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甲”舰自身舰员连同随舰配置的基础的登陆队人员共编制238人,随舰配备步枪200枝。利用舰上原有的客货舱改造,最多还可以搭乘全副武装的士兵1000人左右。
“华甲”的飞桥甲板还有桅杆上,新添2座探照灯,主要用于海面照射,方便过泊作业,以及更为重要的飞机收放作业。
“华甲”舰中部甲板室前后的主甲板空间,被改成了水上飞机搭载平台,前后桅杆上原先用于吊装货物的吊臂就势成了收放水上飞机的吊杆。奉系军阀早在1922年前后,就通过远东的捷克军团以及白俄军队获得了飞行教官和飞机,1923年更是派出多达12名留学生前往法国学习军事航空,并从法国陆续购买了100余架各型飞机,其中以葫芦岛、青岛作为停放和维护基地的35架水上飞机是东北海军的重要舰载机。“华甲”舰搭载的水上飞机即来源于此,型号为法国“史莱克”FBA-17和FBA-19,最多可以同时搭载8架,超过了当时东北海军另外一艘水上飞机母舰“镇海”的载运能力。
改装完成后的“华甲”,外形上与一次世界大战时代德国海军的“鸥”(Mowe)、“狼”(Wolf)等商船袭击舰十分相似,总排水量突破了10000吨。“华甲”曾在1927年和“镇海”一起载运了多达2000名直鲁联军官兵从青岛前往连云港。在东北海军发起的南下偷袭上海等地的报复行动中,该舰也曾一度出现。
但是相比起东北海军的“镇海”水上飞机母舰,“华甲”的踪迹要显得隐匿了许多,以致于“华甲”曾改装为水上飞机母舰这段往事,成了长久不为人知的秘史。个中的原因更多来源自“华甲”当时的动力性能不佳,因为连年的远洋航行,且缺乏妥善保养维护,“华甲”舰蒸汽机已经日久成疾,严重影响了其航行速度。也正因为此,善于出奇兵的沈鸿烈,才未能借助这艘具有两栖突击功能的军舰在内战舞台上上演惊人好戏。
1928年,奉系军阀在北伐军的凌厉攻势中败北,张作霖逃出关外后在皇姑屯遇刺身亡。少帅张学良自统奉系军政大权,兼任东北海军总司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