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缅甸战役:从灾难走向胜利(1942-1945)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641144
  • 作      者:
    (英)弗兰克·麦克林恩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弗兰克·麦克林恩,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他的著作有《马可,奥勒留》、《狮心王和拉克兰》、《1066》、《斯坦利》、《1759》和《拿破仑》。他毕业手牛津大学沃德姆学院,在伦敦大学获得其博士学位。
展开
内容介绍
  虽然缅甸战役常常被说成是“被遗忘的战争”,但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艰辛、漫长、惊险的军事活动之一。一方面是英国、美国及其盟友,另一方面是日本及其盟友,他们所使用的巧妙战术加上双方不得不忍受的恶劣条件使之名闻遐迩。季节性季风雨使得有效的战斗在半年略多的时间里进行,加上饥荒、疾病、毒蛇和鳄鱼,造成部队严重减员。难以穿越的丛林、低劣的港口基础设施、盟国专注于欧洲战事使之成为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过的最长的单个战役。正是在这种史诗般的背景下,弗兰克·麦克林恩构思了四位栩栩如生的司令官的戏剧性故事,他们指导盟国的行动:路易斯·蒙巴顿、奥德·温盖特、约瑟夫·史迪威和威廉·斯利姆。通过这4个人的棱镜及其往往是暴风骤雨般的关系,这本书探讨了这场战役.其方法之新颖令人赞叹。
  从1942年英国军队在大英帝国历史上的最大失败,到在英帕尔和科希马——“东方的斯大林格勒”——同时进行的至关重要的战斗,再到1945年的最终胜利,这是栩栩如生、毫不掩饰,引人入胜的叙述。通过其生角的互动和对抗,我们看到将军和政治家的计划,意图和战略如何转化为对身处其境的人们来说的严酷现实。
展开
精彩书摘
  韦维尔从仰光飞往重庆会见蒋介石,那会是一场灾难。韦维尔根本谈不上感到振奋,他写道,蒋介石“并不是第一眼就给人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人物:他不会说英语,而是在问候某个人时像友善的母鸡那样发出咯咯之声。夫人(他的妻子)当然说的是完美的英语。我们几次长谈到午夜。”虽然蒋介石提出派遣2个中国的“军”(大致相当于人员不满编的英国的师)帮助缅甸,但韦维尔拒绝了他的提议。且不说他猜疑蒋介石是不是心怀鬼胎(那是有根据的),韦维尔不想中国人到缅甸有许多原因。他们的出现有可能鼓励印度的民族主义分子;他们会重提对缅甸部分领土的悠久主张,而且无论如何,他怎么能有把握摆脱他们;在这个国家肯定没有足够的食物和交通工具接纳外国部队;中国人在缅甸极其不受欢迎,他们既被视为剥削成性的“东方犹太人”,又因其在银行业和航运业的投资被看成是英国帝国主义的支持者。不过,最重要的是韦维尔依然相信日本人根本不会入侵缅甸,因为他们在马来亚和菲律宾的战线已经拉得过长。韦维尔的反对严重冒犯了蒋介石。蒋介石把他的拒绝视为“丢脸”,私下里暴跳如雷。无论如何,他总是深深反英的,既因为英国是在东南亚的首要强国,也因为这个国家历史上在鸦片战争中羞辱过中国。他怀疑珍珠港事件会被英国人当作抢占绕道缅甸的美国“租借法案”物资的借口。当韦维尔告诉他,英国确实需要所有抵达缅甸的“租借法案”物资,因此,他不会把任何物品送往重庆,蒋介石的愤怒无以复加。韦维尔认为,如果英国为蒋介石把日本人拒之于缅甸境外,他会感谢英国,但韦维尔没有认识到问题的部分要点在于“租借法案”对蒋介石来说是个人的生财之道。这是显而易见的同床异梦。与此同时,在中国的美国人极其失望,担心韦维尔的举动会鼓励蒋介石与日本单独媾和,从而使15-20个在中国陷入困境的日本师团脱身,用于其他地方的作战。圣诞节那天韦维尔飞回仰光,在一场激烈的空战期间着陆,多少象征着事情在总体上展开的方式。
  当蒋介石和韦维尔发生龃龉的消息传到华盛顿时,惊愕是可以预料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对中国有着真正的“情结”:他认为中国既是美国势力范围的一部分,又是在远东增强美国霸权的必要手段,哪怕有丰富的证据表明蒋介石既没能力又不愿意造成这些特定结果。在重庆的美军指挥官乔治·布雷特(George Brett)将军赞同韦维尔对中国能力的消极看法,他白费心机,指出韦维尔最终接受了中国人提供的1个师,如果所有补给和军粮都从中国提供的话。英国人徒劳地主张蒋介石手下的中国人只不过是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他们渴求“租借法案”的物资,贪心不足,但从未有效地加以利用。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尾声

附录1 地图
附录2 译名一览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