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代皇嗣制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404327
  • 作      者:
    朱诚如,张玉芬著
  • 出 版 社 :
    故宫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朱诚如,1945年生,江苏淮安人。北京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山东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在大学工作28年,曾任辽宁师范大学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奉调故宫博物院任主持院政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紫禁城学会会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紫禁城出版社社长等。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合办《明清论丛》主编。兼任北京大学部属中古史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部属清史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博士后流动站导师,山东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史研究》编委,中国宫廷研究会会长,以及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家重点文保评委、曾宪梓教育基金评委等。已出版学术著作十六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个人著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康雍乾三朝史》、《管窥集》、《明清帝王兴亡录》以及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清史综述卷等。主编《中国皇帝制度》、《中国王朝兴亡史》、《清朝通史》、《清代文化》、《辽宁通史》等。其主编的大型多卷本《清朝通史》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的清朝通史类著作。受国际海外研究基金的资助,作为访问学者曾多次赴美国、日本、法国、韩国等国家讲学和合作研究。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展开
内容介绍
  《明清史学术文库:清代皇嗣制度》基本历史事实完全依,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力求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但是,由于皇位的嗣继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因此,清朝历代统治者往往从各自的政治利益出发,采取种种手段,或者篡改,或者隐瞒事实真相,从而使立嗣建储的历史蒙上一层迷雾。
展开
精彩书摘
  朱允炆是皇太子朱标的第二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储君皇太孙。朱允炆聪明好学,性情宽厚,很得朱元璋的欢心。
  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之后,诸王很不服气,动辄摆出叔父的架子教训他,根本不把他放在眼中,这使他不得不考虑怎样保住皇储的位置。一次,祖孙俩在一起聊天,太祖说:“备边抵御外来侵犯,由你的皇叔们管,只要边境安定,你就可以做太平天子。”朱允炆还是不放心,又问了祖父一个始料不及的问题:“如果皇叔们有非分之想,有谁能对付他们呢?”太祖沉默良久,反问:“你说怎么办?”允炆说:“首先以德争取他们的心,以礼约束他们的行;如果不起作用,那就剥夺他们的属地;如果还不行,就更换他们的封地;这些都不起作用,那就兴兵讨伐。”太祖听了,默默地点点头。后来,为防止诸王在他死后趁乱夺权,太祖在遗诏中明令禁止诸王到京师奔丧,令他们管好各自的封地。各王所属的文臣武将,都要听朝廷节制。
  建文帝援引遗诏,太祖死后禁止各位王叔回京师,甚至朱棣已经到达淮安,也被命令返回封地,这引起了诸王极大不满。同年六月,户部侍郎卓敬上书,提出裁抑宗藩的主张,建文帝尚未批复,消息已不胫而走,一时流言四起,说皇上马上要削藩了。诸王议论纷纷,互相串通,深相结纳。燕、周、齐、湘、代、岷等诸王开始操练兵马,准备进京问罪。
  面对这种状况,建文帝急召翰林学士黄子澄和兵部尚书齐泰商量对策,决定削夺诸王权力。他们分析了形势,认为燕王朱棣素有准备,手握重兵,势强难图;而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太祖时即行不法,削之有名。因此决定削废周、齐等王,剪除燕王手足,然后再向燕王开刀。于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七月至第二年六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削除了周、湘、齐、代、岷五王的爵位,废为庶人。其中周王被流放云南,齐王被囚禁京师,代王被幽禁大同,岷王徙漳州,湘王自焚身亡。
  建文帝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指挥佥事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负责燕地最高军政事务,让他们严密监视燕王的行动。同时,又以防边为名,在燕地周围部署兵力,燕王成了惊弓之鸟,日夜不安。
  面对建文帝咄咄逼人的攻势,燕王朱棣为争取时间,一方面假装痴狂,一方面厉兵秣马,准备举事。他在北平的闹市中狂呼乱叫,语无伦次。有时就倒在大街上,沉睡不醒。张信、谢贵听说燕王得了疯病,前往府里探视。只见燕王在六月天气里,坐在火炉旁,身穿皮裘,嘴里还不住叫冷。但是,张、谢没有被燕王的假象蒙蔽,燕王府长史葛诚向二人密告了燕王装疯的全部内幕:燕王正在整甲治兵,准备造反。张、谢二人立即向建文帝做了报告。建文帝与黄子澄等人商议后,决定对燕王下手。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日,朱棣以大病告愈为由,宴请众官。他在宫中密布刀斧手,在酒席宴上擒斩了张信、谢贵,并迅速攻占了北平全城。初五日,燕王以诛齐泰、黄子澄,“清君侧”为名誓师,称“靖难军”,去建文年号,仍称洪武三十二年,封官拜将,正式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二十四日,建文帝下诏讨伐朱棣。从建文元年七月开始,至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结束,这场互相残杀的悲剧整整演了三年。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朱棣统率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开进了明朝国都南京的金川门,经过激烈战斗,朱棣军进占南京城。他随即命令士兵将皇宫包围起来。突然间,皇宫里火势熊熊,黑烟弥漫。朱棣急忙派人飞速冲进皇宫,经过认真细致的搜查,建文帝下落不明。
  ……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皇权与皇位
第一节 皇权的内涵
第二节 皇权的表征——礼乐制度、宫省制度、服御制度、名号制度
第三节 皇权的膨胀与制约

第二章 清以前皇位传承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皇位传承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皇位传承
第三节 宋元时期的皇位传承
第四节 明代皇位的传承

第三章 清入关前诸王共议下的推举制
第一节 努尔哈赤两废汗嗣
第二节 推举汗嗣皇太极
第三节 共议皇嗣顺治

第四章 入关之初皇位传承与改革
第一节 多尔衮摄政与顺治传位
第二节 康熙继位与诛除鳌拜
第三节 康熙两度废皇太子
第四节 雍正改革皇嗣制度

第五章 秘密立嗣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乾隆建储与训政
第二节 嘉庆亲政与诛和坤
第三节 道光继位与择储

第六章 慈禧专权之下的皇位传承
第一节 咸丰继位与临终托孤
第二节 同治嗣立与慈禧垂帘听政
第三节 光绪继统与慈禧再度垂帘听政
第四节 戊戌政变与慈禧训政
第五节 废立阴谋与溥儁入宫
第六节 宣统继位与载沣摄政
明清纪元简表
编后说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