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华传统美德丛书.忠孝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5121548
  • 作      者:
    宋林飞主编
  • 出 版 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伦理道德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那些体现民族智慧、反映人民利益、符合进步潮流的部分,在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升华,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内核,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生存、发展的基本准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思想支撑。
展开
精彩书摘
  娱亲。就是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要尽力让父母活得开心。父母闲聊无事的时候,子女要唱歌给父母听,跳舞给父母看,逗父母开心;父母如果挂念其他人,也一并迎养供给,以安慰父母。《二十四孝》中老莱子就是子女娱亲的典型事例。同样,中国古代娱亲孝子也大有人在。清代陆再吉,每天讲小说给母亲听,逗母亲开心。陆再吉,“幼孤,事母吴氏以孝闻。……母嫌溺器不净,躬亲洗涤,三十年如一日。习米业,归必遗甘旨,日为母槌背摩痒,或日讲小说娱亲”。(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孝友》)清代吴江沈士鳞,看到父母不高兴时,便讲笑话给父母听,让父母开心。沈士鳞,“性至孝,知爱敬。饮食不敢先尝,父母有怒色则嬉笑膝下,令欢然乃已”。(乾隆《吴江县志·孝友》)如果子女因事外出,也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清代歙县畲兆鼎,长年经商在外,为安慰父母,每年回家一次。畲兆鼎,“弱冠后,为人贾宣城,岁获无几,故张大之,欲父母见其有余裕以快其心。间岁~省,侍侧不过月余”。(《岩镇志草·孝友》)同样,歙县许文广虽因经商在外,每年都会回家一两次看望父母,表达自己的孝心。(《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柏源许公行状》)
  顺亲。就是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特别要尊重父母的意愿。父母如果有什么嗜好或癖好,子女一定要尽力迎合,满足父母的要求;如果父母心情不佳,子女要跪地请责。如果出现婆媳关系不合,丈夫就要出妻顺母。清代嘉善张骞每天给父亲一百文钱作娱乐费用。张骞,“父恒施,年八十有八,隆冬露顶游市,骞力供甘旨外,日资百钱以资弈戏。仲弟为翁钟爱,生给日用,没则厚殓以慰亲心”。(光绪《嘉兴府志·嘉善孝义》)明代吴江叶春华,每当母亲心里发怒的时候,都会跪地请责。叶春华,“事母至孝,朝出暮返,晴樵雨渔,市以供母。
  ……
展开
目录
总序
上篇 概论
一 忠孝概念的由来及其历史演变
1/“孝”道的由来及其历史演变
2/“忠”道的历史源流及演变
3/“忠孝合一”观的历史变迁及其实质
二 传统文化下的忠孝道德观
1/孝敬父母是传统忠孝道德观的根本内容
2/兄弟友爱是传统忠孝道德观的重要内容
3/敬宗睦族是传统忠孝观的主要内容
4/忠君报国是忠孝道德观的基本内容
三 现代社会中忠孝伦理状况
1/传统忠孝道德状况滑坡和失范有其历史原因
2/敬老养老是传统忠孝道德观在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
3/夫妻忠贞,是忠孝道德观在现代社会家庭关系中的基本要求
4/忠于职守,是忠孝道德观在职业道德上的集中体现和要求
5/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和忠于党派,是忠孝道德观在现代社会的根本要求

中篇 故事
颍考叔孝及庄公
弦高犒师
曾子受杖
子路百里负米养亲
芦衣顺母
晏子不弃老妻
生死之交
孟子论匡章
田稷子相齐
公私分明的解狐
为君尽忠的申鸣
张良拾鞋
缇萦救父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石建为父浣洗
拾葚异器
糟糠之妻不下堂
举案齐眉
香九龄温席
曹娥跳江寻父尸
赵苞呕血尽孝
兄弟情深
孔融让梨
怀橘遗亲
兄弟骨肉情
闻雷泣墓
陶母教子
涌泉跃鲤
同生共死三兄弟
……
下篇 名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