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华法治论衡.第19辑,环境法治与文明转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2335634
  • 作      者:
    高鸿钧,王明远主编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清华法治论衡(第19辑):环境法治与文明转型》主要围绕生态文明的法治化铺陈与展开,研究领域涵盖了环境法、自然资源法与能源法等诸多前沿问题,涉及环境立法的模式与方法论选择、环境保护法修改与生态文明的制度化、环境权及其本土语境下的深度解读、环境法律功能的社会化认知、习惯与习惯法的生态化、自然资源的用益秩序创新、气候变化的多法域控制以及比较环境法的时代意义等。
  《清华法治论衡(第19辑):环境法治与文明转型》适合环境法学、法理学和比较法学等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学生阅读,对政府官员和关心生态环境和法律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五)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和措施
  在各国环境基本法中,环境保护制度和措施都占有重要位置,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更是其中的翘楚,地位尊崇。受到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的影响,很多国家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环境基本法的中心内容,用专章甚至多章来规定该项制度,如柬埔寨、阿富汗、圭亚那、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瑞士、纳米比亚、坦桑尼亚等国。环境许可制度在许多国家也居核心地位,特别是欧洲国家,近年来更是出现环境许可制度综合化的趋势。①其他制度包括环境标准和排放限值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生态标志制度、环境审计(生态审计)制度、经济刺激制度等。值得关注的趋势是经济刺激性制度日益受到重视,环境税、环境责任保险、环境担保、排污交易制度等在许多国家的环境基本法中出现。
  (六)公众参与
  20世纪末环境法发展的最大亮点之一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公众参与制度迅速普及并日益完善,公众参与在环境基本法中具有突出的位置,除了在原则及基本权利义务中得到体现外,在一些章节更有具体规定,一般包括公众获取环境信息,公众参与环境决策,环境结社自由,投诉、检举、起诉环境违法行为(含公益诉讼)等内容。环境信息是政府进行环境管理及公民保护环境权,参与环境决策的基础,因而,在环境基本法中,环境信息往往成为专门一章,如保加利亚《环境保护法》第二章为《环境信息》、阿尔巴尼亚《环境保护法》第四章为《环境状况信息及管制》、马其顿《环境保护法》第八部分为《信息获取》、立陶宛《环境保护法》第四章为《环境信息系统》、格鲁吉亚《环境保护法》第七章为《环境信息提供》。还有的国家将环境信息与教育及研究放在一章,或者将环境信息与教育及宣传放在一章。环境信息制度的内容包括环境信息的分类、提供、披露、收集、处理、管理等要求,公民和社会团体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保障措施,政府和企业进行信息公开的义务及路径等。公众参与决策的内容主要规定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许可制度等章节之中。公众投诉、起诉环境违法行为的内容一般在投诉和上诉等章中规定,许多国家明确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七)环境保护的资金保障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环境基本法中规定了环境保护的财政保障、基金机制。埃及、叙利亚、坦桑尼亚、津巴布韦、斯洛文尼亚、马其顿、圭亚那、智利、阿尔巴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尼泊尔、土耳其等国都用专章规定了环保基金。环保基金通常具有公共基金或者信托基金的性质,由政府环境部门或者专门成立的部门管理,基金的来源包括国家预算拨款,财政补贴,国内外机构、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的捐赠,特定的税收收入,罚款,国际组织的资金,特定的赔偿款等。基金往往用于环境保护研究、教育和培训,环保机构建设,污染治理和修复,自然资源和遗产的保护,环境保护工程、设施建设,环境监测和环保宣传等方面。环境保护基金像一个环境资金池,汇集来自于各方面的环保资源,有利于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规范基金来源及使用,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保障。此外,基金还有宣传作用,对外表明国际组织或者国际社会转移的款项都是进入专门账户,有规范的管理和用途。
  ……
展开
目录
卷首语
生态怪味豆

主题文章
环境立法的两种模式:政策性立法与管制性立法
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存在和发展的政策法律分析
“公民环境权益”的再界定——基于对外国环境权理论的借鉴
环境权:生态文明时代的代表性权利——以人类文明的变迁和新型权利的兴起为视角
环境基本法体系结构的比较分析
环境保护法修改刍议
法律规范主义视角下政府与公民理性互动范式的选择——以上海松江垃圾焚烧事件为例
环境维权群体性行动的法制化探讨
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与主要途径——基于政府环保主导作用的“失灵”
论环境法的社会化与社会化的环境法
制定法与习惯法:农村环境保护的双重规范机制
环境习惯法在环境管理中的适应性及其展开
科学不确定性背景下的环境正义——以转基因生物安全为例
论国际环境法教材编排的结构差异——以“基本原则和国家的权利义务”为中心展开
论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创新
商谈民主视野下的自然资源利用集体行动
《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争端解决方法评析
生态功能的法律保护——以美国的一个流域保护案例为中心
气候法的理论建构与立法诠释
气候变迁全球行政法的软法法治化——政治分析的取径
论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
建立我国重金属污染损害救济制度的思考
论国际环境法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法治纵论
域外法音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