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与社会化保护:以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站为样本的实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2050520
  • 作      者:
    李乐平,吴小强,施飞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针对实践中未成年人适用强制措施存在的诸多问题,各地司法机关不断创新未成年人办案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来扩大对涉罪未成年人适用非羁押措施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有益经验,而上海的社会观护体系、江苏省无锡市的管护教育基地、江苏省常州市的观护矫正工作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对涉罪未成年人适用非羁押措施的探索已有进行实证研究的需要,我曾经对三地的探索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其中常州市检察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的观护矫正工作给我印象尤深。常州市检察机关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使观护矫正工作站成为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社会化的一个综合平台。同时专门成立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社会化研究课题组,在对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站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社会化进行了深入地论证和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与社会化保护:以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站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正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恢复性司法的概念
  1990年,凡尼期在一篇题目为《恢复性司法》的文章中论述了恢复性司法的基本信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犯罪造成对被害人、犯罪人本身和社区的伤害;②不仅政府,而且被害人、犯罪人和社区都应当积极地参与到刑事司法过程中;③在促进正义的过程中,政府应当担负起维护秩序的责任,而社区应当担负起建立和平的责任。
  恢复性司法在国外发展很快,经过多年的发展,它的理念和模式不断丰富起来,而实践也证明恢复性司法在减少犯罪、安抚受害者、促进犯罪人改造以及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是很有效的。根据联合国第十届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的讨论指南,“恢复性司法”通常对应的是对犯罪的受害者进行赔偿和补偿的一系列司法措施,包括对被害人的赔偿、补偿、援助以及犯罪人社区服务和重返社会等内容。事实上,“恢复性司法”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即“参与性”和“恢复性”。“参与性”就是在处理犯罪案件的过程中,主体将不再局限为国家和犯罪人,而是吸纳其他与犯罪有关(无论是过程的还是结果的)的人加入到处理犯罪案件的过程中,这种参与性将犯罪问题纳入到社会的环境之中,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犯罪的定罪和量刑、执行和赔偿,以及矫正和重归社会的努力中来。而“恢复性”则是通过一系列的司法活动,努力恢复到犯罪前的社会秩序和个人状态,它要求无论是国家、社会、社区还是个人的人身财产精神和关系都得到某种修复。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恢复性司法的概念:所谓恢复性司法,是指在被害人与犯罪行为人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关系,通过和解、协商、多方参与的会谈,让犯罪人主动承担责任,消除双方冲突,通过给被害人补偿、使加害人参加社区劳动等方式,从深层次化解矛盾,以恢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与秩序,修复受损社会关系的一种替代性司法活动。
  ……
展开
目录
检察发展研究丛书总序
序一
序二
导言
一、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背景分析
二、未成年人特殊司法保护的价值前提
第一章 域外未成年人犯罪司法特殊保护的现状及展望
第一节 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兴起
一、恢复性司法的概念
二、恢复性司法的特征
三、各国的恢复性司法实践
第二节 社会调查制度
一、社会调查制度的理论基础
二、合适成年人调查制度的兴起
第三节 有关刑罚的执行——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制度
一、社区矫正的基本模式
二、社区矫正的共通特点
第四节 刑事污点消灭制度
一、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源起
二、刑事污点消灭制度在未成年人犯罪领域的立法概览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司法保护现状
第一节 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立法现状
一、未成年人的专门性立法
二、我国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地方性立法
三、我国现行有关保护犯罪未成年人法律的分析
四、对现有立法体系的评价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实践
一、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
二、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
三、未成年人处罚的执行机制
四、我国现有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评价
五、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第三节 现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实践模式之反思
一、社会化体系还未形成
二、未成年人犯罪司法特殊保护在侦查阶段受到忽视
三、非本地涉罪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还存在现实困境
四、配套体系不完善,导致实践中适用范围有限

第三章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社会化体系的建立及其模式解构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社会成因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罪与家庭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未成年人犯罪与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
三、未成年人犯罪与社区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资讯之间的关系
五、未成年人犯罪与不良交往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国际化的未成年人刑事司去保护原则之对照和审视
一、最大利益原则
二、双向保护原则
三、预防、教育为主原则
四、减少司法干预原则
五、保护少年权利原则
六、法律援助原则
七、相称原则
八、迅速简化原则
第三节 社会化保护体系的模式解构
一、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站——上海模式
二、社区托管合作制度——苏州模式
三、管护教育基地——无锡模式
四、观护矫正工作站——常州模式

