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白宫密谈:the anatomy of two major foreign policy crises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513175
  • 作      者:
    (美)亨利·基辛格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20世纪美国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被称为“美国政坛常青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其主要著作有《世界秩序》、《大外交》、《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在《白宫密谈》一书中,亨利·基辛格以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到1975年的越南战争中,至今尚未公开发布的电话录音为材料,披露了曾被列为机密的外交危机背后的秘辛。
  书中介绍的两大对外政策危机,一次通过谈判成功度过,另一次惨淡收场。他们在应对危机时,决断迅速,依仗的就是手中的电话。赎罪日战争随着历史长河的流动越走越远,披露的细节一点一点呈现在世人的眼前。《白宫密谈》收录了大量与之有重大关联的谈话,包括:基辛格与以色列首相戈尔迪·梅厄、以色列驻美大使司马查·蒂尼茨、埃及外长、苏联驻美大使、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其它国家或组织的领导人之间的对谈,当然也包括和美国总统尼克松之间的谈话。展现了当时中东问题的全貌。
展开
精彩书摘
  《白宫密谈》: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长期以来的阿以冲突、阿拉伯温和派与激进派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以及美苏这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对立。这三大原因尽管起源不同,但却在成长的过程中相互交织,单方面针对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势必会因牵扯到另外两个问题而最终不了了之。
  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于1948年建国(在此期间,苏联方面也出力不少)。这一举动招致阿拉伯国家联盟的极度不满,并因此导致了战争的爆发,曾经的停火线—如今的边境线—战火重燃。由于以色列国的建立完全依靠的是军事力量,从成立那一天,这个国家面对的就是一种不被认可、被排斥、被周边国家深恶痛绝的局面。1956年,以色列入侵西奈半岛,欲与运河原持有人英法两国一道攫取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最终,以色列在联合国的干预下,撤回到1947年的分界线,解除西奈半岛的武装,但获得了通过蒂朗海峡的自由航行权(通过红海到达以港口城市埃拉特) 。1967年6月,以色列越过停火线发动第三次中东战争。此前,埃及总统加麦尔·阿卜杜勒·纳赛尔在参考苏联提供的假情报后,宣布封锁埃拉特,并增兵西奈半岛,准备向以色列发动攻击……最终这场战争在六天后结束,以色列攻占了埃及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地区、叙利亚戈兰高地;这些举动使本已挫败的阿拉伯人再度蒙羞。
  以色列,这是一个从来都不会安分地守在本国边境线内的国家。他们认为在是否固守在自己边境线的问题上,无论选择“是”还是“否”都不会有任何本质上的区别。虽然该国认为侵略阿拉伯国家遭到了外界的谴责,但以色列人依然在寻求对自己来说最广泛的安全地带,也时刻准备着与任何试图侵犯本国的敌人兵戎相见。反观阿拉伯国家,他们在经历了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失利后,在埃及总统纳赛尔的带领下,已经逐渐恢复了元气。1967年,第四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召开,此次会议最后发表了著名的“三不原则”,即对以色列不和解、不谈判、不承认。随着苏联凭借地对空导弹在苏伊士运河沿岸构建空中防御体系,又一场军事冲突一触即发。
  1970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劫持了三架飞机后飞往约旦,在巴勒斯坦人支持下,叙利亚军队也侵入约旦境内,中东极有可能爆发全面战争,美国军队也拉到了警戒线上。最终,这场危机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从约旦撤军而宣布结束。
  从此之后,阿拉伯国家在以色列问题上出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分歧:一方面,阿拉伯国家无论从意识形态,还是宗教信仰上都不认同以色列国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只是通过外交途径,中东局势根本无法回到之前的状态。阿拉伯温和派政府,诸如约旦,埃及(在纳赛尔总统执政期间,埃及的态度不甚明朗)认为应该找到一个方案,只要以色列退回到1967年边界线(即1947年停战分界线),那就可以对以色列表示承认。但解决了这些阿拉伯巴勒斯坦人的问题,也只不过恢复到之前的冲突状态,这实则是停战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划上一个句号,这和以色列要求的全面和平依然相去甚远。
  由于受到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观点的影响,巴勒斯坦问题也陷入了僵局。这些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反对承认以色列国的合法化。叙利亚方面也拒绝与以色列进行谈判,他们反对的不是以色列选择哪条边境线的问题,而是从根本上就反对以色列国的建立。随后,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和伊拉克也加入了这些激进派别的阵营。而对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来说,尽管他们声称代表所有巴勒斯坦人的说法当时尚未得到阿拉伯国家的认同,但他们仍坚持在巴勒斯坦境内建立一个国家—这意味着,以色列国会因此不复存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出现,也让以色列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苏伊士运河西岸的安全问题。这种僵持的局面导致了从1963年开始到1973年近十年时间里,中东外交进程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导致出现这一僵局的是联合国安理会在1967年11 月22日通过的第242号决议。尽管该决议指出要在“ 安全和被认可的疆界内”“实现长期稳定的和平”,但决议中并未对包括“安全”、“被认可”、“长期 ”、“稳定”的词汇做出具体的解释,因此也引发了各种争议。一些阿拉伯国家就表示拒绝执行该决议的内容。他们认为,以色列人和他们一样,都能从这份决议上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在这些人眼中,和“决议”相比,这些文字更像是一份“僵持状态的声明” 。那些同意与以色列进行谈判的阿拉伯人,则要求以色列退回到1967年边界线。以色列则在公开场合表示,1967年边界线对其毫无安全可言,并坚持继续占领从邻国强占的土地。为了更好地阐明只关注自身安全防卫,以色列还提出了一个看似有理有据,实则却无法实施的要求—阿拉伯国家应该直接与以色列进行谈判,换句话说,以色列要求各方对其表示承认,并把这当做谈判的先决条件。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1973年中东战争
第1章 战略的制定
第2章 周旋于联合国中间
第3章 1973年10月7日
第4章 1973年10月8日
第5章 1973年10月9日:新形势的出现――以色列危机,空运补给线,停火协议
第6章 1973年10月10日
第7章 1973年10月11日
第8章 1973年10月12日
第9章 1973年10月13日
第10章 1973年10月14日
第11章 1973年10月15~16日
第12章 1973年10月17日
第13章 1973年10月18日
第14章 1973年10月19日
第15章 1973年10月20~22日
第16章 1973年10月23-27日:美国进入戒备状态与危机的终结

第二部分:越南战争的最后岁月
第17章 战争终结的开端
第18章 西哈努克插曲
第19章 撤离实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