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反垄断诉权保障机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2940223
  • 作      者:
    张瑞萍编著
  • 出 版 社 :
    立信会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张瑞萍,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法学学士和硕士,清华大学法学博士,英国阿伯丁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劳动与经济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长期从事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出版了《公司权力论——公司的本质与行为边界》、《反垄断法理论与实践探索》、《WTO竞争规则设立问题研究》和《涉外经济法》等专著,主编或参编教材10余部。发表了《反倾销法的性质与演进之分析》、《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若干分析》、《反垄断法视野内的价格问题》、《反垄断国际合作中的积极礼让原则分析》等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论文60余篇。主持或参与了校级、部级和国家级等多项研究课题。曾获“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师标兵”的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反垄断诉权保障机制研究》拟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反垄断立法与实践为研究基础,充分借鉴反垄断制度健全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规定与实践经验,对在我国如何有效实施市场经济的宪法——反垄断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再次,公益诉讼代表人的权利、义务和相关责任等没有明确规定。公益诉讼代表人与一般诉讼当事人一样享有原告的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但由于公益诉讼的代表人是代表公众提起诉讼的,本身可能并不享有实体权利,因此,对其在诉讼中的处分权须加以限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撤诉、与被告自愿和解,确实因为某种原因需要撤诉的,法院应当进行严格审查,防止撤诉损害公共利益。
  公益诉讼是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而设立的,作为社会成员,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有权提起公益诉讼。但是如果不加限制地允许任何人起诉,就会出现“恶意诉讼”、“炒作诉讼”等滥诉行为,因此必须对公益诉讼的提起设置必要的条件。符合条件的个人或组织在提起诉讼时需要证明社会公共利益可能或者已经遭受损害。此外,应严格立案审查机制与程序,可成立公益诉讼审查委员会,通过审前听证程序,切实将损害公共利益的案件列为公益诉讼案件,防止将个人争议转变为公益诉讼。
  与个人利益受损的情况不同,公益诉讼不仅涉及一定范围内的公众利益,在很多情况下也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竞争政策密切相关,在案件处理上可能涉及一定的政策性问题,法院应在诉讼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在开庭审理、调查取证、质证、认证以及裁决各个环节中,发挥司法能动性,以保证案件审理及其裁决符合社会公众利益。
  要实现公益诉讼的目的,除了上述制度,还需要其他相关规则的完善。
  关于损害赔偿问题。当违法垄断行为给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时,违法行为人是否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以及如何赔偿都是公益诉讼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种意见认为,反垄断公益诉讼应该限于停止侵害诉讼,而损害赔偿应由受害人自己提起,①即公益诉讼不包括损害赔偿内容。如果公益诉讼的诉求只能是停止侵害而不能主张损害赔偿,那么,违法垄断行为人的责任将大大降低,公益诉讼的作用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尽管受害人可主张损害赔偿,但却必须另行提起诉讼,会增加诉讼成本。有时可能没有明确的受害者,一般公众要求损害赔偿时,如再要求另行起诉就是画蛇添足了。因此,公益诉讼的诉求不应限制在停止侵害上。至于如何赔偿才能既保护受害者的利益也保护公众的利益需要加以论证。目前,有些具有公益诉讼性质的案件只对原告给予了赔偿,受益者只是个别人,受到损害的其他社会公众没有得到救济。原告获得赔偿无可厚非,会起到鼓励其进行公益诉讼的作用,防止出现对损害公共利益行为只有人说、没有人管的尴尬现象。但不能置公众损害于一边,如果耗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公众的损害并未得到补偿,公益诉讼很可能变成了一般的民事赔偿诉讼。因此,应设定必要的规则平衡原告与其他受害者之间的利益,保持公益诉讼的公益性质。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诉权及其在反垄断法实施中的价值
第一节 诉权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反垄断诉权的制度价值
第三节 实现反垄断诉权价值的制度基础与环境

第二章 反垄断诉权保障机制框架
第一节 反垄断诉权保障机制的架构
第二节 反垄断诉权保障的主体机制
第三节 反垄断诉权保障的规则机制
第四节 反垄断诉权保障的诉讼机制

第三章 反垄断诉权主体与诉权的行使
第一节 反垄断诉权主体
第二节 反垄断诉讼的形式及其选择
第三节 反垄断诉权行使的约束
第四节 反垄断案件的管辖
第五节 反垄断案件的类型与诉因
第六节 反垄断诉讼中的证明和证据规则
第七节 反垄断诉讼时效
第八节 诉讼费及律师费

第四章 反垄断诉权救济机制
第一节 诉权救济的价值与途径
第二节 民事救济
第三节 行政救济
第四节 特殊形式的救济——和解

第五章 反垄断诉权滥用与防止机制
第一节 反垄断诉权滥用的概念
第二节 反垄断诉权滥用的判断
第三节 反垄断诉权滥用的具体表现
第四节 反垄断诉权滥用的法律后果
第五节 反垄断诉权滥用的防止机制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