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军事哲学思想专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009599
  • 作      者:
    朱康有等著
  • 出 版 社 :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朱康有,1967年出生,山西平陆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毕业。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实学研究会秘书长。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研究。专著有《老子》、《人道真理的追寻》,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30余部,在《中国军事科学》、《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孔子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战争是政治手段的继续”是西方军事思想家的观点?中国古代思想家实际上早已用不同的话语体系表达了这一看法。用暴力消灭战争是否唯一的手段?非也,软性的伦理制约亦是管用的。和谐世界理念怎样转化为世界和平观的建构?互联网时代对军人交往、军人形象塑造提出了怎样的挑战?相信阅读《军事哲学思想专题研究》会释解您心中此类的疑问。
展开
精彩书摘
  必须认清,在现代全球体系中若按传统以文明的优势来诠释中国的内涵,不切实际,也不具意义;因为在价值多元的今日世界中,无宁更须着重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与特色,才能突显“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定位。传统中国之为天命所在,为执政中心的含义,今日不难在意义上转化为:具有民意基础的政权存在盼合理性与正当性——毕竟在西周之初,周人即以“民命”重新解释商人的“天命”思想,开出了两千年中国的民本政治观;由民本进一步走向民主,应是中国历史长期发展的合理一环。此外,传统中国在天下结构中作为中央之国的含义,应转化为:自觉并维持“中国”在现代世界体系中乃为一主体而非附庸的地位。
  3.强劲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民族意识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凝聚力是指民族主体以他独特的山河风貌、民族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卓越的成就使民族成员产生的依恋情及亲和力。民族意识就是一种民族认同感和对本民族命运前途的看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心理素质最集中的反映和表现。它是在民族共同地域、共同生活及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有的还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
  就内容而言,民族意识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该民族共同体成员对自己的民族归属的共识,并由此产生对养育自己的祖先和乡土的依恋,对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的热爱及民族自尊心。二是在民族交往中,意识到本民族的历史地位,关切本民族的命运和前途,以及为维护本民族整体利益而应负的责任。三是在民族长期发展中形成自己特有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政治文化思想、民族性格、传统道德观念的升华,是维系和支撑着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魂。文化上的认同是民族自认性一致的根基,它包括思想观念、哲学理论、语言文字、道德伦理、典章文物、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及科技教育等,甚至衣食住行也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突出的特色是以儒学为主,兼容并蓄,融合其他多种学说而形成的,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和。
  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中国人之所以具有恋土归根的本根意识、华夏族类的共同信念、内聚凝合的情感心理,皆因中华文化的精神纽带在起作用。例如,作为一种地方文化,台湾赫赫有名的属于旧石器时代的长滨文化,新时代早期的大岔坑文化,新时代晚期或金石并用期的圆山文化与风鼻头文化,据考证,无不笼罩在祖国中华文化灿烂光环之中。海峡两岸实际存在的语言、民俗、血统、信仰的共同性与渊源性(这是比社会政治制度更为深层的东西),构成了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
展开
目录
传统军事哲学思想专题
一、中国古代军事哲学思想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军事价值取向
三、河洛文化与祖国统一大业
四、《孙子兵法》的军事认识论体系
五、孙中山军事哲学思想

当代军事哲学思想专题
一、当代战争的伦理制约
二、和谐世界理念下的和平维护
三、和谐世界理念指导下的和平观建构
四、军网虚拟交往
五、互联网时代的军人形象塑造
六、中国崛起的战略条件

附录
一、建立中国特色的军事时间学
二、把人民战争的理论发挥到极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