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1949-1956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19038
  • 作      者:
    徐国普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徐国普,历史学博士,浙江科技学院社会科学部副教授,从事中共党史和当代中国史研究。在《中共党史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辉煌十五年(1950—1965)》1部(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参加省部级项目4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和社会新秩序的逐步建立,以及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嬗变构成中国红十字会生存的外部环境。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红十字会经历1950年和1956年两次改组和整顿,以及这期间会员、基层组织的曲折发展与重建,共同促成了红十字自身性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形成新的内部关系。作为人民卫生救护团体,红十字会的卫生救护训练、医疗预防服务和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等国内救助事业重新起步,其活动内容、运作机制和社会动员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红十字会协助中央政府开展外交,为捍卫中国主权、融洽中外关系以及拓展新中国外交空间作出独特的贡献。总体上,在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中,红十字运动与社会运行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各地新政权的建立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政治新秩序的必然步骤和首要任务便是扫除国民党残余势力,解放全中国,建立健全地方各级人民政权。为此,中央军委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进军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和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扫荡白崇禧、胡宗南两股武装力量为主的国民党反动残余军队。到1949年12月下旬,除西藏外,大陆全部解放,国民党反动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走向终结。此后开始解放海南岛和东南沿海诸岛屿,1950年5月,海南岛和舟山群岛先后解放,8月国民党军队在华南沿海的最后立足点也被拔除。1951年10月,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协议,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西藏和平解放。至此,新中国成立两年后,除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外,全国基本统一。解放全国是民主革命的继续,而国民党残余势力被彻底扫除,就为建立各级地方新政权扫清了障碍。
  新解放区的各级人民政权是在中共和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分三步采取“逐步过渡”的民主建政方式逐步建立起来的。第一步,一律实行军事管制,镇压反革命活动,建立社会秩序。第二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召集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作为人民参政议政的初期形式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过渡形式。第三步,由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产生地方人民政府。到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起来,民主建政得以进一步完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保证中央政令的统一和有力贯彻执行,在国家行政层次上实行大行政区制度,即在中央与省之间设立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行政区。此外,在一些政治、历史情况比较特殊的地区,采取丁中央直辖或自治的方式。1950年1月,政务院发布省市县人民政府组织通则,对各级地方政权的隶属关系、组成、职权、机构等作了明确规定,使地方各级政权的建立有了初步的法规依据。到1951年。全国共建立29个省、1个自治区、8个省级行署、13个直辖市人民政府、140个市人民政府及2283个县级(包括县、旗、宗、自治区等)人民政府,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政权机构。
  与此同时,中共和人民政府还对全国城乡旧的基层政权进行彻底改造,乡成为我国最基层的政权,城市中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在当时还带有半政权性质。这样,人民政府组织系统从中央、大行政区、省、县(市)、区、乡一直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初步形成上下贯通、集中高效、便于发挥高度组织动员能力的国家行政体系,因而为新中国的各项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新中国红十字会的外部环境
第一节  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一、各地新政权的建立
二、新政治制度的逐步确立
三、新外交格局的成型
第二节  社会经济秩序的重建
一、三大运动的开展
二、社团的治理整顿
三、新经济制度的逐步确立
第三节  思想观念的深刻嬗变
一、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确立
二、新社会风尚的形成
第二章  组织演变与内部关系
第一节  1950年总会改组
一、改组的原因
二、改组的特点
三、“新的转变,新的开始”
第二节  分会改组和医疗机构整顿
一、各地分会改组
二、纯洁分会组织
三、整顿医疗机构
第三节  红十字会的内部关系
一、机构设置
二、组织架构
三、经费来源
第四节  基层组织重建
一、会员发展
二、试建基层组织
第五节  1956年的组织调整
一、组织调整的原因
二、构建省域组织网络
三、重塑管理体制
第三章  国内救助事业的起步
第一节  卫生救护训练
一、急救训练
二、其他训练
第二节  医疗预防服务
一、总会的农村医防
二、治淮工地上的医防
三、老少边穷地区的医防
四、分会的医防服务
第三节  参与爱国卫生运动
一、卫生运动之发轫
二、红十字会的卫生动员
三、参与运动的方式
四、参与运动的成效
五、参与运动的历史经验
第四章  红十字会的外交努力
第一节  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的斗争
一、参加国际会议
二、恢复国际席位
第二节  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
一、抗议侵略行径
二、开展国际医防
三、捐献“救护机”
四、协助战俘遣返
第三节  增进中苏友谊
一、学习苏联经验
二、纪念十月革命
三、合建红十字医院
四、开展国际合作
第四节  融洽中日关系
一、中日外交背景
二、协助日侨归国
三、红十字会首访日本
四、协助日犯回国
第五节  红十字外交的特点
第五章  结语
一、红十字运动的重要特征
二、红十字运动与社会变迁
三、红十字运动的历史经验
附录:中国红十字会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