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贞观政要鉴赏辞典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38963
  • 作      者:
    朱义禄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编辑推荐
  

     《古代经典鉴赏系列:贞观政要鉴赏辞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经典鉴赏系列的一种。本系列秉着传统文本现代赏析的宗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解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典。《贞观政要》系分类编撰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争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等。共10卷40篇,包括治国之道、君民与君臣关系、草创与守成、推崇儒学、重视农业、法律思想、征战安边,以及贞观君臣对太子与诸王进行教戒与规谏等方面的内容。贞观君臣对致治之道的讨论,涉及古代国家治理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集中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和"贞观之治"的政绩。不但是为研究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初政治的重要历史资料,其治国理政的不少思想理念、方针政策也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吸收借鉴。近年来更是被运用到许多企业部门的管理模式中去,极具现实意义。

展开
作者简介

  朱义禄,同济大学文法学院教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评审组专家,先于复旦大学历史系求学,后师从著名哲学家冯契先生习中国哲学史。于今出版专著8部、合著5部,发表论文13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贞观政要鉴赏辞典》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经典鉴赏系列的一种。本系列秉着传统文本现代赏析的宗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解读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典。《贞观政要》系分类编撰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徵、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争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设施等。共10卷40篇,包括治国之道、君民与君臣关系、草创与守成、推崇儒学、重视农业、法律思想、征战安边,以及贞观君臣对太子与诸王进行教戒与规谏等方面的内容。贞观君臣对致治之道的讨论,涉及古代国家治理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集中反映了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和“贞观之治”的政绩。不但是为研究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初政治的重要历史资料,其治国理政的不少思想理念、方针政策也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吸收借鉴。近年来更是被运用到许多企业部门的管理模式中去,极具现实意义。

本书悉数收罗了《贞观政要》的40篇章内容,并加以精到的注释、分析和鉴赏,完整地体现了《贞观政要》的治国理念和思想精华,并附以《贞观政要》中为人耳熟能详的名句隽言,以及该书的简论及其影响,集原典、注释、鉴赏于一体,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贞观政要》一书的思想精邃。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君臣关系上,贞观君臣有“君臣师友”说与“君臣一体”论。两者均以君臣共治天下为出发点,认为君不可以一人独治。唐太宗明白地说:“夫为人臣,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所以共为治也。”(《君道》)臣下的职责,对自身来说是“尽忠补过”,于君主来说是“顺美救恶”,这是从臣下的角度说的。唐太宗又说:“夫六合旷道,大宝重任。旷道不可以偏治,故与人共治之;重任不可以独居,故与人共守之。”(《帝范·建亲》)天地是极其广大的,内中蕴含着许多道理,君主要认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不能一人独断。一定要与臣下共同治理,才能守住天下。这是从君主的视野说的。隋炀帝也知晓这一道理,“天下之重,非独治所安”(《隋书·炀帝纪》)。但他仅仅是理论上的认识,而行动上却背道而驰。由君臣共治必然延伸出“君臣师友”说与“君臣一体”论,在本篇中对后者表达得很清楚:“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即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你们这些臣子是我的耳目、股肱,作为君主的我,就把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既然君臣是一个整体,理当协力同心。发现有什么事情处理不好,就要毫无保留地说出来。“君臣一体”论,把君与臣看作是相互依存的统~体,彼此利益相同的政治集团。君主垄断了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臣下的政治前途与经济生活受君主的支配与制约,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得身安国宁”(《求谏》)。君失去了良臣辅佐,也就失去了权位和保障。“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一谚语,通俗而形象地说明了君臣共治的真谛。既然“君臣一体”,又利害攸关,那么臣子的“极言无隐”和导谏、直谏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对侍臣说:“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这是劝导臣子进谏。到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把自己与隋文帝作了比较,说隋文帝生性多疑,“宰相以下,惟即承顺而已”;“朕意则不然”,“皆委百司商量”,臣下觉得诏敕不当之处,“不得顺旨”。贞观六年(632年),又倡导直谏:“公等但能正词直谏,裨益政教,终不以犯颜忤旨,妄有诛责。”贞观十九年(645年)对侍臣说:“朕恐怀骄矜,恒自抑折”。说自己经常想到臣下的直谏,有益于政治的,就把他们当作良师益友。
  ……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
凡例
篇目录
正文
附录
《贞观政要》简论
《贞观政要》对后世的影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