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权的意义
人权与国家
人权与法律
人权的时间性与空间性
我们要的人权是什么
一、引言
人权破产,是中国目前不可掩盖的事实。国民政府4月20日保障人权的命令,是承认中国人民人权已经破产的铁证。
努力起来争回人权,已成为中国立志做人的人的决心。人权运动,事实上已经发动。它的成功是时间的问题。这点,用不着特殊的鼓动。
争回人权的手段,原来没有一定的方式。纸笔墨水,可以订定英国1215年的《大宪章》;枪弹鲜血,才能换到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在不同的环境下,争人权的手段亦随之而不同,这是历史的事实,这点,本文存而不论。
什么是人权?什么是我们目前所要的人权?这的确是目前人权运动里急切重要的问题。我认为这些问题急切重要,其理由,简言之,有
第一,人权运动,自有它的目标。这些目标应明确地并有条理地写出来。国民政府的命令说:“世界各国人权均受法律之保障。”所谓“世界各国人权”是些什么,下命令的人明白吗?命令又说:“……不得以非法行为侵犯他人身体,自由,及财产。”这三项的范围包括些什么?人权果限于这三项?这些问题,下命令的人亦没有说明白。在其他方面说,英国人大部分的人权就列举在1215年的《大宪章》、l628年的《人权说帖》、1689年的《人权条文》里,法国人大部分的人权就列举在1789年的《人权宣言》里。我们目前的人权条文是什么?已到了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第二,有些人权已经破产的人,自骗自地说人权是抽象的名词,是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的口头语,人权运动比不上唯物主义的阶级革命的切实。这些人根本没有想过什么是人权。人权当然包括衣,包括食,还包括许多比衣食更要紧的东西。说句顽皮话,假使当日德国有绝对的思想、言论、出版自由,马克斯就不必逃到伦敦的古物陈列所里去作《资本论》了。批评人权是抽象名词的人,根本还是没有想过人权是些什么条件。我们目前要的人权是些什么?已到了我们回答这问题的时候了。
第三,更有一班幸运一时的人权蹂躏者,他们大笑人权是老生常淡,他们大笑人权运动是英法17世纪和18世纪的东西。侥幸得志的人们,拼着命在模仿英国l7世纪的查理士第一,法国l8世纪的路易十六,他们在排演“朕即国家”的老剧,在这种环境之下,我们只好唱《大宪章》和《人权宣言》的老调。其实,人权果然是老调吗?查查大战后各新兴国家的宪法,就知道人权已有了许多新腔。他们暂时得意的人们,横行霸道来糟蹋人权,根本没有明白我们的人权是些什么条件。我们要的人权是什么?已到了回答这问题的时候了。
……
展开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
罗隆基目前还没有一种系统、完整的个人文集出版。本书恰好填补这一空白。本书搜罗齐备,体例新颖;解读专业,延伸阅读材料丰富,可视为目前研究罗隆基的最佳读本。
——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在中国现代史中,罗隆基是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既是思想深刻的“观念人”,又是积极行动的“实践者”。他是著名的政治学家,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对现代人权理论、政治学、宪政思想都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之一。同时,他又是积极的政治活动家,最早起来反对国民党“党治”、向国民党争人权,并因此被捕;他是成为民盟的创始人之一,在政治的大波中,他不随波逐流,但起伏跌宕。他的思想与命运,反映出那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大转型中的思考与命运。对他的思想、理论,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但无论赞成还是反对,都不能忽视。因为,透过他的文字,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现代的中国、当代的中国。
——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罗隆基把人权理论说得那么浅显直白,口才与文才并进,余音缭绕,他是魅力超群的智者,我们没有资格菲薄他;罗氏忠于讲坛高论与从政理念,演绎比花生米案更能凸显个性的险情,震惊环宇,我们没有理由遗忘他。
——郭世佑同济大学特聘教授
他有的是韧性,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他不灰心,他挣扎了多半生,还在挣扎、他不曾低头而拾青紫,他不曾偷懒以求安逸,他作起事来,永远是全付精神的去干,他不怕麻烦,他拼命的追求,死不放手。
——梁实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