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行政诉讼法学的新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38366
  • 作      者:
    吕艳滨,王小梅,栗燕杰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吕艳滨,男1976年出生,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查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法学会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行政法、信息法(政府信息公开、个人信息保护)。
  
  王小梅,女1978年出生,法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行政法,行政诉讼法,机构改革、司法制度、传媒与信息法。
  
  栗燕杰,男1982年出生,法学博士,社会保障方向博士后,现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长期关注行政法,社会保障,灾害治理等领域。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哲中国法学新发展系列丛书·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当代中国学术史系列:行政诉讼法学的新发展》属于综述式的学术史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对行政诉讼法学学科在2000年以来的发展做概述;第二部分的各章节论述2000年以来行政诉讼法学学科各重要领域或重要理论的研究状况,集中对行政诉讼法基础理论、行政法院制度、WTO相关行政诉讼法学研究、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行政诉讼类型化研究、行政诉讼调解问题研究、行政诉讼中的证据和证明问题研究、行政诉讼当事人问题研究以及行政许可诉讼问题研究等9大方面研究领域和热点进行论述,包括主要领域的研究状况、重要的理论演进过程、主要学术观点的讨论情况等。最后一部分是预测与反思,对行政诉讼法学学科今后的发展历程做出反思,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展开
精彩书摘
  现代法治强调程序价值,将程序正义视为审判正当性的重要根据。要实现行政裁判的公正目的,而赖于一整套理性的程序规则。在现代社会,行政争议表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只有把具有相同性质的行政诉讼案件作程式化的处理,才可以使法院统一高效地处理行政纠纷,从而避免因诉讼程序的混乱而使案件审理受阻。有学者还以德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为例,阐明行政诉讼类型对于规则设计的意义。德国采取与诉讼类型相勾连的模式来处理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程序衔接问题。根据德国《行政法院法》第68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是否成为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关键要看行政案件的诉讼类型。对于撤销诉讼和课予义务诉讼而言,在提起这两类行政诉讼之前,原则上必须先经过行政复议程序,否则,不得请求行政诉讼救济。对于确认诉讼及一般给付诉讼,则可以不经行政复议而直接向法院起诉。从德国的例子可以看出,行政诉讼的类型化对于设计更为理性的行政诉讼程序规则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为特定行政纠纷的及时、公正解决奠定坚实基础。②
  (3)消解行政权与司法权对立的功能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法院的功能日渐扩张,除了传统的纠纷解决功能之外,还具有控制和制约权力、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等延伸性功能。行政审判权是一种由法律赋予法院在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后,对行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的权力,一方面受到外在程序规则的限制,另一方面本身又与受审查的行政权力之间存在内在的张力。在整个行政诉讼过程中,行政争议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的关键,是对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进行妥当定位。一方面,根据分权原则,司法机关作为解释法律、适用法律的权威机构,应当理直气壮地对行政权行使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从而通过纠正违法行政来保障民众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司法权是一种有限的权力,具有谦抑性,必须对行政权的正当运用给予应有的尊重,避免造成审判权对行政权的侵蚀和僭越。可见,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的对立冲突构成了行政诉讼制度内在的主要矛盾。在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初期,由于诉讼类型单一,法院往往只能针对当事人的请求作出撤销判决。很显然,这种有限的行政审判权根本无法满足行政争议彻底解决和公民权利有效保护的现实需求。近年来,由于课予义务诉讼、给付诉讼、确认诉讼、预防性诉讼等新型诉讼的增加,法院可以在这些特定的诉讼请求范围之内进行灵活的裁判。行政诉讼的类型化能够在不同种类的行政案件中厘清司法权与行政权的界限,使得法院有无裁判权易于判断,从而确保行政审判权的有效运作。①
  学界在论述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功能时,除了上述“两功能说”和“三功能说”,还有学者从四个方面阐明行政诉讼类型化的意义,即行政诉讼类型化有助于形成无漏洞的权利救济机制,更好地监督和促进依法行政,有助于行政纠纷的实质性解决;通过固定行政争议焦点、完善案件审理流程、确定适当的司法审查范围,来提高行政审判的质量和效率。②
  二行政诉讼类型的划分
  对于类型化研究而言,划分标准至关重要,科学的划分标准构成行政诉讼类型化的基础。划分行政诉讼类型的标准,可以是隐藏在行政诉讼案件内部的本质属性,也可以是浮现在其表面的显著特征。行政诉讼类型有多重的划分标准,行政诉讼所要审查的行政行为具有复杂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各式各样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的主体资格、原告诉讼请求的内容、法官的权限大小、行政诉讼的程序、判决的形式,也都不尽相同,因此,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我国行政诉讼法学本世纪以来研究现状
第一节 我国行政诉讼法学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
二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 社会管理创新带来新的司法理念
第二节 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成果
一 明确行政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二 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三 完善行政诉讼当事人制度
四 重构行政诉讼类型
第三节 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的发展与存在的不足
一 我国行政诉讼法学发展的特点
二 我国行政诉讼法学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行政诉讼法学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行政诉讼目的论
一 行政诉讼目的论概述
二 行政诉讼目的论的内容
三 行政诉讼的根本目的
四 行政诉讼目的论与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第二节 行政诉讼功能
一 行政诉讼的功能概述
二 定位行政诉讼功能与修改行政诉讼法
第三节 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一 概述
二 行政诉讼基本原则与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第三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概述
一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界定
二 研究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法律规定
二 现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扩大和完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 采取概括式的肯定规定加列举式的排除规定方式
二 用“行政争议”取代“具体行政行为”,作为肯定式概括标准
三 明确界定国防外交行为
四 将部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审查范围
五 缩小终局行政行为范围
六 将部分内部行政行为纳入审查范围
七 行政指导行为的可诉性问题
八 将行政自由裁量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九 刑事侦查行为是否可诉尚无定论

