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以南太平洋地区为例:the case of south paciffic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47568
  • 作      者:
    徐秀军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徐秀军,国际政治专业博士,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后。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曾于2008~2009学年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太平洋与亚洲研究院从事访问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政治经济学、新兴经济体与全球治理、亚太区域合作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围绕地区主义对地区秩序演进的影响这一核心问题,以南太平洋地区为案例,《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以南太平洋地区为例》分析了地区秩序的内涵、要素和特征,探讨了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之间的关联性,并通过对地区主义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地区观念、规范和制度以及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影响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阐述了地区主义与地区各政治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地区新秩序形成的作用。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以南太平洋地区为例》尝试性地提出构建地区秩序的四种模式:外源强制型、内源强制型、外源合作型与内源合作型,并认为地区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秩序从外源型向内源型、从强制型向合作型的转变。
展开
精彩书评
  在国内外研究机构的资助和支持下,作者经过几年努力完成的这本著作,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内南太平洋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南太平洋地区的窗口,告诉我们南太平洋地区在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联系紧密,自成一体,有自身的特殊秩序,并且这种地区主义和地区秩序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作为徐秀军的博士生导师,我为这本著作的问世感到非常欣慰。
  ——程又中,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
  
  国际关系研究,人们往往将注意力置于大国之上,而对那些既不处于热点地区亦不构成热点议题的小国,通常不甚留意。本书的价值主要就体现在对南太平洋地区14个小国及其合作的论述。这不仅因为在一个相互依存度日益提升的时代,小国发生的一切有时具有不可思议的蝴蝶效应,更因为小国独特文化与历史,实乃整个人类文化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在国际政治研究中,对地区和区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徐秀军博士的新书,探讨了南太平洋诸岛国的区域合作。散落在太平洋上的小国,文化差异很大,且在各个方面承受着大国的引力。它们的合作是一个小小的试验,却有着重大的意义。南太平洋作为一个地理概念,逐渐有了其他内涵,甚至成了国际合作的一种新规范。
  ——何帆,中国社会科学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展开
精彩书摘
  从国际关系主流学派地区主义理论的基本分野出发,地区主义对地区秩序的影响包含权力、制度和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现实主义以世界无政府状态的基本假定为基础,指出地区秩序转换的实力因素。地区内各国政治经济实力的改变,成为地区秩序的主要权力支柱。地区成员没有政治权力与经济实力,地区秩序只能为地区外霸权国家所把持。新自由主义承认霸权对制度和规范的基础性作用,但霸权衰落之后,各种制度和规范便成为独立性变量在国际政治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地区制度是构建地区秩序的必要条件,也是地区秩序的重要内容,地区制度的分配反映地区体系的结构。建构主义认为国际体系的结构主要反映在观念的分配上,观念分配构成国际体系的各种文化。地区范围内各行为体通过地区主义进程中的平等互动和社会学习,构建了自己的利益与身份,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这反过来又使得地区主义的发展更加稳定和深入。地区共有观念和认同的形成反映了地区秩序的生成与内化。因此,地区主义对地区秩序的影响主要依托三个中间变量:一是价值观念与地区认同,二是地区制度,三是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影响。这三个方面的持续变化,潜在地决定了地区秩序的演进。
  在南太平洋地区,地区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地区外大国主导的地区主义(1946~1970年),地区主义的本土化时期(1971~1990年),以及冷战后地区主义的新发展(1991年至今)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南太平洋地区殖民体系逐渐崩溃和瓦解,一些殖民地纷纷建立独立国家,并且,地区各行为体之间不断加深地区整合,共同构建冷战后地区新秩序。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南太平洋地区的界定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本书框架与研究限制

第二章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地区层次
第一节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
第二节 研究层次的划分
第三节 地区研究层次的兴起

第三章 地区主义: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地区主义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地区主义的研究方法

第四章 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一种分析框架
第一节 地区秩序:内涵、要素与特征
第二节 地区主义与地区秩序的关联性分析

第五章 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演进历程
第一节 早期地区外大国主导的地区主义
第二节 地区主义的本土化时期
第三节 冷战后地区主义的新发展

第六章 地区利益与共同观念的建构
第一节 战略目标:共同的地区利益
第二节 共同观念:“太平洋方式”

第七章 合作议题与制度体系的形成
第一节 合作议题:多领域的地区合作
第二节 制度体系:多层次的制度安排

第八章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地区主义与秩序
第一节 地区主义的作用与影响: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第二节 地区主义与政治经济发展
第三节 地区主义与地区国际关系

第九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