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及其理据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38568
  • 作      者:
    祖伟著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对中国古代证据制度进行研究,会触碰到诸如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是否有区分、是否实行不同的证据标准、是否遵循一定的证据规则、古代的司法官基于怎样理据等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祖伟,辽宁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辽宁大学法学学术文库: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及其理据研究》采取各别探讨的方式,分别就中国古代刑事证据与民事证据的种类、内容、不同证据标准、不同的取证与判断方式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基于刑事、民事两大类证据的地特征,提出了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的不同证据规则;进一步追问,作为刑事证据首要规则的“口供至上”、民事证据首要规则的“卷证主义”背后的理据,力图从刑事诉讼的“国家干涉主义”、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主义”背后的角度,去解释这一现象;引入合理性范畴,对古代证据规则所梵音的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等问题,做出判断,并将之统合在“历史合理性”这一范畴之下,给予文化意义上的解读。也尝试将古代中国证据制度与西方进行比较,力图在比较法的视野中,对中国的有关实践与理论给予适当的历史定位。
展开
目录
导论l<br /><br />第一章&nbsp;&nbsp;贯穿审问与判决的连结点:证据<br /><br />一、证据:界于事实与规范之间l<br /><br />二、司法官的责任:审明事实、作出判决<br /><br />三、证据、证据规则与理据<br /><br /><br /><br />第二章&nbsp;&nbsp;中国古代刑事证据及其规则<br /><br />一、中国古代刑事证据种类形式<br /><br />(一)供辞证据<br /><br />(二)证人的证词、众证词<br /><br />(三)赃、状<br /><br />二、中国古代刑事证据的取得与判断门<br /><br />(一)笞掠得情门<br /><br />(二)以情得之<br /><br />(=)现场勘查与检验<br /><br />(四)明察暗访<br /><br />(五)依常识法理推理<br /><br />(六)用谲钧钜<br /><br />(七)借助神灵<br /><br />&nbsp;三、中国古代刑事证据规则<br /><br />(一)“据供辞定罪”刑事证据首要规则<br /><br />(二)“据状断之”刑事证据相对独立规则<br /><br />(三)“据众证定罪”规则<br /><br /><br /><br />第三章&nbsp;&nbsp;中国古代民事证据及其规则<br /><br />一、中国古代民事证据种类形式<br /><br />(一)簿籍照证、干照、实物碑石等——裁断所有权纠纷的证据<br /><br />(二)佃字、墨约等——裁断租赁、租佃纠纷的证据<br /><br />(三)质剂、券、要、约、契等——裁断买卖纠纷的证据<br /><br />(四)傅别、自证爰书、契券、借据等——裁断借贷纠纷的凭据<br /><br />(五)遗嘱、阄书、议约、养膳老约等——裁断继承纠纷的凭据加<br /><br />(六)法定事由、判和婚书、婚约、休书等——裁断婚姻纠纷的凭据<br /><br />(七)四邻、中保、知见人、代笔人等的证词<br /><br />二、中国古代民事证据的获得方法与判断<br /><br />(一)当事人“供称”<br /><br />(二)讯供<br /><br />(三)现场打量、定验、地头众证<br /><br />(四)司法官对证据的判断方式<br /><br />三、中国古代民事证据规则<br /><br />(一)“交易有争,止凭契约”的民事证据基本规则<br /><br />(二)“出簿籍相质证”民事证据规则<br /><br />(三)“众辞相质证”民事证据规则<br /><br /><br /><br />第四章&nbsp;&nbsp;历史合理性证据规则之理据<br /><br />一、中国古代鞠狱断刑证据规则提炼的可能性l<br /><br />(一)制度上的可能:追究司法官“不据供证定罪”的法律责任<br /><br />二)司法实践中的可能:判例判牍所载案例<br /><br />二、中国古代刑事证据规则“口供主义”的理据l<br /><br />(一)国家“干涉主义”立场<br /><br />(二)“口服”标志着“伏(服)判”、“认罪”、“伏法”<br /><br />(三)“若赃状露验,理不可疑,虽不承引”:状服<br /><br />(四)“反拷告人”:抑制滥告、验明首伏<br /><br />(五)“特权”、“恤刑”关照:“据众证定罪”<br /><br />三、中国古代民事证据规则“券证主义”的理据<br /><br />(一)“告乃坐”的当事人主叉与职权主叉相结合<br /><br />(=)“券证”绝对观念<br /><br />(三)当事人的券证意识<br /><br />(四)簿籍、勘验结论的公证效力<br /><br />四、中国古代证据适用规则的合理性分析<br /><br />(一)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兼容性<br /><br />(二)形式证明标准下主观真实的追求<br /><br />(三)司法官所处的社会情境等制约因素与证据规则l<br /><br />五、中国古代证据制度引发的思考<br /><br /><br /><br />第五章&nbsp;&nbsp;比较证据制度<br /><br />一、比较神誓证据制度<br /><br />二、比较刑民证据混合立法<br /><br />三、比较证据调查程序:讯问(询问)——审查——疑难j<br /><br />四、比较证人的适格:依身份确定<br /><br />五、比较司法官的证据采信规则:优势证据<br /><br />六、比较作假证的后果:惩罚与“不名誉者”<br /><br />结语:语词“供”、“证”的法文化解读<br /><br /><br /><br />参考文献<br /><br />后记<br /><br />&nbsp;&nbsp;&nbsp;&nbsp;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