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与优化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22070005
  • 作      者:
    罗云,宫运华,刘斌等编著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管理理论的前沿开拓
  管理交通的科学诊断
  管理方法的合理优化
  管理经验的成功范例
展开
内容介绍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与优化技术(第2版)》是《安全健康新知丛书》(第二版)的一个分册。近年来,从安全法律到安全标准,从政府安全监管到企业安全监控,对危险源和隐患管理和防控,全社会倾其能力,无疑具有超前预防的功能和作用。但是,这仅仅是预防型科学管理的初级阶段,《企业安全管理诊断与优化技术(第2版)》通过对认知和评定企业安全管理的运行质量,测评企业安全管理绩效,优化企业安全管理能力以及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效能的论述,从而对预防型安全管理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并介绍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实例。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与优化技术(第2版)》具有知识性、科学性的特点,可供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阅读,也是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培训和高校、科研单位安全科技人员以及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重要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一、项目权重的确定方法
  权重又称为加权系数,某一个指标的权重或某个客体的加权系数是指该指标在同类指标中重要度的量化,或者是某个客体在同类可比客体中的客观事实的量化。
  单一综合评价方法可分为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前者有专家评价法、综合指数法等,后者有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主观赋权法虽然能充分吸收本领域专家高深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经验,体现出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但以人的主观判断作为赋权基础不完全合理;客观赋权法虽然具有赋权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等优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客观赋权法所得各指标的权数不能体现各指标自身价值的重要性;二是各指标的权数随样本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得出更为合理、科学的评价结果,众多学者提出了组合评价法。组合评价法的基本思路是对有代表性的几种评价法的评价结果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组合,得出组合评价值,按组合评价值的大小得到组合评价的排序结果。常用的组合评价法有层次分析法、分级导出法、平均值法、比较判断法等。
  其中,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一种较为成熟和有效的方法,它是系统工程中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对主观判断进行定量化描述与分析的重要途径。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t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创立。它是一种有效的将错综复杂、模糊不清的相互关系转化为定量分析的方法。AHP把需要研究的无法定量的复杂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单元,并根据总目标的要求按相互关系影响划分成有序递阶层次结构图,然后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层次中每个指标相对上一层所属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成两两比较矩阵,然后综合这些判断,决定各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其特点是将复杂系统的分析过程条理化、层次化和数量化。
展开
目录
上篇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安全科学理论的发展
一、事故学理论
二、危险分析与事故预防理论
三、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理论
四、安全科学原理
第二节 安全管理科学的发展
一、安全科学与安全管理学
二、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
第三节 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论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章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基础
第一节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基础与优化实施
一、我国的生产安全事故现实
二、我国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特点
三、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现状
第二节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与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相关概念
二、安全管理诊断理论的研究现状
三、安全管理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第四节 诊断学理论
一、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二、诊断的程序和内容
三、诊断的方法
第五节 管理学理论
一、管理的内涵和原理
二、管理的主要思想及其演变
第六节 安全管理学理论
一、安全管理概述
二、安全管理的特征
三、安全管理的主要理论
四、安全管理的主要方法
第七节 管理诊断理论
一、管理诊断概述
二、管理诊断的程序
三、管理诊断的工具与方法
第八节 数理分析理论
一、项目权重的确定方法
二、综合评价方法
三、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理论
第一节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概述
一、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的内涵
二、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的分类
三、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的特征
四、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的原则
第二节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项目
一、诊断项目的设定原则
二、诊断项目的设定方法
三、诊断项目的设定依据
四、诊断项目的属性
五、诊断项目的设定结果
第三节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的程序
一、诊断准备
二、预备诊断
三、正式诊断
四、实施指导
第四节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结论
一、企业安全管理综合诊断结论
二、企业安全管理专项诊断结论
三、企业安全管理具体问题分析结论
第五节 企业安全管理弊病的治理
一、企业安全管理弊病的分类
二、企业安全管理弊病治理方案
三、企业安全管理弊病的治理过程

第四章 企业安全管理诊断技术
第一节 诊断工具设计
一、诊断工具的基本内容
二、诊断工具设计结果
三、企业安全管理诊断工具
四、企业安全管理诊断综合调查问卷表
第二节 诊断标准设定
一、诊断标准的设定依据
二、诊断标准的设定原则
第三节 诊断方法
一、文件查阅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统计法
第四节 诊断分析方法
一、具体诊断项目诊断分析方法
二、诊断项目权重的确定
三、综合分析方法

第五章 安全管理诊断理论与方法的应用
第一节 高危行业A厂安全管理诊断
一、企业概况
二、诊断过程
三、诊断结论
第二节 高危行业B厂安全管理诊断
一、企业概况
二、诊断过程
三、诊断结论
第三节 高危行业C厂安全管理诊断
一、企业概况
二、诊断过程
三、诊断结论
第四节 冶金行业某公司安全管理诊断
一、企业概况
二、诊断过程
三、诊断结论
第五节 建筑企业安全管理诊断
一、企业概况
二、诊断过程
三、诊断结论

下篇 企业安全风险预警管理
第六章 从事故管理到风险管理的优化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危险隐患事故相关概念
二、风险与危险的区别
三、风险与事故的关系
四、风险的定量
五、风险管理“三预”概念
第二节 风险的分类
一、按损失承担者分类
二、按风险损害对象分类
三、按风险的来源分类
四、按风险的存在状态分类
五、按风险影响范围分类
六、按风险的意愿分类
七、按风险的程度分类
八、按风险的表现分类
九、按风险的状态分类
十、按风险的时间特征分类
十一、按风险引发事故原因要素分类
十二、按风险的分析要素分类
第三节 安全风险管理理论
一、国外风险评价发展的历程
二、我国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概况
三、风险管理的作用及意义
第四节 风险管理基础
一、风险度的确定
二、风险管理与安全管理
三、风险分析的内容及目的
第五节 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和范畴
一、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
二、风险管理范畴
三、风险管理的程序
第六节 风险管理技术
一、风险管理的技术步骤
二、风险管理规划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模式
四、风险控制技术

