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系统在社会经济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我国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尤其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交通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手段和处理技术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旨在提高路网安全评价技术水平和事故再现分析能力,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多功能、可视化、信息化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与分析技术平台,以实现交通事故信息的动态管理、事故多发点鉴别及成因分析、交通安全水平评价、事故再现分析、事故发生过程动态仿真演示等功能,为管理部门提供改善措施的建议及事故责任认定的依据,并实时向公众发布交通安全空间分布信息,从而提高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经济损失严重,交通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各类道路网需进行交通系统安全分析和具体改善方案的制订。同时对于已发生的交通事故,肇事车辆行驶速度计算及运动轨迹分析的能力有限,事故双方责任较难明确,疑难事故案件长期难以认定责任方。因此,开展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改善道路交通系统安全状况、明确事故责任、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其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以下几点:
(1)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避免由此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对道路交通系统安全进行评价,提出有效的交通事故预防对策,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2)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效率。应用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发现道路交通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交通管理决策的科技含量和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改善资金的使用效益。
(3)保护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和合法权益。通过对影响交通运行安全各环节的完善,打造更加安全的交通系统,规范交通参与者的行为,确保交通参与者的合法道路使用权利受到保护,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4)确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与运动轨迹,为事故双方责任认定提供有力依据。对单起交通事故进行微观分析,再现分析事故发生过程,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事故责任,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
(5)动态仿真演示单起事故的发生过程,提高事故处理效率。以计算机图形仿真学为理论基础,借用图表及视频等手段,直观表达事故的发生过程,减少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异议,降低复议率,明显提高社会效益。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