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12119653
  • 作      者:
    甘一萍,白宇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将污水进行再生并加以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针对污水再生利用发展迅速并受到高度重视的现实情况,在开展大量科研研究并充分结合实际工程的基础上,讨论了污水再生利用的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再生水水质特性及检测方法;再生水利用途径及研究分析;城市污水再生水相关标准解析;再生水处理工艺技术;再生水处理新技术;再生水的安全评价与风险分析;国内外再生水处理工程实例。<br>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技术》适合我国再生水处理及回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也可供高等理工院校学生和设计、研究部门作为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0.3.1再生水的典型处理工艺<br>    再生水最初开始使用时,主要用途只是作为城市绿化和市政杂用水,比较关注的水质指标是COD和悬浮固体,较多采用的典型工艺是化学混凝(沉淀)过滤,可以在原污水二级生物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去除水中20%的COD和50%以上的悬浮固体,改善出水水质。作为一种水处理方法,化学混凝法源于其在饮用水行业的应用历程,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混凝剂的发展与研制,及其与新工艺的集成处理效果。污水生物处理的二级出水中仍含有COD和较高的浊度,化学混凝的主要作用是增强后续沉淀或过滤单元对悬浮固体和胶体物质的去除效果,在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悬浮固体的同时,去除污水中的一些无机成分,如磷酸盐和重金属,并降低浊度和部分色度。<br>    在污水中加人一定量的化学混凝剂,污水中的细微颗粒和胶体就会发生凝聚和絮凝现象,形成粒径明显增大的絮体粒子,可以沉淀或过滤去除,使后续固液分离单元的去除能力明显提高。常用的絮凝剂类型为金属盐(铁盐、铝盐、复合药剂)、石灰和有机聚合物。在混凝沉淀后,采用石英砂介质对絮体进行过滤,滤层滤料主要通过压力、拦截和物理变形去除絮体颗粒,过滤是保证污水再生处理系统出水水质的关键工艺过程。<br>    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在再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单元处理和集成处理也在不断优化和发展,混凝和澄清技术上,出现了微絮凝过滤、高效加速澄清池等工艺技术,与之配套的后续过滤技术也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对再生水水质稳定性和感官指标要求的增高,过滤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滤池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如V型滤池、D型滤池、无阀滤池等,滤料也从单一砂滤池增加到纤维束滤池,彗星滤料、烧结陶粒、塑料颗粒等;新的过滤池型如滤布滤池、V型滤池、活性砂滤池等,代表了滤池的发展方向。<br>    膜过滤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成熟度的提高,也带动了大型工程化的应用和推广,微滤膜或超滤膜可作为再生水处理的最后保障。微滤在污水深度处理工艺中和滤池过滤的作用有些相似,同一般过滤介质相比,微滤具有孔径均匀、过滤精度高、孔隙率高、滤速快以及在过滤过程中无介质脱落等优点。它可以作为反渗透和纳滤工艺的预处理单元,也可以作为整个污水深度处理工艺的最后处理单元。
展开
目录
绪论<br>0.1 城市污水再生和利用现状<br>0.1.1 中国的水资源状况<br>0.1.2 再生水回用的可行性<br>0.1.2.1 技术可行性<br>0.1.2.2 再生利用的可靠性<br>0.1.2.3 经济可行性<br>0.1.2.4 卫生安全性<br>0.1.2.5 环境可行性<br>0.1.3 国内外再生水的利用现状<br>0.2 再生水的回用途径和水质要求<br>0.2.1 城市河湖景观环境用水<br>0.2.2 城市绿化用水<br>0.2.3 工业用水<br>0.2.4 冲厕及道路浇洒<br>0.2.5 再生水标准的完善<br>0.3 再生水工艺技术的发展<br>0.3.1 再生水的典型处理工艺<br>0.3.2 对营养物的深度去除工艺<br>0.3.3 再生水的安全控制技术<br><br>第l章 再生水水质及检测方法<br>1.1 再生水水质<br>1.1.1 不同再生水生产工艺下的水质特性<br>1.1.1.1 常规混凝沉淀+臭氧工艺的再生水水质<br>1.1.1.2 超滤+臭氧工艺的再生水水质<br>1.1.1.3 MBR+臭氧工艺的再生水水质<br>1.1.1.4 双膜法(MBR+R0+臭氧)工艺的再生水水质<br>1.1.2 再生水中重点关注有机物<br>1.1.2.1 内分泌干扰物在再生水中的分布及含量水平<br>1.1.2.2 抗生素类物质在再生水中的分布及含量水平<br>1.1.2.3 个人护理品麝香类物质在再生水中的分布及含量水平<br>1.2 再生水水质检测方法<br>1.2.1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水质指标检测方法<br>1.2.1.1 回用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检测方法<br>1.2.1.2 回用于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检测方法<br>1.2.1.3 回用于工业用水水质检测方法<br>1.2.1.4 