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br /><br />绪论<br /><br />第一编 日本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br /><br />序章<br /><br />第一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沿革以及法律规定<br /><br />第一节 战前的董事责任追究<br /><br />第二节 昭和25年(1950)商法修改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引进<br /><br />第三节 平成5年(1993)的商法修改及其影响<br /><br />第二章 股东代表诉讼的类型及其特殊性<br /><br />第一节 股东代表诉讼的类型和评价<br /><br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原型(股东、公司VS被告董事)<br /><br />二、股东代表诉讼的一类(股东VS公司、被告董事)<br /><br />三、不当代表诉讼(原告股东VS公司、其他股东、被告董事)<br /><br />四、特殊类型一(原告股东、公司VS其他股东、被告董事)<br /><br />五、特殊类型二(原告股东、被告董事VS公司、其他股东)<br /><br />第二节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目的及其特殊性<br /><br />一、目的和注意点<br /><br />二、特殊性和问题点<br /><br />三、不当诉讼的构成要件<br /><br />第三章 平成5年(1993)修改和平成13年{2001)修改<br /><br />第一节 平成5年(1993)修法的意义和新课题<br /><br />一、平成5年(1993)修法的意义和诉讼的实际状况<br /><br />二、对于不当诉讼的担忧和申请法院责令对方提供担保的制度<br /><br />第二节 平成13年(2001)修改内容和评价<br /><br />一、平成13年(2001)修法的由来和经过<br /><br />二、董事的责任减轻制度<br /><br />三、股东代表诉讼的和解<br /><br />四、公司作为被告董事的诉讼辅助参与人参加诉讼<br /><br />五、向董事公告、通知起诉<br /><br />六、平成13年(2001)修法的评价<br /><br />第四章 股东代表诉讼与日本公司法<br /><br />第一节 日本公司法制定之前的动向<br /><br />第二节 法院驳回制度的引入<br /><br />一、日本公司法框架下法院驳回制度的要件及意义<br /><br />二、今后的课题及评价<br /><br />第三节 不起诉理由书制度的引入<br /><br />一、以往的先诉请求程序的概要及问题点<br /><br />二、不起诉理由书制度的内容及意义<br /><br />三、不起诉理由书制度运用上的注意点<br /><br />四、今后的课题及评价<br /><br />第四节 公司并购重组时原告适格问题的再考量<br /><br />一、修改的背景及内容<br /><br />二、修改的注意点<br /><br />三、多重股东代表诉讼及今后的课题<br /><br />第五章 本编小括<br /><br /><br /><br />第二编 美国股东代表诉讼及其对日本的启示<br /><br />第三编 欧洲各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新举措<br /><br />第四编 日本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改革<br /><br />结语<br /><br />参考文献<br /><br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