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守法主义与能动司法:基于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视野的展开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54056
  • 作      者:
    王国龙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国龙,法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副教授,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行为论。

展开
内容介绍

  《守法主义与能动司法:基于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视野的展开》在司法哲学上,能动司法和克制司法乃是司法权运行的两级,是以司法权运行当中自由裁量的程度为主要标准对司法姿态的类型化描述。在我国,能动司法主要是针对纠纷社会形态中“社会对公正司法诉求的不断剧增与现有司法资源相对有限甚至是紧张”之困境而展开的,能动司法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不断地挖掘司法资源和提升司法能力来解决社会纠纷。其中,司法能力的提升就依赖于法院和法官对法律权威的严格遵守、现代司法技术及相关法律方法的娴熟运用等。正因为如此,能动司法在中国的展开从来就不是西方语境中的司法能动主义。不仅如此,伴随着司法宏观背景的时代变迁,能动司法在中国的展开需要认真地对待诸如司法技术、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守法主义司法理念和中国司法的理想构建等诸多一般性司法实践难题。

展开
目录
导论<br /><br />一、本课题选题研究的价值<br /><br />二、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br /><br />三、本课题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br /><br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br /><br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br /><br />六、本课题研究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br /><br />七、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br /><br />八、本课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br /><br />第一章&nbsp;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现状与基本转向<br /><br />一、对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反思与前瞻<br /><br />(一)对“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时代”到来的反思<br /><br />(二)“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时代”到来的“缺席”因素之前瞻<br /><br />(三)接受“质疑”的一种期待<br /><br />二、从司法的技术关照到司法的理想建构<br /><br />(一)问题的提出<br /><br />(二)司法技术关照下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的不足<br /><br />(三)中国法律方法论需要承担起建构中国现实司法理想&nbsp;的社会使命<br /><br />(四)结语<br /><br />第二章&nbsp;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当中的解释主义之争<br /><br />一、当“反对解释”遭遇到“如何解释”<br /><br />(一)“法治反对解释”:一个强调“规则主义司法”的修辞性命题<br /><br />(二)“认真地对待规则”与“反对解释”之间存在的?在关联性<br /><br />(三)“如何解释”问题所开启的法律方法论危机<br /><br />二、法治时代的解释主义之争<br /><br />(一)解释主义的兴起与方法论上的论辩<br /><br />(二)“反对解释”抑或“如何解释”:纠缠于其中的解释主义之争<br /><br />(三)解释主义之争对于法治时代的意义<br /><br />第三章&nbsp;能动司法与法条主义司法<br /><br />&nbsp;&nbsp;一、捍卫法条主义<br /><br />(一)法条主义在西方的“是与非”<br /><br />(二)处于“穷途末路”的中国法条主义<br /><br />(三)法条主义的孱弱与中国法律学研究的贫困<br /><br />&nbsp;&nbsp;二、能动司法与规则治理<br /><br />(一)司法能动主义并不能构成一个时代的整体性司法哲学<br /><br />(二)能动司法是中国法条主义司法发展的逻辑递进<br /><br />(三)规则治理理念下中国能动司法展开的两个基本面向<br /><br />第四章&nbsp;守法主义与克制司法<br /><br />一、守法主义与裁量正义<br /><br />(一)技术性司法背景下的自由裁量<br /><br />(二)守法主义:久经磨砺的技术性司法立场<br /><br />(三)裁量正义的法律基础、社会基础与政治基础<br /><br />二、道德权利诉求中的司法克制主义<br /><br />(一)问题的提出<br /><br />(二)浙江温岭“虐童事件”中司法的克制主义<br /><br />(三)权利社会中的道德权利<br /><br />(四)道德权利的“法律化”与“泛法律化”<br /><br />(五)道德权利诉求中司法缘何要保持“克制”<br /><br />(六)克制主义司法立场中道德权利纠纷解决机制的相关构建<br /><br />(七)结语<br /><br />第五章&nbsp;司法理性与司法权威<br /><br />一、技术性:司法权威的一个内在面向<br /><br />(一)问题的提出<br /><br />(二)司法权威的技术之维<br /><br />(三)技术性是公正司法的最低评价标准<br /><br />(四)技术性司法权威建构的社会基础<br /><br />二、裁判理性与司法权威<br /><br />(一)裁判理性是纠纷解决理性化的基础<br /><br />(二)裁判理性的展开与审判裁量的二维权衡<br /><br />(三)裁量正义是树立司法权威的社会基础<br /><br />结语<br /><br />一、纠纷解决与依法司法<br /><br />二、审判权威建构的三个基本面向<br /><br />三、审判权威与能动司法<br /><br />参考文献<br /><br />一、中文译著<br /><br />二、中文著作<br /><br />三、中文论文<br /><br />四、外文类<br /><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