第七章 安全风险预警管理概述
第一节 风险预警管理发展背景
一、建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要求
二、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及体系文件的执行力的需要
三、强化安全监督约束制度的需要
第二节 高危行业对风险预警管理的需求
一、工业油气初加工生产需求
二、工业重油催化裂化(裂解)生产需求
三、相关高危行业需求
第三节 风险预警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风险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
二、风险管理在国外发展及应用
三、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风险预警管理的目的及意义
一、实施风险预警管理的基本目的
二、实现风险预警管理的意义
第五节 实现风险预警管理的关键技术
一、实现风险预警管理的难点及关键点
二、实现风险预警管理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八章 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基础
第一节 工业安全风险预警的属性
一、工业安全风险预警管理的功能和作用
二、工业安全风险预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工业安全风险预警的内容及意义
一、工业安全风险预警技术的基本内容
二、工业安全风险预警的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基础性技术
一、系统单元划分技术
二、全面风险辨识技术
三、科学风险评价技术
四、有效风险控制技术
第四节 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应用性技术
一、风险预警的机制及模式
二、风险预警数据库
三、安全风险预警支持技术
四、安全风险预警运行流程
五、安全风险预警执行方式
六、安全风险预警实施关键
第五节 风险预警管理的特性分析
一、风险预警因素的时间特性分析
二、风险预警的实时性分析
三、风险预警的动态性分析

第九章 安全风险预警理论与方法论
第一节 工业安全风险预警理论及方法论体系
第二节 工业安全风险预警理论
一、风险预警管理的“三预”理论
二、风险预警管理的“六警”理论
第三节 基于“三预”理论的安全风险预警方法论
一、风险预报原则及方法论
二、风险预警原则及方法论
三、风险预控原则及方法论
第四节 企业安全风险预警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
一、部门岗位及职能
二、组织结构形式
三、风险预警实施流程

第十章 安全风险管理“三预”方法技术
第一节 风险管理的预报方法技术
一、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系统基础
二、风险预报的方法与技术
三、风险预报的岗位职能结构
四、风险预报的模式及流程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预警方法技术
一、风险预警方法概述
二、生产作业现场安全风险预警
三、企业相关部门安全风险预警
四、安全专业部门安全风险预警
五、风险预警信息平台系统自动预警
六、风险预警的岗位职能结构
七、风险预警的模式及流程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预控方法技术
一、企业生产作业现场安全风险预控
二、企业安全专业部门安全风险预控
三、企业相关部门安全风险预控
四、风险预控的模式及流程
第四节 安全风险预警管理实证检验方法
一、安全风险预警实证研究检验的作用与要求
二、预警数据完整性指标
三、预警实施覆盖性指标
四、预警信息可靠性指标
五、预警运行效果定性指标

第十一章 高危行业典型风险分级评价技术应用
第一节 电力输配电企业典型风险分级评价技术方法
一、电力系统冰雪灾害风险评价分级法
二、电力断电风险分级评价法
三、电力电缆工作票(变电、线路通用)风险分级评价法
四、变电站(发电厂)工作票风险分级评价法
五、电力线路工作票风险分级评价法
六、变电站(发电厂)倒闸操作票风险分级评价法
七、电力风险分级评价成果及应用
第二节 煤矿典型风险分级评价方法技术
一、矿井地下水害风险评价分级法
二、矿井顶板风险分级法
三、矿井瓦斯风险分级法
四、煤与瓦斯突出风险分级法
五、煤矿风险分级评价研究结果
第三节 石油炼化典型风险分级评价方法技术
一、高温作业风险分级
二、低温作业风险分级
三、有限空间作业风险分级
四、高处作业风险分级
五、临时用电作业风险分级
六、动土作业风险分级
七、动火作业风险分级
八、检修作业风险分级
九、吊装作业风险分级
十、有毒作业风险分级
十一、噪声作业危害风险分级
十二、异常天气风险分级
十三、装置泄漏风险分级
十四、火灾、爆炸风险分级评价法
十五、装置故障风险分级评价法
十六、炼化装置工艺动态风险评价方法

第十二章 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风险预警管理应用
第一节 石油催化裂化系统课题研究概述
一、重油催化裂化(ARGG)系统概况
二、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TMP)系统概况
第二节 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数据完整性指标
一、石油催化裂化系统辨识风险统计分析
二、石油催化裂化系统辨识风险类型集合
三、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风险级别数目分布规律
四、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风险预警数据库的结构
第三节 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实施覆盖性指标
一、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实施的广度
二、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实施的深度
第四节 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信息可靠性指标
一、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执行的周期及频度
二、石油催化裂化系统警级评定的模式及方法
三、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操作的机制及方式
第五节 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运行效果定性指标
一、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的效果及作用
二、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效用对比分析
三、石油催化裂化系统预警实施运行流程
第六节 大庆炼化ARGG系统单元划分及风险辨识结果
一、设施设备(“点”)单元划分及风险辨识结果
二、工艺流程(“线”)单元划分及风险辨识结果
三、作业岗位(“面”)单元划分及风险辨识结果
第七节 大庆炼化高危装置风险预警预控信息系统软件
一、系统功能
二、主要功能展示
附录 ××炼化公司安全风险预警预控管理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