰襄阳,及至,闻备已过南走。时荆州从事王威说琮曰:“曹操以将军既降,刘备已走,必懈弛无备轻行单进。若给威奇兵数千,徼之于险,操可获也。获操即威震四海,坐而虎步,中夏虽广,可传檄而定,非徒收一胜之功,保全今日而已。此难遇之机,不可失也。”琮不从。操在襄阳稍事息足间,为控有荆州,急即改刘琮为青州刺史,又封荆州降将蒯越等十五人各为列侯,以琢郡人李立为荆州刺史,使尽收刘表羽翼,分拨诸军以便监视。(以上诸引语见《三国志》刘表、鲁肃、甘宁、荀彧等传及《通鉴》卷五十六)
  曹操已处置刘琮之后,即自将轻骑五千兼程急追刘备,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追及当阳之长阪(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沙洋十里铺间)之际,备仅使张飞将二十骑断后,自与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奔走,东趋汉津就关羽之水军,并得江夏太守刘琦所将万人前来接应之军,转赴沔口(即今湖北省汉口),以收容其逃散士众。
  曹操兵至江陵,刘备奔投孙权。时众议以为权必杀备,惟奋威将军程昱曰:“孙权新立,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时操已传檄远近,益州牧刘璋得檄,先遣使至江陵向操致敬。操因加璋为振威将军,璋更遣其别驾从事张松送兵贡粮于曹操。时操适闻孙权、刘备联合,将以相拒,乃即欲资荆州之军,乘势东下取吴,因致孙权以招降书。(上引程昱语见《三国志》卷十四本传)
  先是,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相峙于官渡时,孙策即欲以江东之众,乘许都空虚袭之,以成其桓、文之业。此时适策为刺客所伤而死,孙权继主江东,上表朝廷,表示附顺。曹操此时欲因其丧伐之,以定江东,侍御史张纮谏曰:“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操即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并令张出任会稽都尉,辅权内附。按张乃孙策之故人,前奉策命使操者,事见本卷第五章 。纮既回吴,思维补察,知无不为,以报知己。曹操既破袁绍,兵威日盛,乃下令责孙权送子弟入都为质。权召诸臣会议,张昭、秦松等主听命,张纮则劝权与中护军周瑜议之。瑜在吴太夫人前献议曰:“昔楚国初封于荆山之侧,不满百里之地,继嗣贤能,广土开境,立基于郢(今江陵县),遂据荆阳至于南海(今广东省番禺县,时为南海郡治),传业延祚九百余年。今将军承父兄余资,兼六郡之众,兵精粮多,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泛舟举航,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何逼迫,而欲送质?质一入,不得不与曹氏相首尾,与相首尾,则命召不得不往,便见制于人也。极不过为侯印,仆从十余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不如勿遣,徐观其变。若曹氏能率义以征天下,将军事之未晚;若图为暴乱,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将军韬勇抗威以待天命,何送质之有?”权母吴太夫人曰:“公瑾(周瑜字)之言是也。”于是,孙权拒送质子。周瑜旋荐其友鲁肃于权,权问计焉。肃对曰:“昔高祖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之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思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耳。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而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心嘉之。及甘宁自江夏来投,说以“荆州国之西势”之论,故孙权图谋荆州之心益急。及建安十三年春二月孙权攻灭江夏黄祖,正欲乘胜西进以取刘表之时,曹操却于四月以兵出合肥,进觑权后,权乃进守历阳(今安徽省和县)。于同年六月曹操罢三公自为丞相,七月兵向荆州。比曹操之招降书抵达,孙权决策拒战,于是赤壁之战,因以发生。盖赤壁之战,乃曹孙刘三雄争夺荆州之战也。(上引见《三国志》张纮周瑜鲁肃传)
  第二节 作战谋划与准备
  当曹操起兵进取荆州之际,孙权因再问计于鲁肃,肃说之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以刘备天下之枭雄,与曹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之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往吊表之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相机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矣。”权然之,即遣肃行。
  鲁肃奉使赴荆州,行到夏口(即今汉口),闻曹操已离新野向襄阳进兵,乃昼夜兼行,比至江陵,知刘琮已降,刘备南逃。肃乃北上迎备,相遇于当阳长阪,遂随之走汉津,登船于夏口途中,始将宣达权旨,并致殷勤。因问刘备之志。备曰:“将投故人苍梧(今广西省苍梧县为郡治,时属交州)太守吴巨。”肃乃致词曰:“吴巨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孙讨虏(指权)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如遣心腹自结于东,崇德和之好,以共济世业。”诸葛亮亦以东吴此举,颇与其隆中策相合,因欲以连横之略说孙权。于是,刘备从肃之议,即遣诸葛亮与鲁肃赴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县西南二十里)见孙权,而自率败残军进驻鄂县之樊口(今湖北省鄂城县西北五里)以待消息。(上引《三国志》卷五十四鲁肃传)
  孙权得曹操于江陵所发之书,以示群下,众人莫不失色。张昭等曰:“曹操豺狼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词,拒之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曹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浮以沿江,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有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不如迎之。”时鲁肃方自荆州回吴,权就而问之。肃见众议降操,乃默而不言。权起入内,肃追之至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不失州郡;将军迎操,操安以归将军?愿召周瑜返来,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权嘉之。时周瑜在鄱阳,权乃使人召之。(《三国志》周瑜鲁肃传)
