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99691
  • 作      者:
    (美)米尔顿·迈耶(Milton Mayer)著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切入角度新颖,由十个非常精彩的小人物故事构成,读起来引人入胜,且发人深思。堪称一份研究第三帝国时代德国生活的微观社会人类学报告。在众多记述希特勒千年帝国垮台后德国的书籍中,本书是最具可读性和最具启发性的著作之一。
展开
作者简介
  米尔顿·迈耶(Milton Mayer, 1908—1986),德裔美国犹太人,记者、教育家、杂志专栏作家。因其卓有见识却备受争议的文章而获乔治·波尔克国际报道奖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新闻奖。除本书外,另著有《兽类的本性》(The Nature of the Beast),《不可能的艺术:对捷克反抗的研究》(The Art of the Impossible: a Study of the Czech Resistance),《一个人能做什么·》(What Can a Man Do·)等,以及合著《教育中的革命》(The Revolution in Education)。
  迈耶出生于芝加哥,在犹太教改革派影响下长大。高中毕业于恩格尔伍德中学,受过以拉丁语等古典语言为主的古典教育。1925—1928年,于芝加哥大学学习,但未获得学位。1928—1929年,在美联社、《芝加哥晚邮报》和《芝加哥晚间美国人报》担任记者。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路易斯维尔大学以及美国之外的一些大学,并担任民主机构研究中心的顾问。1955年,迈耶出版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在德国为本书做调查期间,他成为贵格派教徒,其后又作为反战人士闻名于世。1986年,迈耶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卡梅尔小镇。
展开
内容介绍
  米尔顿·迈耶,德裔美国犹太人,身份复杂的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二战时他曾是一名拒服兵役者。“正派的人”如何且为何成为纳粹,这个问题吸引他在战后旅居德国,并与当地的德国家庭共同生活长达十年之久。他由此了解纳粹统治下普通德国人的生活故事,也催生了这本极具影响的书:《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
  十位曾在纳粹时期生活过的小人物是其主要受访者。在他们的讲述下,纳粹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体制或意识形态,更是十分适合一战后德国人气质和心态的世界观。纳粹征服了伟大的和平庸的德国人的心灵,也压垮了他们。迈耶精辟地写道:德国对纳粹主义的积极性很明显就是“小人物变疯了”。
  《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堪称一份研究第三帝国时期德国生活的微观社会人类学报告,它最有价值的贡献是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观念的图景:纳粹体制如何在普通德国人的层面以及德国社会内部发生作用。这些极具颠覆性的内容引人深思,关乎德国人,更关乎我们每个人自身。
展开
精彩书评
  作为一名兼具德国血统和犹太信仰的美国自由主义新闻记者,米尔顿·迈耶写作本书的目的在于秉承良心的公正与无情的诚实。正是这一点赋予本书强大的冲击力量。
  ——沃尔特·L.多恩,《星期六评论》

  德国问题再次成为了我们政治的核心。对其根本性的探讨,不会比这部著作更出色、更人道和更清晰洗练了。
  ——奥古斯特·赫克舍,《纽约先驱论坛报》

  在记述希特勒千年帝国垮台后的德国的众多书籍中,本书是最具可读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
  ——汉斯·科恩,《纽约书评》

  “正派的人”如何且为何成为纳粹——这是十位守法公民的生活故事。对今天来说,这部关于德国人的极具远见的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及时。对于任何想要了解这个欧洲最混乱也最麻烦的国家的人而言,本书都是必读之作。
  ——约翰·费舍尔,《哈波斯月刊》
展开
精彩书摘
  1.卡尔一海因茨.施文克,冲锋队队长和守门人
  (以前是裁缝),54岁
  时间接近1938年11月9日午夜,克罗嫩贝格的党卫军分队长屈林走进位于法兰克福人广场和城墙路弯角处的猎人宫。他说道:“今晚将烧掉犹太会堂。”
  根据当时发挥领导作用的人和见证人在十五年后重构的场景,那时在这家客栈的公用室里共有20或25位身穿制服的冲锋队预备连——由50岁以上的人组成——成员,还有5或10位顺便过来的冲锋队其他中队的成员。客栈的老板在1948年证实说,那天晚上没有其他客人,他“进进出出”公用室,没有听到任何谈话,也不记得都有谁在场。
  屈林讲完后,冲锋队队长施文克转向公用室的士兵们说:“你们已听到指挥官所说的话了。那些想要帮忙的,跟我到贵宾室。”
  指挥宫屈林说,“我会回来”,然后离开了客栈。
  根据证人证词,在场的一半人跟着施文克到了贵宾室,并关上了门。施文克从里面又打开门,说“不要酒了”,然后再次关上了门。那些留在公用室的人坐在那里静默了一会儿,然后开始小声地交谈。他们后来证实他们能听到贵宾室里的谈话,但听不清谈话内容。
  20分钟后,党卫军分队长屈林又走进了猎人宫。大约有12个人留在了公用室中,他们正在吃着黄油面包、喝着咖啡、玩着纸牌(Skat)、读着报纸或者只是坐在那儿。他们站起来说道:“希特勒万岁一一”
  “他们还在里面吗?”指挥官屈林问道。
  “是的,指挥官先生。”
  屈林打开贵宾室的门,里面的谈话停下了。里面大概也是12个人,他们站起来说:“希特勒万岁——”
  “我们出发吧,我们出发吧,”指挥官在门口说道,“你,冲锋队队长。”
  “是,指挥官先生”,施文克答道,“我想派两个人去侦察一下。”
  “你带一个人去,队长。”
  “是,指挥宫先生。嘿,克拉默(Kramcr),跟我来。剩下的原地待命。”
  “我会回来。”指挥官说道,而后他又离开了。
  施文克和克拉默顺着城墙路向西走。走过半个街区,来到舒哈特(Schuchardt)咖啡馆前,他们停下来,站在漆黑的咖啡馆人口处。克拉默仔细看了看街道说“没有警察”。
  ……
展开
目录
1966年版序
前言
第一部分  十个人
克罗嫩贝格
1.十个人
2.人们过的生活
3.希特勒和我
4.“你们会做什么呢?”
5.入党的人们
6.阻止共产主义的手段
7.“我们用我们的血脉在思考”
8.反犹的骗局
9.“每个人都知道”,“没有人知道”
10.“我们基督徒有此义务”
11.战败者的罪行
12.“那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13.“但一切都太晚了” 
14.集体的羞辱      
15.复仇者:海因里希?希尔德布兰特  
16.复仇者:约翰?凯斯勒   
17.复仇者:日耳曼人的狂热

第二部分  德国人
热浪
18.不存在这样的事物 
19.高压锅  
20.“皮奥里亚高于一切”
21.居住区中的新来的男孩儿
22.居住区中两个新来的男孩儿 
23.“在法国,人像上帝一样啊”
24.但一个人必然要相信某种事物     
25.随时随地的恐慌

第三部分  动机和对策
审判 
26.破碎的石块  
27.解放者 
28.再教育者的被再教育 
29.不情愿的不死鸟   
30.刚刚来到世上的人们   
31.和平的较量 
32.“我们和苏联人是一样的?” 
33.马克思与米歇尔的对话
34.后患无穷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