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防洪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474380
  • 作      者:
    李原园,文康等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防洪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汇集了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与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对防洪减灾重大问题的若干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对进一步加强防洪减灾和管理,提高主要江河的防洪标准,降低洪水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内容包括:防洪区范围界定与划分方法、洪水风险与洪水风险图、土地利用的洪水风险管理、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防洪减灾对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模式的研究、区域防洪减灾对策。<br>    《防洪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适合水利规划、设计、研究人员,各级政府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水利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在城市防洪减灾对策方面,由于造成城市洪涝灾害的因素很多,而且城市数量很多,个性很强,不可能逐一涉及;另一方面城市防洪减灾对策的制定十分复杂,具有社会与自然的综合属性,也不可能对影响对策的诸多因素都考虑到。因此,笔者侧重从城市类型、洪涝灾害成因、城市防洪标准及其相关的城市产业结构出发,采取全面统计分析比较与典型案例剖析综合的方式,探讨我国城市防洪减灾的对策,归纳出共性的内容,形成综合的概念。例如,通过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与洪水风险的结合,说明城市发展中的新开发区处于很大的洪水风险中,为合理制定城市防洪标准提供了新的信息。又如,鉴于城市防洪标准是影响城市洪灾最直接的因素,因而全面对比分析了设市城市现状、规划标准与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进而探讨了城市防洪标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通过城市防洪标准的综合分析,针对确定城市防洪标准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了处理建议。此外,还对形成城市洪涝灾害的重要成因,如洪水进城、平原水网地区排水出路未能很好解决以及风暴潮影响等作“了详细分析,不仅查证了10省(自治区、直辖市)洪涝灾害的严重性,而且给出了城区洪涝灾害损失与地区洪涝总损失的比例关系,以供估计城区损失的参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城市防洪减灾对策的专门研究。首先对城市进行分类,进而综述了不同类型城市的防洪对策以及典型城市防洪规划的示例,最后就防洪对策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议。<br>    0.2.5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模式的研究(第5章)<br>    为配合全国编制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工作,笔者研究了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模式,旨在探索在保持蓄滞洪水功能、保障蓄滞洪水时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有利于促进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思路和模式。<br>    本章共有三个主要内容,包括对海河、淮河、长江三个流域10个蓄滞洪区的调查研究,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模式以及蓄滞洪区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建议。在对蓄滞洪区调研,总结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模式的类型及应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外安置、就地安置、I临时撤退和自行安置等四种安全建设模式,以及进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和选用安建模式的原则、蓄滞洪区分类与风险分区方法,最后提出基于淹没水深、洪水风险分区、区内自然地理情况和洪水预见期长短等组合因素的安全建设模式比选推荐表,以及比选安建模式的原则性意见。