回用于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检测方法<br>1.2.1.5 回用于地下水回灌用水水质检测方法<br>1.2.2 未列入标准的常用指标<br>1.2.2.1 总有机碳<br>1.2.2.2 U254<br>1.2.2.3 高锰酸盐指数<br>1.2.2.4 几种有机污染综合指标之间的关系<br>1.2.3 重点关注有机物检测技术<br>1.2.3.1 重点关注有机物介绍<br>1.2.3.2 重点关注有机物分析检测技术<br>1.2.3.3 重点关注有机物分析检测方法<br><br>第2章 再生水利用途径及研究<br>2.1 城市杂用<br>2.1.1 城市杂用的历史<br>2.1.2 再生水城市杂用的必要性<br>2.1.2.1 生活冲厕<br>2.1.2.2 城市洗车<br>2.1.2.3 道路冲洗及降尘<br>2.1.2.4 城市绿化<br>2.1.3 再生水回用于城市绿化<br>2.1.3.1 再生水中对植物有影响的物质<br>2.1.3.2 再生水浇灌对灌木植物生长影响<br>2.1.3.3 再生水浇灌对绿化植物的品质影响<br>2.1.3.4 再生水灌溉对绿地土壤的影响<br>2.1.3.5 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br>2.1.3.6 再生水灌溉关键水质指标<br>2.2 工业回用<br>2.2.1 再生水工业回用的历史<br>2.2.2 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的必要性<br>2.2.2.1 钢铁冶金行业<br>2.2.2.2 石油化工业<br>2.2.2.3 造纸行业<br>2.2.2.4 热电行业<br>2.2.3 再生水工业回用的方式<br>2.2.4 再生水工业利用的示范工程<br>2.2.4.1 生产性试验的条件<br>2.2.4.2 石灰投药量对出水水质影响的研究<br>2.2.4.3 石灰法系统运行稳定性研究<br>2.2.4 小结<br>2.3 农业回用<br>2.3.1 再生水农业回用的历史<br>2.3.1.1 美国<br>2.3.1.2 日本<br>2.3.1.3 捷克<br>2.3.1.4 以色列<br>2.3.1.5 突尼斯<br>2.3.2 再生水农业回用的必要性<br>2.3.3 再生水农业回用的关键问题<br>2.3.3.1 环境安全性<br>2.3.3.2 食用安全性<br>2.3.4 农业回用水对于农作物的影响<br>2.3.4.1 再生水灌溉对作物生长与产量影响<br>2.3.4.2 再生水灌溉对作物品质的影响<br>2.3.4.3 再生水灌溉作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br>2.3.4.4 再生水中微量元素在作物体内中吸收与迁移<br>2.3.5 再生水灌溉对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br>2.3.5.1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br>2.3.5.2 土壤常规养分和理化性<br>2.4 景观环境回用<br>2.4.1 再生水景观利用的历史<br>2.4.2 再生水景观利用的必要性<br>2.4.3 再生水景观利用维护方式<br>2.4.4 再生水景观利用的设计和运行<br>2.4.5 再生水景观利用示范工程<br>2.4.5.1 示范工程背景介绍<br>2.4.5.2 示范工程效果<br>2.4.5.3 再生水景观湖藻类特征<br>2.4.5.4 影响再生水景观水体爆发的因素<br>2.4.5.5 再生水景观湖水力循环及水生植物的作用<br>2.5 再生水地下回灌<br>2.5.1 地下回灌的必要性<br>2.5.2 国内外再生水地下回灌发展历史及研究应用情况<br>2.5.3 地下水回灌方式<br>2.5.4 地下水回灌工程设计和运行<br>2.5.4.1 土壤地质条件勘察<br>2.5.4.2 室内实验模拟<br>2.5.4.3 预处理工艺设计<br>2.5.4.4 回灌工程设计<br>2.5.4.5 地下水回灌运行<br>2.5.4.6 地下水回灌监测<br>2.5.4.7 地下水回灌数值模拟<br>2.5.5 高碑店再生水地下回灌示范工程介绍<br>2.5.5.1 土壤岩性特征<br>2.5.5.2 水文地质特征<br>2.5.5.3 快速渗滤取水工程<br>2.5.6 再生水地下回灌水质分析<br>2.5.7 再生水地下回灌数值模拟<br>2.5.7.1 水文地质条件<br>2.5.7.2 污染物风险评价<br>2.5.7.3 小结<br>2.5.8 结论<br><br>第3章 再生水利用相关标准解析<br>3.1 景观回用水质标准解析<br>3.1.1 国外的再生水景观回用标准<br>3.1.2 国内的再生水景观回用标准<br>3.1.3 标准解析<br>3.1.4 标准建议<br>3.2 市政杂用<br>3.2.1 国外的再生水杂用水质标准<br>3.2.2 国内再生水杂用标准<br>3.2.3 国内外再生水杂用标准解析<br>3.2.4 标准完善建议<br>3.3 再生水回用于工业水质标准解析<br>3.3.1 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相关标准<br>3.3.1.1 国外相关标准<br>3.3.1.2 国内相关标准<br>3.3.1.3 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用水国家标准<br>3.3.2 工业用水国家标准解析<br>3.3.2.1 水质指标的选取原则<br>3.3.2.2 水质指标的取值<br>3.3.3 目前国家标准存在的局限及需注意问题<br>3.3.3.1 存在问题<br>3.3.3.2 执行中应注意事项<br>3.4 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水质标准解析<br>……<br>第4章 再生水处理工艺技术<br>第5章 再生水处理新技术<br>第6章 再生水的安全性分析与风险评价<br>第7章 国内再生水处理工程实例<br>第8章 国外再生水处理工程实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