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6831185
  • 作      者:
    赵睿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赵睿,江苏常州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获史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史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海事大学副教授。著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2011年),编著有《自强新政》(2002年)、《庚子国变》(2002年),另参编书籍三本。在《中国行政管理》、《社会科学战线》、《社会主义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书籍文库: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讲述知识分子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历史与当下是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两个维度,历史是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逻辑起点,当下是知识分子问题的最终落脚点。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都有知识分子问题产生、发展、变迁的关键点。如果说知识分子问题的发展与变迁是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历史经线,那么知识分子的历史纬线,就是那些影响知识分子问题的几个要素,即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文学、文艺理论、文学社团、社会交往等。
  《中国书籍文库: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中历史经纬的结合才能使研究更接近历史。无论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还是文艺理论、文学创作、社会交往,它们的演进和关系都是在历史之中。历史塑造了它们,它们也成就了历史。
展开
精彩书摘
  (二)大众化和延安文艺座谈会
  事实证明,文艺大众化的成功实践和政治条件分不开。限于历史条件,30年代的大众化讨论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正如鲁迅所言“总之,多作或一程度的大众化的文艺,也固然是现今的急务。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①而到了抗战时期,特别是40年代,随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形势的把握,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文艺活动都为文艺大众化的实践提供了条件。
  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党在抗战特殊时期,对文艺运动发展的重要“指示”。针对知识分子出现的种种问题,毛泽东适时的发表了这个《讲话》,可以看做是党对文艺大众化讨论的一个总结。它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总结了关于文艺大众化目的、任务、内容、形式、方法和语言的讨论。《讲话》以解决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为目的,“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②因为“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真正人民大众的东西,现在一定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领导的东西,不可能属于人民大众。”⑧文艺大众化,是人民群众自己在革命实践过程中的一种迫切要求。人民和革命需要文艺作为它的武器。主角已经不是知识分子,而是人民大众。群众需要和群众的接受程度是大众化运动方式的一个基本前提,文艺家应该根据群众的需要和接受程度去创造服务于革命斗争的,能够从现实基础上去教育群众的文艺形式,使文艺和群众真正的结合起来。所以《讲话》在分析“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这个立场问题,分析“如何为人民大众服务”的途径问题后,提出为了要产生真正为工农兵的文艺和无产阶级的文艺,知识分子只有进行彻底地思想改造。
    ……
展开
目录
导言
一、理性——知识分子研究的历史角度
二、实践——知识分子研究的现实角度
第一章 问题意识——中西方知识分子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历史发展中的西方知识分子问题及研究
一、从知识人的社会角色看知识分子的定义和作用
二、知识分子在社会和政治上徘徊
三、现代化下的知识分子问题反思路径
四、西方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中国知识分子发展及现代化困境
一、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仕与隐
二、近代知识分子的形成及特点
三、中国知识分子地位的两难及当代困境
第三节 中国知识分子研究难点及现状
一、中国知识分子研究现状
二、知识分子问题研究的难点

第二章 理论先行——知识分子理论依据的再思考
第一节 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逻辑变迁及思考
一、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的“知识分子”
二、列宁的实践及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发展
三、特殊的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不容忽视的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依据
一、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文论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考察
三、马克思主义文论与党的知识分子理论

第三章 同生共赢——党和知识分子关系追寻(上)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初步传播及早期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一、新文学和中国知识分子
二、十月革命对中国文化和革命的影响
三、文学团体的分化和转向
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左翼文学折射下的党和知识分子关系
一、革命文学与第二党左翼联盟
二、左翼文学下的党和知识分子

第四章 同生共赢——党和知识分子关系追寻(下)
第一节 从“化大众”到“大众化”看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一、化大众——文艺大众化口号的实质
二、文艺大众化在延安
三、从化大众到大众化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一、延安文学体制及影响
二、知识分子政策的推进
三、知识分子政策的偏离
第三节 新时期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
一、改革开放后的知识分子政策
二、党和知识分子“双美”共进

第五章 文化使命——知识分子自我省思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知识分子的反思
一、危机中的“思”革——五四及知识分子反思五四
二、批判与自省中立命——解放区知识分子的反省
第二节 20世纪50年代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沉默”
一、20世纪50年代知识分子反思及心态的转变
二、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
第三节 知识分子反思与反思知识分子
一、反思:知识分子的尊严
二、反思:知识分子的职责

第六章 转型发展——现代化与知识分子社会交往变迁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与近代知识分子社会交往变迁
一、现代化:解读知识分子社会交往变迁的逻辑起点
二、中国知识分子交往的动力
三、知识分子社会交往的空间
四、知识分子交往的模式与内容
第二节 发展中的知识分子社会交往变迁
一、知识分子社会交往的式微
二、知识分子社会交往的体制化
三、呼唤健康、和谐、理性的当代知识分子社会交往

第七章 生态视域——知识分子生态环境的构建
第一节 当代知识分子政治生态环境的发展理路及调整
一、知识分子政策的特征
二、作为观念政策的一种调整
第二节 当代知识分子社会生态环境的困境及分析
一、“您眼中的知识分子”的问卷调查
二、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困境
第三节 知识分子文化生态环境的状况及知识分子自身建设
一、知识分子的社区与大学文化
二、知识分子角色与责任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