第四章 观护矫正工作站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特殊保护中的独特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观护矫正工作站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特殊保护中的独特功能
一、非羁押措施的平台——取保候审制度的完善
二、建立和完善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有效载体——刑事诉讼全过程特殊保护
三、促进未成年人犯罪特别诉讼程序的完善——与其他制度的有效对接
四、社会化原则的集中体现——整合社会资源的有益探索
第二节 观护矫正工作站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特殊保护中的独特价值
一、公益价值
二、协调价值
三、谦抑价值
四、效益价值
五、衔接价值

第五章 观护矫正工作站的样本解构
第一节 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站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理由
二、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站运行成效调查
第二节 常州市天宁区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的样本剖析
一、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检察院基本情况
二、常州市天宁区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基本情况
三、常州市天宁区新希望社会实践基地工作制度

第六章 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站的理论与个案解读
第一节 理论解读
第二节 个案解读

第七章 当前观护矫正工作站发展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第一节 观护矫正工作站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法律依据不足
二、法律地位模糊,操作程序不规范
三、执法理念还存在误区
四、司法机关之间执法考核体系存在冲突,司法合力尚未真正形成
五、观护矫正工作站和观护对象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模糊
六、案多人少的现实与工作量增加的冲突
七、配套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第二节 观护矫正工作站发展现实困境的破解路径选择
一、立法完善
二、未成年人司法机构专门化和队伍专业化
三、转变执法理念,制订科学执法考核体系,形成执法合力
四、健全观护矫正的组织领导体制
五、规范和完善观护矫正具体工作机制
六、加强保障,促进观护矫正工作均衡发展
七、建立观护矫正工作的社会化体系

第八章 未成年人检察一体化机制之构建——以常州市未检机制的实践探索为蓝本
一、以专门机构和人员为保障,推进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和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二、以降低审前羁押率为目标,改革审查逮捕程序
三、以适度扩大检察裁量权为核心,改革审查起诉程序
四、改革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办案机制和模式
五、以规范社区矫正为重点,改革未成年人刑罚执行监督制度
六、以维护合法权益为重点,探索和构建未成年人民事、行政检察制度
七、以社会化帮教为平台,构建和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
附1:涉罪未成年人适用非羁押措施调查报告
附2:未成年人羁押替代措施的实证研究
附3: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相关文件
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全市侦监部门加强社会管护和帮护基地建设,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通知
关于建立观护矫正工作站的工作意见(试行)
常州市人民检察院管护基地涉罪未成年人帮教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常州市检察机关开展管护帮教基地工作的专题调研报告
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帮教基地工作的通知
关于全面推进管护帮教工作的指导意见
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观护矫正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成立“德春青少年帮护基地”的实施意见
关于建立帮扶教育基地保护涉罪未成年人取保候审权利的工作意见(试行)
关于建立关爱教育基地平等保护涉罪外来人员取保候审权利的工作意见(试行)
关于建立保护涉罪外来人员取保候审权利的关爱教育基地工作意见(试行)
关于建立帮教工作站平等保护涉罪外来人员取保候审权利的工作意见(试行)
附件4:观护矫正工作相关资料
适用“观护矫正工作”机制申请表
常州市区人民检察院罪错青少年适用帮护程序审批表
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站学员离开(续留)申请表
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站学员回访记录
犯罪嫌疑人入驻观护矫正工作站风险评估表
犯罪嫌疑人入驻观护矫正工作站社会调查评估表
犯罪嫌疑人入驻观护矫正工作站审批表
观护矫正对象联系卡
观护矫正工作站诉前评估报告表
观护矫正对象考察日志
适用观护矫正程序函
适用观护矫正程序回复函
观护矫正工作站帮护人员工作守则
常州市观护矫正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办理涉罪夕卜来人员入驻观护矫正工作站流程(试行)
公检法司职责
入驻观护矫正工作站人员权利义务告知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