  诸葛亮偕鲁肃至吴说孙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指备)亦收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又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疑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阪,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尚有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刘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厥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周瑜自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东,时正在筹设新郡中)至,权告以众议。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用足,英雄乐业,正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较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而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是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五万人,进驻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孙权愤然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因拔佩刀,斫前奏案而誓曰:“诸将吏敢复有言迎操者,与此案同!”(引周瑜诸葛亮鲁肃传)
  当晚周瑜复见孙权曰:“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众,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今以实校之,彼所得青州兵及北方兵不过十五六万人,且已久疲;所得荆州之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夫以久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各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瑜臂而言曰:“公瑾!卿言如此,甚合孤心,子布(张昭字)等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人难猝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子敬程公(普),便在先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操决之。”于是,以周瑜、程普为左右督,率水军自柴桑溯江而上,以迎击曹操。曹操在江陵,闻孙权、刘备联合,乃即欲资刘表所遗水战之具,借荆楚楫櫂之手,乘势东下取吴。诸将亦以为“此实为震荡扬州之良会,廓定南方之大机”。惟太中大夫贾诩谏阻之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操不从。即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起用荆州名士;以刘表降将蔡瑁、张允等仍统治其陆水各军;以文聘为江夏太守,率本部先至江夏,以备东进。及闻孙权举兵迎战,遂驱军顺流东下以迫之。(引周瑜贾诩传)
  第三节 战场地理形势(参看附图4-147)
  樊口即今湖北省黄冈县南鄂城西北之樊口,为樊港入江之处,又名衙门港,亦曰金子矶,近城扼要,为鄂城县境各乡镇之总汇,为荆吴之间江防要地。郝穴,在江陵东南一百五十里,穴西山路崎岖,林木荟翳;穴东一百六十里有华容城(今湖北省监利县东北五里),郝穴乃长江水潜泄于汉江流域之所,其东即章卜穴,南有虎穴,为大江水流最窄处,亦分歧处。章卜穴东有温泥堤介于大江与滥泥湖间,是为华容道,直至瓦子湾以达华容城。华容城乃楚王东章华台所在,春秋时之容城也;汉县治,因名华容。此华容道为自江陵沿江东下必经之陆路。其南即大江,江以南即云梦泽(洞庭湖)。此道之北有东江湖、家锦湖、南江湖、白鹭湖、小沙湖等大小数十湖,湖间水道纵横,难以行军,以此为水陆咽喉地拒止曹操,虽不能制止其水军活动,但在陆上足以用少数兵力阻其大军行动。但江东之军未至,而曹军既东下,此咽喉地带,与华容道与郝穴、虎穴,吴方遂不能利用。蕲春(今湖北省蕲春县)东有武穴,地当江夏、豫章二郡之交,为天然险要之地,且为水陆交通之所必经。北控西阳汉县(在今湖北省黄冈县东浠水西)、轶(汉县,在浠水南),古吴、楚交战之所,南接幕府山,及富水,足以拒曹。
  汉水亦称沔水,江别入沔为夏水,始于分江,冬竭而夏流,故曰夏。因之时人称汉口曰夏口。地当汉水与长江之交,兵冲要地,曹军如渡此,沿流而东,则东吴之形势危险。夏口西南隔汉江为汉阳在鲁山下,其西二十里有汉南山,西六十里有临嶂山,西九十里有香炉山。临嶂山北临汉水,东濒长江盘基数十里,其南有城头山,山南峰曰乌林峰(今沔阳县东南)。乌林峰之东有百人山、蜀山、大军山、小军山,其南滨江之百人山脚曰百人矶(在簰洲之西),矶西三十里有大镇曰乌林镇。此一带足以利用阻止曹操陆上人马之东进。
  夏口之东,西隔长江有鄂城(今武昌),城西有来山(今名樊冈)背临大江,南有万松岭山、九曲岭、樊山、郎亭山,皆滨在大江东岸。再西南有石鹿矶与隔江西岸黄陵矶对峙。再西南为簰洲,乃大江回曲之处因亦曰拗簰洲。鱼山一称鱼岳山在洲东北,江岛山在东南,灌矶山在南,百疋山在西与蜀山隔江遥对,其西北蒲矶山、白面山,三面临大江,以江为带之地也。再西南距鄂城二百八十里处有鲇渎,即后世以鱼岳山在北而改名为嘉鱼之地。鲇渎西南七十里,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处临江有赤壁山,以北有水曰陆水,亦曰隽水,为自长江登陆直往柴桑之要地。其陆水入江处曰陆口(今陆溪口),亦名蒲矶口,即以口南矶壁得名。东有障山以接蒲圻县之蒲首山、白不山及南山,南有太平山。太平山与赤壁山间有水口曰太平口,系太平山东太平湖之北出水口处。太平湖(今名黄盖湖以黄盖练水军于湖中得名)南连巴丘(即今湖南省岳阳县),北有巴丘山及长江,北接赤壁湖及陆口,长百余里,乃与长江并行之长湖。必争得此陆口、赤壁,方能以阻止曹军自陆口上陆,过蒲圻、羊头山(今湖北省通山县)、阳新直扑柴桑。
  赤壁山遥望江北有乌林镇,以其北有乌林峰而得名,镇北为沌水,东有大沙湖及宝塔洲与百人山,山东曰百人矶与乌林镇相接。乌林西南五十里为洪湖。洪湖与长江间多洲渚小山而无堤防,山上树木翳荟,洲渚芦华丛生,加以水道交错者三四十里。自赤壁对岸南至于螺山,非是江上渔翁,不能辨别出何者为吐,何者为纳也。
  螺山亦名白螺山,山皆白土,其形似螺因名。杨林山在其东北沿江岸处,西接华容(今监利县)。自华容东去乌林路上有津曰庞公渡,乃诸葛亮之师庞德公设渡船处,亦华容、乌林、白螺山三地间之咽喉。亦即作战上必争之要冲。如曹操据此以争陆口,其水陆交通皆极便利。陆口为江东锁钥,倘若有失,孙权必危,故孙权水陆大军必须争先占有此战略要点之陆口,以使尔后作战容易。按周瑜与孙策攻黄祖于沙羡(今嘉鱼县北,江中)时,已深悉此地理形势之重要。对陆口之为水陆交通要冲,为行军之所必争之地,亦极了然,所以有积极争取陆口之决心。曹操诸谋士对江南地理不甚熟悉,以致冒大雾进军,误入云梦大泽(今洞庭湖)迷失道路,耽搁两日行程,以是陆口要地,便轻落入周瑜手中。
  曹军前阻于赤壁陆口,不得已始屯集北岸之乌林,以为练兵,待冬期已过,来春再议进取之计,此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底十月初之状况。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三国时代全般形势
第一节 三国时代之成因
第二节 三国全时代之概貌
第三节 三国时代之兵制与战争形态
第四节 四邻各民族之概况