<br>    根据蓄滞洪区存在人多和贫穷两大问题,为落实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要求,建议把蓄滞洪区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依据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在保障分洪蓄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建议以解决蓄滞洪区农民出路问题为切入点,将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和村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为探讨以上建议的可行性,笔者专门对江苏、浙江、安徽和湖南四省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有不少地方已将蓄滞洪区建设问题纳入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并积累了不少典型经验。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蓄滞洪区规划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建议。<br>    0.2.6 区域防洪减灾对策——中国水行业行动计划(黄淮海地区)防洪减灾研究(第6章)<br>    1998年中国发生的大范围洪水不仅引起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世界的关注。
展开
目录
前言<br>绪论<br>0.1 基本观点<br>0.1.1 关于防洪区范围的界定<br>0.1.2 关于洪水风险<br>0.1.3 关于洪水风险管理<br>0.1.4 关于城市防洪减灾对策<br>0.1.5 关于蓄滞洪区安全建设<br>0.1.6 关于黄淮海地区防洪问题<br>0.2 主要内容概要<br>0.2.1 防洪区范围界定与划分方法(第1章)<br>0.2.2 洪水风险与洪水风险图(第2章)<br>0.2.3 土地利用的洪水风险管理(第3章)<br>0.2.4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防洪减灾对策(第4章)<br>0.2.5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模式的研究(第5章)<br>0.2.6 区域防洪减灾对策——中国水行业行动计划(黄淮海地区)防洪减灾研究(第6章)<br><br>第1章 防洪区范围界定与划分方法<br>1.1 概述<br>1.2 防洪区的定义<br>1.2.1 防洪保护区<br>1.2.2 蓄滞洪区<br>1.2.3 洪泛区<br>1.3 防洪区的划分及其组成<br>1.4 防洪保护区划分方法<br>1.4.1 地貌途径<br>1.4.2 历史洪水途径<br>1.4.3 水文学途径<br>1.4.4 水力学途径<br>1.4.5 划分方法评价<br>1.4.6 划分方法讨论<br>1.5 全国主要江河防洪保护区划分与方法评价<br>1.5.1 全国主要江河防洪保护区<br>1.5.2 主要江河防洪保护区地区分布<br>1.6 防洪保护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及防洪标准<br>1.6.1 防洪保护区内的社会经济资料统计<br>1.6.2 重叠保护区防洪标准的确定<br>1.7 七大江河防洪保护区成果分析<br>1.7.1 防洪保护区社会经济情况<br>1.7.2 防洪保护区防御洪水能力的不确定性<br>1.7.3 保护区内存在易涝易渍地区<br><br>第2章 洪水风险与洪水风险图<br>2.1 洪水风险的概念与定义<br>2.1.1 洪水风险的概念<br>2.1.2 洪水风险影响范围<br>2.1.3 洪水风险的成因<br>2.2 洪水风险分析与计算<br>2.2.1 洪水风险识别<br>2.2.2 洪水估计<br>2.2.3 社会经济情况分析<br>2.2.4 土地开发利用情况分析<br>2.2.5 历史洪水灾害调查<br>2.2.6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br>2.2.7 防洪工程效益评估<br>2.2.8 洪水风险计算<br>2.3 洪水风险分区<br>2.3.1 洪水风险划分标准<br>2.3.2 主要风险因子的选择<br>2.3.3 风险分区的讨论<br>2.4 洪水风险图<br>2.4.1 洪水风险图概念<br>2.4.2 洪水风险图类别<br>2.4.3 洪水风险图应用<br>2.4.4 洪水风险图的编制经验<br>2.4.5 关于洪水风险图编制方法总体思路建议<br>2.4.6 洪水风险图应用实例<br>附录A破堤淹没水深估算法<br>附录B马斯京贡连续演算模型<br><br>第3章 土地利用的洪水风险管理<br>3.1 洪水管理<br>3.1.1 洪水管理内涵<br>3.1.2 洪水风险管理内涵<br>3.1.3 防洪策略转变的背景和缘由<br>3.1.4 社会公众对洪水管理的认识<br>3.1.5 推行洪水管理面临的挑战<br>3.1.6 国外洪水管理的典型经验与发展趋势<br>3.1.7 实现洪水风险管理的策略<br>3.2 土地利用与洪水风险的关系<br>3.2.1 财富积累愈多洪水风险愈高<br>3.2.2 土地开发利用侵占水面率越多洪水风险越高<br>3.2.3 土地开发后不透水面积比例越大未开发区的洪峰流量越高<br>3.3 土地利用洪水风险管理内容<br>3.3.1 编制土地利用洪水风险管理专项规划<br>3.3.2 依靠法律及规章制度实施管理<br>3.3.3 推动社会参与<br>3.4 洪水风险区土地利用与规划<br>3.4.1 土地利用<br>3.4.2 土地利用规划<br>3.4.3 土地利用与洪水风险<br>3.4.4 洪水风险区土地利用规划<br>3.4.5 