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Carl Schmitt, Hans Kelsen, and Hermann Heller in weimar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100847
  • 作      者:
    (加)大卫·戴岑豪斯(David Dyzenhaus)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新版)》讲述了三位法学家都关注危机四伏的现代社会所存在的法律秩序与政治秩序问题,著作也多与当今多元主义时代关于法律秩序的争议密切相关。戴岑豪斯富有挑战性地揭示了施米特式存在主义哲学的危险性,指出了凯尔森式法律实证主义的严重缺陷;结合对当代法哲学与政治哲学诸多问题的广泛探讨,他认为,海勒的社会民主立场在三者之中是最有希望的。
展开
作者简介
  大卫·戴岑豪斯(David Dyzenhaus),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法学院法律与哲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Canada,RSC)会员,牛津大学哲学博士。
  
  刘毅,字春泽,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访问学者。
展开
内容介绍
  魏玛共和国(1918—1933)的崩溃是当代政治论争中挥之不去的话题。一旦涉及如何解决多元主义的问题,就会自然凸显出自由民主制下之法律秩序及其正当性问题的重要性。显然,魏玛共和国可以成为研究此问题的理论良田,因为魏玛共和常常被视为一种悖论式案例,即自由民主制的敌人居然能够利用法律制度从内部推翻自由民主制本身。
  《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新版)》通过魏玛共和国最后几年的历史来透视上述问题。三位杰出的法律与政治理论家:卡尔·施米特、汉斯·凯尔森和赫尔曼·海勒,他们深度介入了当时的政治与法律论争。《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新版)》采取了一种被哈罗德·伯尔曼称为“综合法理学”模式的法律与政治哲学来分析他们各自的立场和得失。《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时代的施米特、凯尔森与海勒(新版)》的第二、三、四章分别描述三个主要人物,力图使其中一人反驳另一人,从而建构一种贯穿始终的“隐匿的对话”。第一章和第五章则把前述主题汇聚在一起,将这三人的思想带入到当代政治与法律哲学的论争中。而作者的观点也隐藏在对三个主人公思想立场的阐释,对其思想的历史背景以及对当代政治法律哲学论争之意义的分析中。
展开
精彩书摘
  宪法的第二部分还规定了对私人企业的社会化,并对劳动者和雇主各自的组织予以宪法上的承认。54最后,作为对中央党的让步,赋予宗教团体以一种公法的社团的地位,宗教教育亦被认可为学校教育的正当组成部分。55我在上文提到的宪法第一部分的缺陷,在起草者看来并不是那么明显,尽管他们的意图也是希望保持议会制政府的稳定。此外,在某些人看来,宪法第二部分从本质上讲不存在什么缺陷,而是以法律形式为发展中的德国社会创设出新的结构和价值。
  但是,如前文所述,魏玛时代的社会政治境况不容乐观。不仅是激进左翼将宪法视为该死的资产阶级式的妥协,因此他们急欲推翻之而后快;激进右翼势力也强烈反对当前的民主议会主义体制。在耗尽国力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完败之后,德国人民已经遭到沉重的打击,协约国又通过《凡尔赛和约》进一步施加惩罚和掠夺,这无异于雪上加霜。战争的结果对德国来说,就是丧失领土,对协约国的巨额损害赔偿,限制重建军事力量,以及以充满怨恨的方式承认自己对战争的单方责任。
  《凡尔赛和约》给诞生在血腥动荡中的民主带来了更多的不容忽视的麻烦,这种动荡局面要归咎于极右和极左两派势力。
  ……
展开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合法性与正当性:魏玛的返照
第一节 紧急状态
第二节 魏玛概述
第三节 1932年7月20日的政变
第四节 第48条与法院的判决

第二章 朋友与敌人:施米特与法律政治学
第一节 主权决断
第二节 作为人民意志的法律
第三节 自由主义,议会主义与法律实证主义
第四节 宪法的守护者?
第五节 自由主义的视域
第六节 反犹主义及其辩解

第三章 实践中的纯粹理论:凯尔森的法律科学
第一节 凯尔森对施米特的批判
第二节 凯尔森对宪法第48条的评论
第三节 上帝、国家与民主
第四节 合法性原则
第五节 凯尔森思想的内在冲突

第四章 法律秩序的正当性:海勒的法律理论
第一节 国家理论的危机
第二节 文化、社会与国家
第三节 国家与法律的正当性
第四节 民主与同质性
第五节 作为人民意志之主权表达的法律
第六节 宪法性法律的概念
第七节 个人的法律良知
第八节 法律秩序的理念

第五章 魏玛的教训:合法性的正当性
第一节 施米特与罗尔斯论正当化问题
第二节 哈贝马斯论法律的民主形式
第三节 赫尔曼·海勒与当代政治哲学和法哲学
参考文献
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