第二章 群雄讨董卓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桓灵二帝以来之政治概况
第二节 群雄并起之诸重要人物
第三节 群雄并起之导因
第四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五节 作战方略
第六节 作战经过
第七节 战后州郡割据之局势
第八节 申论

第三章 曹魏开国之战一——破吕布与定都许昌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
第二节 辅佐曹操开国诸人物
第三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四节 作战方略
第五节 作战导因
第六节 作战经过
第七节 迁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天下
第八节 申论

第四章 曹魏开国之战二——官渡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之筹谋决策与准备
第四节 战略部署及行动
第五节 作战经过
第六节 战后之政局
第七节 申论

第五章 东吴开国之战——孙策开拓江东豫章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孙策开拓江东之导因
第二节 开拓江东之人物
第三节 江西江东地理形势
第四节 开国方略
第五节 孙策平定江东作战经过
第六节 袭刘勋击黄祖兼并豫章之战
第七节 战后之政局
第八节 申论

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与作战导因
第二节 作战谋划与准备
第三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四节 作战准备及战略部署
第五节 作战经过
第六节 战后之政局
第七节 申论

第七章 刘备开国之战——袭取蜀汉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袭蜀导因
第二节 刘备开国诸人物
第三节 益州地理形势
第四节 刘备开国方略
第五节 袭蜀作战经过
第六节 北取汉中作战经过
第七节 申论

第八章 吴蜀争夺荆州之战——荆州及猇亭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荆州地理形势
第三节 吴谋袭荆州方略
第四节 吕蒙袭荆州作战经过
第五节 吴蜀争夺荆州——猇亭之战
第六节 申论

第九章 诸葛亮伐魏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作战准备及双方作战方略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战后之政局
第六节 申论

第十章 魏灭蜀之战
第一节 战前一般形势及作战导因
第二节 战场地理形势
第三节 魏作战计划与准备
第四节 作战经过
第五节 战后之政局
第六节 申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