洪水风险区土地利用管理的部门间协调<br>3.5 土地利用洪水风险评价<br>3.5.1 防洪保护区洪水风险评价<br>3.5.2 蓄滞洪区和洪泛区洪水风险评价<br>3.6 防洪区土地利用管理<br>3.6.1 一般性原则<br>3.6.2 洪水风险区土地利用分区<br>3.6.3 洪泛区土地利用管理<br>3.6.4 蓄滞洪区土地利用管理<br>3.6.5 防洪保护区土地利用管理<br>3.7 城市涝灾风险管理<br>3.7.1 国内典型城市涝灾风险管理对策<br>3.7.2 国外城市涝灾风险管理对策<br>3.8 建立土地利用洪水风险管理机制<br>3.9 国内土地利用洪水风险管理个例<br>3.9.1 洪泛区土地利用——湖南省洞庭湖一般垸的定位调整<br>3.9.2 蓄滞(行)洪区土地利用——北金堤滞洪区土地利用规划设想<br>3.9.3 防洪保护区土地利用<br>3.9.4 人水和谐发展的洪水管理途径探索<br><br>第4章 城市化进程与城市防洪减灾对策<br>4.1 我国东中部洪涝灾害较严重的10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防洪基本情况<br>4.1.1 城市防洪分类<br>4.1.2 城市人口<br>4.1.3 城市市区及建成区面积<br>4.1.4 国内生产总值<br>4.1.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r>4.2 城市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防洪<br>4.2.1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化<br>4.2.2 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城市洪水风险的空间分布<br>4.2.3 浙江省部分典型城市在不同洪水风险条件下的社会经济情况分<br>4.3 城市洪涝灾害分析<br>4.3.1 城市洪涝灾害损失分析<br>4.3.2 城市化进程对城市洪涝灾害的影响<br>4.3.3 城市洪涝灾害类型分析<br>4.4 关于城市防洪标准问题<br>4.4.1 中东部10省(自治区、直辖市)城市防洪标准基本情况<br>4.4.2 城市现状防洪标准分析<br>4.4.3 城市规划防洪标准分析<br>4.4.4 城市防洪标准若干问题分析<br>4.4.5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合理的防洪标准<br>4.4.6 国内外城市防洪标准比较<br>4.4.7 关于确定城市防洪标准的几点意见<br>4.5 城市防洪减灾对策研究<br>4.5.1 不同类型城市的防洪对策措施<br>4.5.2 城市防洪总体方略研究<br>4.5.3 关于城市防洪减灾对策的综合建议<br><br>第5章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模式的研究<br>5.1 主要江河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情况<br>5.1.1 调研过程<br>5.1.2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思路<br>5.1.3 选择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方式的原则<br>5.1.4 典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情况<br>5.2 蓄滞洪区的安全建设模式研究<br>5.2.1 安全建设模式分类<br>5.2.2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规划的总体思路<br>5.2.3 蓄滞洪区分类-与风险分区<br>5.2.4 安全建设模式的比选方法<br>5.3 蓄滞洪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思路<br>5.3.1 问题的提出<br>5.3.2 蓄滞洪区治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是历史的必然<br>5.3.3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的建议<br>5.3.4 蓄滞洪区规划应为实现三个“改变”创建发展的空间<br>5.3.5 蓄滞洪区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已初显端倪<br><br>第6章 区域防洪减灾对策——中国水行业行动计划(黄淮海地区)防洪减灾研究<br>6.1 背景<br>6.2 黄淮海地区的防洪减灾问题<br>6.2.1 暴雨洪水主要特征<br>6.2.2 洪涝灾害损失分析<br>6.2.3 防洪工程体系格局及主要问题<br>6.2.4 防洪保护区及其特点<br>6.2.5 蓄滞洪区及其运用几率<br>6.2.6 城市化与城市防洪<br>6.3 黄淮海地区防洪减灾对策<br>6.3.1 黄河流域防洪对策<br>6.3.2 淮河流域防洪对策<br>6.3.3 海河流域防洪对策<br>6.4 关于黄淮海地区防洪对策若干问题的讨论与建议<br>6.4.1 对影响防洪格局的关键问题缺乏有效的对策<br>6.4.2 建立和完善以城镇为中心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br>6.4.3 关于解决海河人海河道萎缩问题的思考<br>6.4.4 人水和谐,防洪减灾与生态环境建设密切结合<br>参考文献<br>内部资料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