第四章 行政诉讼当事人
第一节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一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相关概念
二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设定的价值
三 域外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设定标准的变动趋势
四 我国原告资格规定所存在的问题
五 重构行政诉讼原告资格
第二节 行政诉讼被告
一 行政主体与行政诉讼被告
二“行政主体资格说”的缺陷
三 域外行政诉讼被告资格
四 完善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的建议

第五章 行政审判体制
第一节 行政审判体制概述
一 行政审判体制的概念
二 行政审判体制的类型
第二节 我国的行政审判体制
一 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现状
二 中国行政审判体制暴露的问题
三 现行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缺陷
第三节 完善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的思路
一 构建行政法院
二 改革管辖制度

第六章 行政诉讼类型
第一节 行政诉讼类型概述
一 行政诉讼类型的含义及其功能
二 行政诉讼类型的划分
第二节 域外行政诉讼类型
一 英国行政诉讼类型
二 美国的行政诉讼类型
三 德国行政诉讼类型
四 日本的行政诉讼类型
五 域外行政诉讼类型的共性规律
第三节 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的现状
一 我国行政诉讼非类型化
二 我国行政诉讼非类型化的成因
三 行政诉讼非类型化产生的弊端
四 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研究的缘起
第四节 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的完善
一 完善行政诉讼类型需要考虑的因素
二 完善行政诉讼类型的建议
三 行政诉讼具体类型设计
四 我国行政诉讼判决类型的完善
五 诉讼的类型化与《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第七章 行政公益诉讼
第一节 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理论
一 行政公益诉讼相关概念
二 行政公益诉讼的特征
三 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
第二 节域外行政公益诉讼相关制度
一 德国公益代表人诉讼
二 法国的越权之诉
三 日本的民众诉讼
四 英国的混合诉讼
五 美国的“私人检察总长制度”
六 域外公益诉讼制度共性
七域外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经验
第三节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
一 有关是否建立行政公益诉讼的争论
二 构建中国行政公益诉讼的具体制度

第八章 行政诉讼的调解
第一节 行政诉讼调解的理论争议与走向
一 相关概念辨析:和解、协调、撤诉等
二 反对调解的历史溯源、制度与理论
三 支持行政诉讼调解的理论
四 司法实践的曲折发展
第二节 行政诉讼调解的基本框架
一 行政诉讼调解的原则
二 行政诉讼调解的适用范围
三 调解和审判的关系
四 法院在调解中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行政诉讼调解的程序
一 启动
二 时间阶段
三 调解的主持
四 次数与时限
五 终结
六 调解协议的性质、效力
七 调解的反悔与救济
八 调解的公开
第四节 行政诉讼调解的规制
一 行政诉讼调解立法的必要性
二 对行政审判调解的规范
三 对调解的监督

第九章 新类型案件的行政诉讼
第一节 行政许可诉讼
一 行政许可概述
二 行政许可诉讼
第二节 政府信息公开诉讼
一 信息公开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二 信息公开诉讼受案范围
三 原告资格
四 信息公开诉讼原则
五 信息公开诉讼类型
六 审理规则
七 信息公开诉讼完善路径
第三 节行政强制诉讼
一 行政强制概述
二 行政强制行为的司法审查
关键词索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