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苏外交档案解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317915
  • 作      者: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
展开
内容介绍
  苏联解体后,原苏共党组织的档案馆全部转入俄罗斯国家档案系统,在其中著名的和比较著名的140多个档案馆中,就收藏了前苏联档案3000多万件。近十年来,这些档案逐渐被解密,公之于众。通过这些档案的解密,一段尘封的历史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我们也终于有机会看到,在错综复杂的中苏外交关系当中,那些影响中国命运的事件的真相以及政治家们深藏不露的内心世界。
展开
精彩书评
  在过去的冷战时代,中苏关系是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苏关系的演变,在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各方面,都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不仅如此,中苏关系的演变还牵动了整个国际格周,对战后一系列重大国际事务的处理,对冷战的加剧、转型和终结,亦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惟其如此,这才是一段特别引起政治家和学者乃至国人关注的历史。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主任 沈志华
  
  我们这一代人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儿时经历了中苏关系的蜜月,少年时为批判“苏修”的“九评”所震撼,青年时为珍宝岛的反击战而热血沸腾,不惑之年又经历了中苏关系的正常化和苏联解体。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但岁月留痕。作为这一代人中从事历史和国际问题研究的学者,我们对中苏关系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总觉得这段历史中还有太多的神话和迷雾有待我们来澄清,有太多的经验和教训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章百家
  
  中苏关系演变的历史极其值得回顾,因为其中有太多值得反思和借鉴的地方。两国不对称的同盟关系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纽带,共产国际传统家长模式为基础,已然勾勒出了其同室操戈的命运轨迹。正常的国家关系以利益的博弈为永恒,“同志加兄弟”注定是短命的范式。中苏两国从亲密无闰到兵戎相见的关系发展脉络,实际是冷战年代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关系共性的一个突出反映。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教授 李丹慧
  
  中苏关系曾经对当代中国历史产生过极为深刻的影响,虽然它早已经是过去时,但其阴影远未褪尽,重读这段历史对于中国人未来的命运仍然至关重要。《中苏外交档案解密》根据大量新发现的历史档案,揭开了许多被遮蔽的史实,澄清了许多误读,也揭露了许多当年蓄意的谎言,它对每个关心中国历史和未来的读者都是开卷有益的。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牛军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斯大林的选择(上)
新中国和苏联的结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所当然,斯大林最初的选择是什么?

第二章 斯大林的选择(下)
“二战”后,斯大林第一选择的中国盟友为什么不是中国共产党?1949年的中苏关系到底透露出了怎样耐人寻味的讯息?

第三章 交锋莫斯科(上)
1949年12月,毛泽东首次访苏遭到斯大林冷遇,他是如何抓住机遇成功打破谈判僵局的?

第四章 交锋莫斯科(下)
面对周恩来递交的新草案,斯大林将如何应对?他最终会放弃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吗?

第五章 歃血为盟(上)
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曾两次要求入朝部队暂停行动,是什么原因让毛泽东再三犹豫?

第六章 歃血为盟(下)
在军事上没有必胜的把握,中国国内经济又面临重重困难的时候,毛泽东为什么会力排众议,坚持出兵抗美援朝呢?

第七章 亲密同志(上)
在苏共20大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将矛头直指斯大林,这会给中苏关系带来怎样的命运?

第八章 亲密同志(下)
面对苏共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新中国的领导人将如何应对?

第九章 独领风骚(上)
周恩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访苏受到了热烈欢迎,毛泽东在幕后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如何看待斯大林问题?

第十章 独领风骚(下)
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议上语惊四座,蜜月期的中苏关系为何产生了裂痕?

第十一章 山雨欲来(上)
1958年的共同舰队事件引发中苏摩擦不断,《联合公报》为何引发了轩然大波?

第十二章 山雨欲来(下)
苏联片面终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导致中苏矛盾步步升级,赫鲁晓夫高调访美,又将给中苏之间带来怎样的危机?

第十三章 分庭抗礼
曾经亲密无间的“苏联老大哥”为何突然翻脸无情、背信弃义了呢9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对有着十几年亲密情谊的兄弟国家走到了如此境地?

第十四章 蘑菇云下
毛泽东幽默地说:“是我们的原子弹把赫鲁晓夫轰下了台,但我们应该给赫鲁晓夫颁一个大勋章,因为是他让我们自力更生!”

第十五章 兵戎相见
面对苏共政权的更迭,中共中央将如何应对?博列日涅夫的上台将给日益恶化的中苏关系带来怎样的转机?

第十六章 危机之下
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科为首的军方强硬派狂言,要“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把中国打回到“青铜时代”。如果苏联对中国实行核打击,美国将会采取何种态度?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