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传宝,安徽怀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德育原理、教师伦理学、教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教师教育。代表作有《德育美学观》(1996)、《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1999)、《学校道德教育原理》(2000)、《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2000)、《让德育成为美丽的风景——欣赏型德育模式的理念与操作》(2008)、《走向新师德——师德现状与教师专业道德研究》(2009)、《公民教育引论——国际经验、历史变迁与中国公民教育的选择》(2011)及诗文自选集《作为一棵风中的树》(2003)等。作品曾经获得过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袁卫星,江苏张家港人,江苏省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彩虹奖”获得者,著有《生命教育》《细数阳光》《美丽的过程》《素质养成读本》《听袁卫星老师讲课》《情感:像雾像雨又像风》《生命课——一个父亲的谆谆教诲》《生命课——一个教师的教育手记》《生命课——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等书。
展开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富润屋,德润身。
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大学》
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传统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
——顾明远
今天我们要培养和重塑民族的道德理性,就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营养,倡导心存敬畏、行己知耻、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观,对社会要有奉献精神,对他人要有责任感,对弱者要有同情心,养成情操高尚的人格。
——温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