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追寻“德育梦”
第一章 德育的衔接逻辑
一、德育衔接的逻辑系统
二、德育衔接的逻辑关系
三、德育衔接的逻辑依据
四、德育衔接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德育的接受逻辑
一、从道德意识教育说起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接受
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社会导向机制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接受机理
五、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化逻辑
六、思想政治教育与接受的互通共振
第三章 德育的人本逻辑
一、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二、人之本: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三、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第四章 德育的改革逻辑
一、以追求“有效性教学”为核心点
二、以实施“生活性教学”为切入点
三、以加强“实践性教学”为着力点
四、以进行“研究性教学”为支撑点
五、以开展“网络化教学”为拓展点
六、以实现“发展性教学”为落脚点
七、教学案例
第五章 德育的拓展逻辑
一、教学资源的开发
二、教学环境的利用
三、教学空间的拓展
第六章 德育的评价逻辑
一、平时成绩:实践-发展性教学考核
二、期末考试:开放式研究型考试模式
三、课程考核:主体?方式?评价
四、长效机制:建立德育实践导向机制
第七章 德育的创新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历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驱动
三、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遵循规律
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规律性
五、遵循规律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
附录 茶吧心语润物无声
一、学会适应积极发展
二、入党的要求
三、“恋爱”的建议
四、择业?就业?创业
五、性格及其优化
六、人生与生死
七、阅读与教学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